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的選用,歸根結底就是一個詞“因車而異”,由于每款車型都有自己的性能需求,特別是老車型,其使用的年份,及車主的駕駛習慣也不同,因此,在選擇機油的時候,需要考慮車輛本身的性能,以及車主的用車習慣。
步驟一
確定機油的粘度級別,即SAE級別。


如果是新購買的還在質保期之內的車輛,選擇機油的粘度級別時,一定要參照廠家的汽車使用手冊上規(guī)定的機油粘度來選擇,不要自行的降低或升高粘度級別。因為每種型號的發(fā)動機在設計時,需要考慮使用的材料、零件的配合間隙、工作溫度、發(fā)動機的動力特性等等因素,而這些因素各個發(fā)動機制造廠在設計時都有差異,所以,汽車使用手冊所推薦使用的機油,是工程師綜合各方面因素平衡的結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安全、最適合你的愛車的機油。

如果你的車已經脫保,想自己選擇機油,那么就要綜合你的各種使用條件,參照使用手冊上規(guī)定的機油粘度值,來選擇機油的粘度級別。
如何選擇機油低溫粘度:機油的低溫級別主要決定汽車的冷車起動性能和低溫抗磨損能力以及機油的低溫流動性。選擇低溫級別不僅僅要看機油的低溫粘度,還要看機油的傾點。不同品牌的同級別的機油,其傾點是不同的。比如同為5W30的機油,嘉實多金嘉護的傾點是-39°C而美孚一號的傾點是-42°C,二者相差三度。對于某些極寒地區(qū)來說,可能會造成冬季起動性能的差異。


當然,這并不是說機油的傾點越低越好,傾點降低,機油的低溫粘度也會降低,對發(fā)動機的低溫保護性就會差一些,所以,北方的用戶要根據當地的冬季最低氣溫來選擇機油的低溫粘度,而對于南方的用戶來說,完全可以不在意這個問題,直接按使用手冊規(guī)定的基本選擇即可。
我們建議北方車主選擇傾點比冬季最低溫度低10℃左右的機油。
如何選擇機油高溫粘度
機油高溫粘度應根據發(fā)動機結構參數來確定
高溫粘度等級是根據機油100℃動態(tài)粘度數值來標定的。它表達了機油在發(fā)動機暖機工況(一般為100℃左右)下機油的粘度。高溫粘度等級越高,發(fā)動機暖機工作時機油的粘度越大。而對于機油高溫粘度參數的選擇應該根據發(fā)動機結構設計來確定。一般車主不可能比廠商更了解車輛的發(fā)動機結構,所以我們應根據廠商在說明書上標出的保養(yǎng)數據選擇高溫粘度參數。
SAE將機油在100℃的運動粘度從5.6cst-26cst區(qū)間進行了分級。如下圖

100℃動態(tài)粘度決定機油是省油低噪音還是高轉速高保護
相同高溫粘度等級的不同品牌的產品的實際100℃動態(tài)粘度實測值是有差異的,100℃動態(tài)粘度低些能降低油耗并減少發(fā)動機噪音;100℃動態(tài)粘度高些對于發(fā)動機在超高速運轉時有更好的保護。

選擇時要根據你車輛的實際使用狀況,如果你在市區(qū)用車,且駕駛比較溫柔則建議使用100℃動態(tài)粘度低的機油產品;如果你喜歡偶爾和別人比比加速,則建議使用100℃動態(tài)粘度高的機油產品。
例如:假設你的車官方要求5W30機油,那么你就到官網上查各種機油的100℃動態(tài)粘度數據。你如果經常突然深踩油門,拉高轉速的話,那么就在各廠商的產品中選擇100℃動態(tài)粘度相對較高的5W30機油,這樣對發(fā)動機保護會好一些;如果你駕車很平穩(wěn),用的是定速巡航跑高速,使用100℃動態(tài)粘度相對較低的5W30機油能降低噪音和油耗。
大眾奧迪車系現(xiàn)款車型大量使用的EA111、EA113、EA888這三款鑄鐵缸體的發(fā)動機,發(fā)動機暖機工作溫度設計得較高,所以活塞環(huán)與缸套之間的間隙較大。大眾要求使用5W40機油的同時,還要求機油的高溫高剪切粘度達到3.5cP。市面上買到的一大部分粘度為5W40機油的高溫高剪切粘度只達到2.7-2.9cP這個水平,所以燒機油是當然的?,F(xiàn)在市面上找到一款美孚一號0W40機油,其高溫高剪切粘度達到3.6cP,從數據上能滿足大眾發(fā)動機的要求。
總結;選擇低溫粘度要根據當地的最低氣溫,選擇比最低氣溫低10°C的機油,選擇高溫粘度要根據自己使用車輛的特點,合理選擇。如何想要省油靜音,就選擇粘度低一點的;如果經常急加速或經常高轉速,就選擇粘度高一點的。
步驟二:
確定機油的質量等級,即 API等級
選擇機油的質量等級是,一定要遵循汽車使用手冊規(guī)定的級別,就高不就低。比如整車廠商規(guī)定選用機油的API質量等級為SM,那么我們在選擇機油的時候,就必須選擇SM級的機油,或者是優(yōu)于SM級的SN級機油。

