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機油,似乎是討論摩托的永遠話題。好的機油可以提高摩托車的性能,延長發(fā)動機的壽命。機油對摩托車來說就象人的血液一樣重要。但是用機油雖然講究,但終究只是機油。網(wǎng)上有對機油不屑的,也有膜拜的……似乎都有些偏激,我想 應該找個正確的高度來看待這機油。幫助新手了解機油的常識,知道怎么用機油 。 一、 怎么來看待機油的黏度 經(jīng)??吹接行┠τ言谡f:某某15W/50機油黏度太大了,發(fā)動機震動較大,改用10W-40機油后就好了……表面看他說的似乎很有道理,但我認為這位老兄其實并不了解機油黏度的真正含義。 我們先來看看這些黏度指標能說明哪些問題: 四沖發(fā)動機流行的黏度指標一般都是以SAE ab W / cd來表示。指標中的ab,cd數(shù)字值越大,黏度越大。沒錯!但必須指出的是這里黏度標號的大小并不是指正常環(huán)境溫度下的黏度大小,而是指在特定溫度下的黏度大?。?br> ab 值是按機油在 -18℃ 時的黏度大小來劃分的,一般數(shù)值分0,5,10,15,20幾種,數(shù)值越小,該溫度下黏度越小,低溫性能好,啟動性能好,低溫磨損小。所以根據(jù)不同黏度標號,有不同的使用環(huán)境。如:20是環(huán)境溫度大于-10℃,15是大于-15℃,10則表示是大于-25℃…… cd值是指機油在100℃ 時的黏度大小,數(shù)值一般為30,40,50,60等,數(shù)值越大,該溫度下的黏度越高,說明高溫性能越好!同樣不同的黏度標號也適合不同環(huán)境溫度。如30是環(huán)境溫度低于30℃,40表示低于40℃,50則表示低于50℃…… 這樣一說,應該很明白了!上面那位老兄說的兩種機油,前一種15W/50機油是指可以在環(huán)境溫度介于-15℃-50℃之間使用,后者10W/40適用于 -25℃-40℃的環(huán)境溫度。這機油的黏度指標只能說明這個問題! 并不代表機油在20℃時黏度是誰大誰小 。也可以這么說,假如當摩托車在20℃的環(huán)境中使用時,B品牌的10W/40機油(綠線)或許比A品牌的15W/50機油(藍線)黏度還要大!雖然B機油的低溫性能比A機油好、低溫(-18℃)黏度小, 但不說明在20℃時黏度還比A機油小…… 那最前面那位摩友為什么換10W/40機油后感覺好了呢?那是因為本來這種機油的整體黏性適合他的發(fā)動機。根據(jù)上面的理論,同樣,假如有某種黏度為20W/50的機油用后一樣可能有10W/40的效果。在實際使用中,大家可能會有發(fā)現(xiàn):同樣標號為10W/40的機油,品牌不同,反映出來的黏度效果有一定差異!這也就是我上面說的理論。 清楚了黏度標號的含義,也應該可以理解摩托車隨車手冊里推薦機油黏度實在是畫蛇添足!比如說某某摩托車,手冊上推薦機油黏度是15W/40。用這個牌號的機油一定沒問題了嗎?錯了!假如他在冬天氣溫為 -30℃ 的哈爾濱,那么他的車可能根本無法啟動或者正常使用。所以可以這樣說:機油的黏度標號只對用車的地理位置有用,對使用什么車沒有關系。 總結發(fā)言:機油的黏度標號僅代表-18℃和100℃時的黏度,所以一樣黏度標號的機油實際使用完全可能有不同感受。 粘度只代表適用的范圍 跟機油的實際表現(xiàn)無關 別迷信號數(shù) 二、 什么時候該換油? 我常常在網(wǎng)上看到有這樣一種說法:合成類機油使用壽命長,可以長時間不換機油…… 對于合成機油的長壽命我毫不懷疑,因為合成類機油特性本來就是能較長時間保持機油品質(zhì)。單純的從機油的潤滑性來說,合成類機油的壽命差不多是基礎油的一倍??墒俏蚁胝f的是機油除了潤滑,還有很多方面的作用: 1、 清潔 :機油中含有清潔配方,隨時清潔汽油燃燒剩余的油泥、積炭 2、 密封 :在缸壁和活塞環(huán)之間現(xiàn)成一道油封,防止機油和油氣互竄 3、 冷卻 :通過機油循環(huán),冷卻缸頭等高溫部位 4、 減震 :潤滑同時有利于減少震動 5、 磨合 :好的機油一般都有自己配方的輾磨劑 6、 …… 新版嘉實多GPS10W-50 高溫性能更好 老版嘉實多GPS10W-40 我們換機油時會看到廢油是黑乎乎的,這 黑乎乎的原因就是由于機油的清潔作用 ,洗刷了燃燒時剩余污物,一般稱之為油泥。一個發(fā)動機,在單位運行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油泥是一定的。比方說,發(fā)動機1000km產(chǎn)生的油泥量為1的話,那么行駛3000km產(chǎn)生的油泥就是3。雖然我說不上潤滑油中允許最多含有幾個單位的油泥,但油泥的多少肯定對機油的整體性能有很大影響。因為油泥對機油的來說就好像是雜質(zhì),雜質(zhì)多了,哪怕機油本身品質(zhì)沒有改變,整體性能也會變差。 