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視鏡分辨車距的帖子很多,可是車型不同司機身材不同所總結(jié)的結(jié)果也不同。汽車大師負責的告訴你,本文測試的人員身高175cm,身材中等;測試選用車型均為家用A級緊湊型車。 一、(模擬)超車變道時判斷后車距離。開車途中,要準備在超車變道時,主要是通過后視鏡中的車影大小來估計前后車距。其關(guān)系有如下幾種情況: 1.車影高度等于或大于后視鏡高度--車距0m 當后視鏡中車影的高度占滿或大于后視鏡的高度時,說明前車還沒有與后車拉開距離。 2.車影高度占后視鏡高度2/3左右--車距為 1m; 當車影高度占后視鏡高度的2/3左右時,前后車距大概為1m。 3.車影高度占后視鏡高度的1/2左右--車距為5m 當車影高度占后視鏡高度的1/2左右時,前后車距大概為5m。 4.車影高度占后視鏡高度的1/3左右--車距為10m; 當車影高度占后視鏡高度的1/3左右時,前后車距大約為10m。 超車變道時除了要觀察后車距離外,更需要正確的超車方法和良好的開車技巧,車主們在開車途中,要進行超車變道時一定要謹慎。 二、堵車跟車時如何判斷前車距離: 跟車距離一般在1-2米左右較合適,太近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太遠會被其他車輛插入。一般情況下,根據(jù)駕駛員從本車前部輪廓線看到前車后保險杠及輪胎的位置來判斷: ●看見前車后保險杠上沿--車距為1m PS:當看見前車后保險杠下沿時,前后車距大概為 2m 當看見前車后輪胎下沿時,前后車距大概為 3m。 三、判斷左右車輪是否壓線 左輪位置的判斷開車途中,我們需要知道道左右輪會從什么地方壓過,用以避免輪胎壓線,或者規(guī)避路上的坑洞石塊等。當我們的視線看到左雨刮器突起的結(jié)點和地面上的物體重合時,那汽車的左輪在行進時就會在該物體處壓過。比如在下圖中,我們發(fā)現(xiàn)左雨刮器結(jié)點和地面中心線重合,那么輪胎就會從中心線上壓過。 ![]() ![]()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的視線看到右雨刮器突起的結(jié)點和地面上的物體重合時,那么汽車的右輪在行進時就會在該物體處壓過。 四、行車中左右車距 行車過程中判斷左右車距在開車途中,我們需要跟左右汽車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刮蹭或相碰事故。特別在高峰期或一些擁擠的路段,保持一定的左右車距尤為重要。 左側(cè)汽車門把手臨近車窗下邊緣 ![]() ![]() 當視線觀察到左側(cè)汽車門把手臨近車窗下邊緣時,兩車相距大概為50CM。這個距離過短,容易使兩車發(fā)生刮蹭現(xiàn)象。這時候,車主們應(yīng)該想辦法擴大兩車距離,規(guī)避事故的發(fā)生。 五、判斷車頭與人的距離 ![]() 當視野最多只能看到前方行人的膝蓋處時,汽車大概與人相距1m左右。結(jié)語:當然,以上的這些方法僅僅起到參考借鑒作用。并不能成為絕對的標準。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開不同的車,加之坐椅位置還能夠改變,視野并不會完全一樣。而以一個固定參照點來說,個高的和個低的人所看到的距離也并不相同。上路行車不僅僅靠主觀判斷,更多是要操作規(guī)范。遵守交通規(guī)則才是王道。而提高開車技術(shù)的最好方法是熟能生巧。 趣味測試1:一般人是猜不到的!不信就來試試】女孩身上有一個部位,爸爸媽媽都可以可以碰兩下,男朋友可以碰一下,老公一下都不能碰,是哪個部位? 【趣味測試2:一般人是看不出的!不信就來試試】這張圖乍看之下似乎只是奇怪的一家人在吃飯,并無其他特別之處,然而經(jīng)過分析,人性的丑陋與黑暗毫末畢現(xiàn)。建議大家看一遍即可,不要重復翻看,以免心生怵意。 請問:圖中的詭異之處在哪里? ![]() 實在看不出原因的話,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imageda(←長按復制),回復'女孩'可知道測試1答案,回復'答案',可知道測試2答案! 關(guān)注微信號詳細步驟: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點擊'添加朋友'-->點擊最下面'公眾號'-->輸入'imageda'-->點擊'關(guān)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提示:原網(wǎng)頁已由360進行了轉(zhuǎn)碼,歡迎反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