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升高,一般高一個等級就可以了,不能高太多。如果太高,機油的基本性質已經發(fā)生改變了,就不適合你的愛車了。
步驟三:選擇礦物油還是合成油

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到同一粘度等級的全合成機油與普通礦物油的新油性能指標相若,而兩者的區(qū)別在于穩(wěn)定性、耐久性以及對發(fā)動機的潔凈性。所以在選擇機油的時候我們就要更多地考慮我們的用車習慣以及期望的換油周期。
一般來說,使用全合成機油的發(fā)動機可以10000公里換一次機油,而是用礦物油的發(fā)動機不到5000公里就要更換機油了。市場上4L裝的全合成機油價格為450元左右,半合成機油價格為260元左右,而礦物油價格為150元左右??紤]到全合成機油的換油周期延長一倍且對發(fā)動機有較好的潔凈作用,其性價比并不如想象中的低。而對于營運車輛,由于較短的時間就會走很長的里程,換油周期短,使用耐久性不高,性能衰減快的礦物油比較劃算。
幾種特殊情況
01
高性能車型一定要用高端機油
我們建議,對于新車型所裝配的如TSI、GDI直噴發(fā)動機、包括高壓縮比的MPI電噴發(fā)動機而言,最好選擇全合成機油,這種機油在抑制發(fā)動機積碳,以及高溫流動性等方面,都很適合這類發(fā)動機。

02
老車不要輕易更換機油的型號
相對而言,一般的電噴車型,可以選擇價格相對低廉,但作用相似的半合成型機油,這樣能得到較高的性價比,同時對車的保護也能到位。

03
可以參考原車推薦型號進行選擇
當然,礦物油對于一般車型的日常使用來說,已經是足夠用了,因此如果你對于車輛本身的要求不高,只追求經濟實惠的價格,那么礦物油就完全能滿足你的需求。

04
有些車型有指定品牌的機油


05
另外,對于一些老舊車型,如果你的車行駛了超過8萬公里,而之前一直使用礦物油,那么就不要輕易更換全合成機油,這樣很可能因其機油內含有大量清潔劑等其他物質,而引發(fā)發(fā)動機故障。

如何選擇大眾車系機油
對于開德國大眾系列車型的車主來說,選擇機油是一個非常頭疼的事,各種燒,各種坑,令人心煩不已。而大眾卻言之鑿鑿的說:我們的機油消耗量只是大了一點,但是在正常的范圍內。其實大眾說的確實沒錯,但是對大眾車使用什么型號的機油卻宣傳不夠,這是造成大眾車系燒機油的一個重要原因。今天老侯替德國大眾做點事,說說大眾車型如何選擇機油。(但大眾真的沒給我充值,盡管我十分的愿意。)

發(fā)動機機油消耗量過大的標準
德國車向來有機油消耗量過大的“傳統(tǒng)”,德國大眾的車當然也不例外。而機油消耗量過大并不是什么質量問題,有部分原因是車主用了不合適的機油所致。而當發(fā)動機使用了不合適(一般是過稀的)的機油后,便會出現(xiàn)機油消耗量過大的問題。一般來說,車輛行駛5000公里左右出現(xiàn)機油燈亮起就說明機油消耗量有點大了。

