2017-04-26 09:40:36 來源: 華龍網(wǎng)
【摘要】 在重慶彭水,歷來就有種植高粱的習俗,在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家庭里都能看到與高粱有關(guān)的小吃和物件的影子。用高粱可以釀酒,也可以做成風味小吃高粱粑;高粱稈可制成糖或生食;高粱的穗可制掃帚或炊帚,嫩葉陰干或曬干后可作飼料。 在為高粱粑裝豆腐餡。特約通訊員 陳興盛 攝 蒸好的高粱粑。特約通訊員 陳興盛 攝 華龍網(wǎng)4月26日09時40分訊(特約通訊員 陳興盛)在重慶彭水,歷來就有種植高粱的習俗,在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家庭里都能看到與高粱有關(guān)的小吃和物件的影子。用高粱可以釀酒,也可以做成風味小吃高粱粑;高粱稈可制成糖或生食;高粱的穗可制掃帚或炊帚,嫩葉陰干或曬干后可作飼料。 高粱米最適合做一種叫高粱粑的點心,在彭水廣為流傳,以前缺少糧食的時候,高粱成為農(nóng)戶的救命糧食,如今卻成為招待賓客的美味佳品。 聽村里的老人講,要想做成色香味俱全的高粱粑,首先得挑選優(yōu)質(zhì)的高粱,顆粒整齊,富有光澤,干燥無蟲,無沙粒,碎米極少,聞之有清香味。選好高粱后,還需要把高粱剝殼,再將其磨成高粱米。 把高粱米洗凈,在充分浸泡后,撈起配清水磨成漿,然后用濾漿帕將其濾干,放在盆里反復(fù)揉搓讓其有黏性,揉成面團,把高粱面團按平蒸熟,下油鍋稍炸,撒上芝麻即可。這是高粱粑的其中一種吃法。 對胃腸功能略差的人來說,不妨嘗試做一些高粱羹,比如在做銀耳羹或者玉米羹的時候放上一點點高粱,可以讓原本就很營養(yǎng)的羹湯更增加一些豐潤的口感。 在彭水,為了豐富高粱粑的吃法,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生活中,借鑒了做包子、湯圓、豆沙包等美食的做法,也讓食客們能品嘗到有餡的高粱粑。 根據(jù)不同的口味,可以做成酥麻白糖餡、豆腐餡、米豆餡等。制作者需要先做好餡,將和好的高粱面取出一小撮,搓成圓形后將其攤開,包上餡,再撮成圓錐形小坯。將高粱粑坯入蒸籠猛火蒸好即食。 剛剛蒸熟的高粱粑爽口,色鮮味美。這個逐漸被淡忘的傳統(tǒng)小吃只有在鄉(xiāng)村的節(jié)慶活動中才會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 據(jù)老人們回憶,以前彭水山多田地少,稻米很金貴,一年收獲的主糧,一家人吃不上半年,全靠雜糧補充。農(nóng)戶人家都是用高粱取代糯米做高粱粑。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健康意識也逐漸增強了,五谷雜糧成了稀罕的食品,高粱也不例外。
中醫(yī)認為,高粱性平味甘、澀、溫、無毒,能和胃、健脾、止瀉,有固澀腸胃、抑制嘔吐、益脾溫中、催治難產(chǎn)等功能,可以用來治療食積、消化不良、濕熱、下瀝、小便不利、婦女倒經(jīng)、胎產(chǎn)不下等。高粱也因此成為美食中的養(yǎng)生佳品,為人所喜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