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愁 來自玉韻瑾心 00:00 03:24 
南京博物院 ——邵逸夫玉器陳列館 什么也不說,就是看玉。 邵逸夫玉器陳列館
中國古代玉器陳列
前言。中國玉器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國文化數(shù)千年連綿不絕的歷史見證,是獨樹于世界藝術之林的文化瑰寶。
清乾隆年間御制淮源記玉冊。
禮儀化的上古玉器?!熬颖鹊掠谟瘛?。
北陰陽營文化(公元前4000年)玉石瑪瑙飾。




北陰陽營文化,玉玦(jue)。
北陰陽營文化,玉石璜。










北陰陽營文化,玉璜。




崧澤文化(公元前3500年),玉斧。
崧澤文化,玉飾。
崧澤文化,玉璜。




良渚文化(公元前3000年),玉鐲。










良渚文化,玉環(huán)。

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








良渚文化(公元前2500年),獸面紋玉琮。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玉組佩。
良渚文化,錐形玉飾。
良渚文化玉斂葬,1982年發(fā)掘,江蘇省武進縣寺墩3號墓。


















































規(guī)范化的中古玉器。玉器走入生活。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條形玉飾。

江蘇漣水漢墓出土,鷹座玉琮
嚴山王陵出土
嚴山王陵出土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春秋












戰(zhàn)國
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3世紀),龍紋玉佩。
戰(zhàn)國谷紋玉環(huán)。
戰(zhàn)國素面玉龍。

無錫市錫山區(qū)出土的琉璃釉盤蛇玲瓏球,高6.1公分底座6.5公分。為泥質灰白陶,中間鏤空,共有八條盤曲的蛇相互交叉纏繞,飾點狀藍色琉璃釉。

漢代喪葬習俗用玉
漢代喪葬習俗用玉



漢代喪葬習俗用玉

漢代喪葬習俗用玉
漢代喪葬習俗用玉
西漢(公元前2世紀)玉環(huán)。





西漢谷紋玉璧。

西漢谷紋玉璧。
西漢玉璜。
東漢銀縷玉衣。
西漢玉璧。


西漢


西漢

西漢
西漢











西漢

西漢


東漢




漢代玉璧

漢代




漢代


漢代








南唐(公元10世紀)玉哀冊。
唐代(公元9世紀)云龍紋玉飾。
宋代(公元11世紀)琥珀串飾,螭龍紋玉璧;元代(公元13世紀)橢圓形玉扣,螭龍紋玉璧。
明晚期(公元16世紀)花形玉杯。
明晚期玉爐頂。

明晚期玉爐。
明晚期鎏金扣素面玉帶板。
明代(公元15世紀)龍鳳紋雙連玉環(huán)。
明末或清初(公元17世紀)花卉紋玉瓶。
明末或清初鴨形玉水注。

清代玉器是我國玉文化的第三個高峰。清代(公元18世紀)農(nóng)耕圖玉插屏。
清代玉獸。
清代玉鹿。
清代多環(huán)瑪瑙瓶。
清代蓮花瓣玉盤。
清代玉仙姑像。
清代玉佛手。
清乾隆芙蓉石螭(chi)耳蓋爐。
清代翡翠插屏。
清代翡翠鐲子,翎管,扳指。
清代翡翠碗。
清代三鑲玉如意。
清代雕花玉如意
文玩化的仿古玉。
清代仿古帶蓋雙耳鼎,仿古龍首環(huán)耳玉爐,仿古翠玉圓爐。
清代玉磬,仿古玉璜。
清代仿古玉龍。
清代仿古平首玉圭。
清代仿古獸面紋玉琮。
清代仿古玉薰。
清乾隆仿古龍鳳紋玉璧。
清前期(公元17世紀)帶蓋玉壺。
琢磨式的治玉工藝。


琢玉圖。艱辛的過程,最終綻放出燦爛的民族文化之光。
南京博物苑的玉器陳列館,這是由著名香港實業(yè)家、大慈善家邵逸夫先生鼎力捐助的,巧奪天工美侖美奐的一件件玉器貫穿著中國玉器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倘徉其中,緩步而賞,眼光所到之處無不讓人對邵逸夫先生瞬然而生出一種由衷的敬意也—— 
    
躍馬安然微信:3187693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