德國品牌對機油消耗量的標準
大眾/奧迪:
1000公里機油消耗量超過0.5L為機油消耗量過大。
寶馬:
1000公里機油消耗量超過0.7L為機油消耗量過大。
中國行業(yè)內部標準(行業(yè)潛規(guī)則,無強制性):
1000公里0.3L,或每缸每1000公里0.05 L。
大眾的機油使用標準
VW500.00:除非車輛本身注明須使用其他規(guī)范之機油,否則可適用于1999年8月出廠前VW/AUDI全車系汽油發(fā)動機。
VW502.00:針對嚴苛環(huán)境設定的規(guī)范,設用于諸如高氣溫、潮濕、爬坡及經常在市內走走停停等駕駛環(huán)境中使用。
VW503.00:本規(guī)范有兩大重點,一是“加長換油周期”,可以15000公里一換;二是S4、RS4、TT、S3等輸出超過132Kw的發(fā)動機,,依其特殊潤滑需求制定的特殊規(guī)范。
VW503.01:除了503.00所涵蓋的規(guī)范之外,加強了V8、W12等多氣缸、大排量發(fā)動機需求的潤滑等級。
VW504.00:汽油發(fā)動機規(guī)范中的最新標準,除涵蓋以上標準之外,還加強了節(jié)省燃油、潔凈排氣、清潔引擎內部等功效。(由于國內汽油質量較差,不能使用VW504.00標準的機油產品,否則會對發(fā)動機造成損害)
以上標準嚴格程度排序如下:
VW504.00>VW503.01>VW503.00>VW502.00>VW500.00。
我們在市面上購買到的機油中,符合VW502.00的產品居多。

對于國內裝車量較大的EA111(1.4TSI/1.6L)、EA888發(fā)動機(1.8/2.0TSI),原車說明書上明確指出發(fā)動機使用的機油至少應符合VW502.00標準。根據VW502.00的標準,大眾車應選擇100℃動態(tài)粘度大于12,150℃高溫高剪切粘度大于3.5的機油。一般在SAE粘度等級為5W40的產品中,比較容易找到符合此標準的機油。而相比其他品牌的車要求使用的0W30或5W30機油,大眾使用的機油粘度會高一些,這主要是由發(fā)動機結構決定的。


大眾車為什么要采用粘度較高的機油?
大眾旗下主流的發(fā)動機總成EA111(1.4TSI和1.6L發(fā)動機)、EA888(1.8TSI和2.0TSI發(fā)動機)無一例外地采用了鑄鐵缸體以符合渦輪增壓技術所需的缸體強度。但由于鑄鐵缸體和活塞環(huán)的膨脹系數不同,使得必須在活塞環(huán)以及缸體之間設計較大的間隙,才能保證在高轉速工況下活塞環(huán)膨脹后不會使得活塞卡住缸體。
但對于城市用車環(huán)境,活塞環(huán)溫度較低、膨脹量較小,使得活塞環(huán)與缸壁的間隙較大從而造成機油消耗量增加。為了保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及潤滑能力,大眾車的發(fā)動機就要使用稠一點的機油。與此同時,廢氣渦輪技術的采用也導致了發(fā)動機機油溫度相對較高,所以只有使用粘度更高的機油才能獲得合適的機油粘度來為發(fā)動機提供良好的密封、潤滑以及保護。


大眾車應該選什么樣的機油?
大眾車應選擇100℃動態(tài)粘度大于12,150℃高溫高剪切粘度大于3.5的機油。想查詢什么型號的機油符合大眾的標準,可以到機油生產商的官網查詢。
鑒于國內用車環(huán)境比較惡劣,大部分車輛都運作于市區(qū)走走停停、短距離行駛、低速行駛等惡劣工況下。為了在發(fā)動機水溫較低的情況下獲得更好啟動性能、加速性能以及靜音性能,選用40℃動態(tài)粘度參數相對較低的產品更為理想。
例如:大眾要求的是5W40的機油產品,而使用符合大眾標準要求的0W40機油產品更適合城市用車需求。

