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眾多的歷史典籍中,有一本史書曾被魯迅這樣稱贊: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足以說明《史記》對研究我國古代史有著巨大的作用。而《史記》作者較為勵志的傳奇經(jīng)歷,也給這本“千古一書”增加了可信度。 司馬遷 漢朝的司馬遷便是這部書的作者,他是當時漢朝的史官,掌管皇帝王朝歷史事件的記錄工作,以便后人能對先輩們做出評價,使他們的名聲能流傳百世。正是專門記載歷史的史官,使得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能知道秦帝國統(tǒng)一六國的威武,漢帝國北擊匈奴的勇猛! 但真實的記錄是衡量史官的標準,司馬遷的《史記》除了漢朝某些敏感事件的可疑之外,其他朝代的歷史他都能較為詳細真實的記錄下來。耿直的司馬遷曾為了堅持心中的正義,不惜觸怒漢武帝劉徹,受到了宮刑的屈辱。 項羽 不盲目屈服皇權(quán),這一點是很多史官都沒有的風骨!除此之外,司馬遷還曾走訪過多地,親身考察過一些歷史上著名的地方,如:項羽自刎的烏江,項羽焚毀的阿房宮……。這種做法也使得《史記》記載的歷史更加嚴謹、真實,而不是隨口瞎編出來的。這也是對歷史的尊重! 武丁之妻 但現(xiàn)代歷史學家發(fā)現(xiàn),有一段真實發(fā)生過的商朝歷史卻并沒有被《史記》記載。有一商朝明君:武丁,孟子著名文章中的那句“傅說舉于版筑之間”,這個賢臣“傅說”當時的君主便是武丁。武丁在如今的歷史學家眼中,最偉大的政績不是發(fā)現(xiàn)了傅說這個人才,而是擊敗了“鬼方”。鬼方是當時北方匈奴人的祖先,商朝武丁帶領(lǐng)士兵同這群狄戎作戰(zhàn)三年,徹底的打跑了他們,解除了鬼方對中原商朝的威脅! 就是這么一件令漢民族自豪的對外戰(zhàn)爭,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卻沒有半點記載??梢哉f,這是漢民族最早的一次對北方匈奴作戰(zhàn)取得勝利,如此能證明漢民族實力的戰(zhàn)爭,為什么司馬遷不記載下來讓大家自豪下呢?因為司馬遷沒發(fā)現(xiàn)甲骨文。 甲骨文 這一段歷史被記載在商朝的甲骨文上,后來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研究破譯,歷史學家終于發(fā)現(xiàn)了這段輝煌的過去。甲骨文的價值第一次被發(fā)現(xiàn)是在1899年,河南安陽的百姓總能撿到有文字的骨片,把它們賣到藥店賣錢,后來晚清著名的金石學家王懿榮第一次認識到甲骨文的歷史價值。直到今天,甲骨文仍沒幾個人能研究透徹。 殷墟遺址 據(jù)考證,殷商后期的首都殷,其遺址就在今天的河南安陽附近,所以說,武丁擊敗鬼方的歷史事件還是值得相信的。而司馬遷的《史記》沒有記載也情有可原,因為他根本沒見過甲骨文呀!的確,隨著歷史學家的深入研究,相信越來越多的歷史真相會被世人發(fā)現(xiàn),畢竟專家們才具備權(quán)威的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