當然,不同的車產(chǎn)生油泥的量會差異很大: 水冷多缸大排量車或者大排量太子車,由于常用轉速低,發(fā)動機溫度低,燃油噴注系統(tǒng)精密,燃燒完全,產(chǎn)生油泥較少,機油不易劣化。合成類機油一般可以用到3500km。據(jù)說有用合成油的到6000km都沒黑(暈乎……)。 自然風冷騎式車,由于經(jīng)常高檔、中轉速,常用轉速5000轉左右,合理行駛的話機油也比較耐用。合成類機油可以使用超過2500km。 踏板車可能是最耗機油的,首先起步轉速高,一般接近4000轉,其次常用轉速比較高,一般至少在6000轉左右。所以無論水冷綿羊還是風冷綿羊,無論換什么油都不建議超過2000km。以我的獵鷹為例:用嘉實多GPS半合成機油,800km油窗看進去油還很清亮。1200km油已經(jīng)開始發(fā)黑,不過使用感覺不到。到了1600km時,能感 覺到震動開始加大,冷車怠速有時會熄火……屢試不爽!所以我一般換油時間不會超過1600km。換下來的GPS雖然不算非常黑,但是拿燈泡一照,就看明白了,機油中全是懸浮雜質(zhì),根本無法透視。水冷的綿羊也不會好太多,朋友的水冷大鯊2000km一換機油,放出來已經(jīng)是墨黑。 還有,不同的用車習慣,機油劣化的時間也會有很多差異。 經(jīng)常喜歡飚一飚的,常常高轉速大油門,急加速驟減速,機油劣化很快!那些升級排量的跑車也是8000轉以上換檔,你說機油會不劣化嗎?!自然風冷騎式車經(jīng)常低速行駛,機油劣化也很快。因為這類車靠自然風冷卻發(fā)動機,低速(30km/h以內(nèi))時發(fā)動機冷卻不夠溫度較高,機油容易劣化。 1、 要按車車的實際工況更換機油,不要迷信“XXXX公里”一換的說法 。 這對初駕者來說非常困難,因為他們沒有多少駕駛經(jīng)驗,不能從車的行駛工況作出準確判斷,只能盲從于車商或說明書的“XXXX公里”一換的說法。其實不管車行駛了多少公里,只要是感覺到換檔不順、噪聲變大、熱車怠速降低、加速性能下降或機油變黑等綜合指標的下降,就應該換油了。 2、 要按季節(jié)分別使用冬季和夏季油,不要跨季節(jié)使用 。 雖然市場上很多油(包括一些國際名牌)都標明該油可冬、夏兩用(如10W40或更寬),但這只是商家的一種商業(yè)需要。如果有誰相信魚和熊掌能兼得的話,那你就大膽用吧。 3、 要自己選擇合適的機油,不要輕信車商的專用油 。 購車時任何一位車商都會向客戶強調(diào)使用專用油的必要性,甚至有車商以不加他的專用油就不給保修要挾車主。我告訴你:很多車店的專用油就是幾元錢的東西,只不過JS在外帖一個“XX車專用”的標志而已,現(xiàn)在你就明白為什么車商一定要你加他的專用油了。 4、 要按車況選油,不要盲目跟風 。 機油按基質(zhì)可分為植物油、礦物油和合成油三大類。植物油只在特種場合使用,普通摩托車都使用礦物油,中高檔車使用合成油。如果你的車已接近報廢,就沒必要使用高檔油,那種想用高檔油(包括各種添加劑)延長車輛使用壽命的想法就如同給八旬老漢吃人參就可返老還童一樣不切實際。既使是合成油大家也不要過于迷信,它的性能確實在某些方面比礦物油強,但決不是立竿見影的,把低檔車加注合成油過名車癮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名車就是名車,除非你相信自己造一輛車加上合成油就可以在F1比賽中拿冠軍。好機油就像人的營養(yǎng)餐,夠了就行,不要過剩,保你延年益壽。 5、 要用摩托車機油,不要錯選汽車機油 。 按用途可把車用機油分為摩托車機油和汽車機油兩大類。由于潤滑方式、工作溫度及功能各不相同,決定了摩托車不能用汽車機油。有的車主誤用了汽車機油(或普通機油)以后沒發(fā)現(xiàn)有什么明顯的問題便得出一個結論:機油可以隨便加。其實,這種影響是長期的。就如我們?nèi)顺詵|西時必須講衛(wèi)生,但叫化子經(jīng)常吃臟東西就沒見他當場死亡一樣,不過人們都相信:叫化子不長壽。 6、 要按發(fā)動機的工作方式選用機油,不要二沖機和四沖機通用 。 二沖機和四沖機的原理不同,潤滑方式也不同,所以,各位不要錯選機油。 7、 要按量添加,不要多多益善 。 有的車手認為,機油越多越能改善潤滑及散熱條件。其實不然,機油過多會增加曲軸箱內(nèi)壓力,還會竄進氣缸燃燒造成積炭,讓你的愛車早期受損。所以一定不要超過最高油面。車商換油時也樂意多加機油,往往一瓶機油加完了,他還另取以前剩下的給你加點。這JS不虧大了嗎?NO?。?!因為,超過的這幾滴油費不了他幾毛錢(1瓶幾元的玩意兒),但他卻在你的心目中揭下了JS的帽子,形象變得異常高大:哎呀,這JS不錯呀,下次我還來你這換油。其實,最后你可不是在他這兒光換油就能解決問題的,還有火花塞、活塞環(huán)等等,早期損車的是你,今后賺錢的是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