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讓生命擁抱你1
允許生命擁抱你,拋去所有好壞對錯的成見,臣服于生命,無論它是什么模樣。當你認可你的內在的存在時,你擁抱它,你向它臣服。只有這樣,它才能完全地被實現,而你也因此變得真實。
孩子般的感受和行為并不容易察覺,因為它們太稀松平常了。如果你對這種狀況很熟悉,發(fā)現自己經常陷在這種內在掙扎中,這意味著你已經與你的孩子意識拉開了一段距離,你已經在那條通向成人意識的內在道路上。如果我們還完全渲染在孩子意識里,我們是無法察覺到的。
我們意識到我們的各種不同面向,我們逐漸意識到我們不是他人描繪的模樣。我們的自我形象開始搖搖欲墜,這正是青春期意識的典型現象。
我們需要通過自己的眼睛,而不再是他人的眼睛來看待自己,我們需要從自己和他人描繪的形象中跳脫出來,與兩者都拉開距離。
覺察力是需要距離的,它總是需要兩個角色:觀察者和被觀察者。為了看見自己,我需要將自己一分為二。
治療師是在跟隨當事人孩子般的愿望,卻沒有明確地指出,這其實是一種孩子的需求。而能夠聚集于如何讓當事人從家庭系統(tǒng)中跳脫出來,走向情緒和靈性層面的成熟的治療師,更是寥寥無幾。
當一個排列師的關注點,是在過去的悲慘事件里,那么代表著他被困于當事人過往的角度。但如果治療師的關注點,是在當事人當下的成人身上,并強調當事人如何在現在去看待那些過往的事件,畫面將很不一樣,孩子也將退后到背景中。
生命整合程序LIP 一個成年人真正需要的,不是在過去的歷史中給自己找到一個更好的位置,而是清晰地把注意力放在此刻此地。這將帶來不一樣的思考。
真正的解決方案,最深的療愈,來自你真正地對生命的接受。在過去,它被允許存在過,在如今,它已經結束,煙消云散。
我們的內在孩子不需要同情和懊悔,也不是將他的故事進行治療性的篡改。他們需要的就是我們的接納和愛。
我從成年人的角度,看到了小孩所有的掙扎,感到了對他極其深切的愛。這正是他需要認可和接納,而在這愛里,我們可以讓彼此保留自己原本的模樣。
我們是帶著自己的內在圖景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有一個非常明確又獨特的潛能,想要通過我們而展現,而這與我們的父母或家庭毫無關系。 《讓生命擁抱你》給我的震撼不亞于以前讀過的任何一本,糾正了心理治療關于童年和創(chuàng)傷的誤區(qū),作者威爾菲德·內勒斯博士。劉豐老師推薦此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