市面上能買到的機油,哪些符合標準?
下表列出了在市場上能比較容易買到的符合大眾VW502.00標準的機油產品及其參數。由于部分廠商只公開了產品符合的標準,而不公開產品參數,所以下表有些產品參數是空缺的。
-
不能選錯的核心問題一:買機油必須先要懂“粘度等級”,粘度太大,太小,均會對發(fā)動機造成損害。
W后面所帶的數字是表示汽車行駛狀態(tài),發(fā)動機出于高溫時機油的粘度值。有些制作精密的發(fā)動機,要求在高溫時,粘度20,30,有些制作工藝較低的發(fā)動機,粘度要求40、50,這主要根據汽車設計時所規(guī)定的值,購買機油時,這個數字必須參照《汽車使用說明書》要求的粘度值,千萬不能變,否則對發(fā)動機有損,或導致油耗增加等問題。
-
2
當汽車行駛超過一定公里數后(例如10萬公里,15萬公里),發(fā)動機會有一定磨損,氣密性不強,那么可以嘗試一下使用高一級粘度的機油。氣密性不強的顯著特征是,“燒機油”,當你換機油前,機油尺探出機油明顯減少或不足,下次跟換機油可以嘗試使用高一級粘度。
-
3
不能選錯的核心問題二:冬季汽油的低溫流動性。
上圖中,W前面的數字,0W,5W,10W,15W,20W表示汽車沒發(fā)動時,汽油在環(huán)境中的流動性。號數越低,表示能在越低的溫度下依然保持良好的流動性。
對照以下表格,汽車行駛所在地區(qū),冬天最低溫度多少,必須選擇比本區(qū)域承受溫度更低的機油。例如南方,都是在0度以上,次數字不影響,北方部分地區(qū),冬天在零下幾十度,基本都得選到0w,或5w。這個數字沒選準,可能導致在冬天冷啟動時,發(fā)動機磨損嚴重。
-
4
不用過度迷信的問題一:質量等級
機油標號前面的字母,S表示汽油發(fā)動機的機油,SA、SB、SC、SD、SE、SF、SG、SH、SJ、SL、SM、SN表示汽油機機油的質量等級。字母越靠后表示等級越高。這個等級是有國際標準綜合評估的,它代表機油的清潔能力、抗磨損能力、抗氧化能力、防油污、抗酸性等等。
等級越高越好,但實際應用中,根據“美國石油協(xié)會”制定的相關標準,從sL級以上,機油品級已經足以滿足市面大部分車型。根據《汽車說明書》要求的質量等級購買即可,無需過度緊張,當然不差錢的情況下,盡量選高等級的肯定是好事。
API標準導讀: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EoMYgkLuJSN9PYhJ47zmbah0UdIhL473ekAtF_S5oqJqPQUBZ9D8wB_Yk7vCZZ7jyUh5AfQeyzGAb7o3r919q
-
5
不用過度迷信的問題二:礦物油/半合成/全合成油
1.礦物油:是從原油中分離出來的,穩(wěn)定性保護性比較弱
2.半合成油:是在礦物油中分離提煉出來的,性質非常接近于全合成
3.全合成油:是從原油中的天然氣、瓦斯氣等分散出來的丙烯、乙烯,經過聚合、催化等復雜的化學反應煉制成大分子組成的潤滑液。它用的是原油中較好的成份,加以化學反應并在人為的控制下達到預期的分子形態(tài),體質較好,熱穩(wěn)定性、抗氧化性、粘度穩(wěn)定性等參數要比礦物油和半合成油強得多。
一些較為低端的車輛,由于發(fā)動機制造并非十分精密,對機油要求并不十分高,所以參照說明書使用機油即可。正常保養(yǎng)的情況下,車輛行駛20萬公里內,大部分無法察覺使用礦物油和合成油的發(fā)動機差異,保養(yǎng)費用的差異卻不小。
但對于高端進口品牌,發(fā)動機氣密性非常強,并且大功率磨損劇烈,則必須不能低于廠家的要求底線,否則損傷發(fā)動機。
-
6
機油添加劑看機油除潤滑以外的性能:
大部分機油廠商都會打出一個自己的口號,例如美/孚宣傳的運動性能,殼牌宣傳的潔凈性能,嘉/實/多的冷啟動口號,這些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添加劑配方,大部分與宣傳的內容較為一致,可以根據汽車所行駛的環(huán)境、場景選擇合適的品牌機油。
展開全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