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家公司的安全邊際? 基于以上好公司對于安全邊際的重要性,我們來思考下一個問題:投資者應(yīng)當(dāng)怎樣做,才能判斷一家公司是否為好公司、進而判斷其是否具有安全邊際? 巴菲特在1989年致股東的信里有這樣一段話:先不管價格多少,最值得擁有的公司是哪種在一段長的時期內(nèi)能以非常高的回報率利用大筆不斷增值的資產(chǎn)。用現(xiàn)金流量折現(xiàn)的公式計算出的便宜的投資是投資者必須進行的投資,無論公司是否成長,盈利是波動還是平穩(wěn),或者股價相對于公司?的收益和賬面價值是高還是低。 也就是說,在巴菲特看來,撇開價格因素,對公司的研究是判斷一家公司是否為好公司、進而是否有安全邊際的前提和基礎(chǔ)。這不難理解,只有投資者真正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將一家公司研究透,才能判斷其是優(yōu)秀、平庸還是失敗,也才能作出科學(xué)決策。所以,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具有安全邊際,首先就是要求投資者對公司有足夠的研究。當(dāng)然,這也是一個“知易行難”的問題,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公司基本面分析常識與方法,也要有科學(xué)、理性、耐心的投資態(tài)度,是一個需要長期修煉的過程。 其次,熟悉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的投資者或許會有印象,巴菲總是特不厭其煩強調(diào)的優(yōu)秀的管理層對于公司的重要性。同樣在1989年的信里,他提出“好馬還要搭配好騎師才能有好成績?!辈⒄J為伯克希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被投資公司優(yōu)秀的管理層:“我們持續(xù)受惠于這些被投資公司的經(jīng)理人,他們高品格、能力佳且設(shè)身處地為股東著想,我們能夠有這么好的投資績效可以說是完全仰賴于這些經(jīng)理人不煩的人格特質(zhì)?!?br>所以,投資者要判斷一家公司的安全邊際,不妨將其管理層作為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