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遼寧省博物館 《國家寶藏》第五期,遼寧省博物館帶來了三件國寶,其中一件,是唐摹《萬歲通天帖》。 我們已經(jīng)知道,當今世上,王羲之真跡已無存,那么,哪一件最接近其真跡?《萬歲通天帖》,當之無愧。 《萬歲通天帖》又名《唐摹王氏一門書翰》卷,為王羲之、王獻之及其族人墨跡的唐摹本,共七人十帖。因為武則天命人摹搨,又成于公元697年(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故又名《萬歲通天帖》。 它是國家一級文物,被禁止出國(境)展覽,上一次公開展出是什么時候?很難確切記起,但距今起碼已有十年。 今年,遼博終于特別展出《萬歲通天帖》。2018年2月13日-3月4日,展期僅三周,目前還余11天,是真正的不容錯過。 唐 摹王羲之一門書翰 卷(又名 萬歲通天帖) 遼寧省博物館藏 其中,王羲之的《姨母帖》與《初月帖》更是精中之精——存世屈指可數(shù)的王羲之唐摹本中,首推這兩件。 王羲之 姨母帖 文字: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頓首、頓首。頃遘姨母哀,哀痛摧剝,情不自勝。奈何、奈何!因反慘塞,不次。王羲之頓首、頓首。 大意: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頓首、頓首。突然遭遇姨母哀事,心中被哀傷摧迫,悲痛之情難自禁。奈何、奈何。因為(哀痛傷感)反復(fù)涌現(xiàn),凄慘之情充塞(胸間),以至于語無倫次。王羲之頓首再頓首。 “王羲之草書《初月帖》,字體長形妍美,極近北朝質(zhì)樸風(fēng)規(guī)。論其筆法已具今草氣魄,介于章草與今草之間。此帖可能晚于《十七帖》,疑是在吳興以后所書?!?/span> “從內(nèi)容和書法精到推測,已是人書俱老,書法已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謂難能可貴。”
王羲之 初月帖 文字: 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辦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劣!方涉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大意: 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期一直想寫這封信,但因沒有郵差,沒法寄信(所以耽擱到現(xiàn)在)。昨天到達這里,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來信,即使相隔遙遠,但也十分感激。近來還好吧?我卻突然生病,身體十分差。剛剛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寫到這里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看展前,先來了解《萬歲通天帖》中究竟包括哪七個人,哪十個帖。 ▼ 唐 摹王羲之一門書翰 卷 (又名 萬歲通天帖) ?? 請 側(cè) 轉(zhuǎn) 手 機 觀 看 ?? 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書; 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書; 第三帖,王薈《癤腫帖》,行草書; 第四帖,王薈《郭桂陽帖》,行草書; 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書; 第六帖,王獻之《廿九日帖》,行楷; 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行楷; 第八帖,王慈《柏酒帖》,行草書; 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書; 第十帖,王志《兩氣帖》,行書。 ▼ 王慈 柏酒帖 ▼ 王薈 癤腫帖 ▼ 王薈 翁尊體帖(郭桂陽帖) ▼ 王徽之 新月帖 ▼ 王獻之 廿九日帖 ▼ 王僧虔 太子舍人帖(王琰牒、在職帖) ▼ 王慈 柏酒帖 ▼ 王慈 汝比帖 ▼ 王志 兩氣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