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P2P網貸步入第十一個年頭,倒閉平臺的總數量已超4000家,而投資人的損失更是難以計數,其中大部分平臺明明吸金無數,甚至短期內就暴雷,但是投資人的本金卻憑空消失,難以追回。下面天地之間就來幫大家分析一下,這些倒閉平臺的錢到底去哪了? 一、壞賬 網貸初期,以從事線下放貸為主的土老板們覺得要抓住互聯網時代的先機,便都跟風開起了平臺??伤麄冎恢篮唵蔚木€上融資和線下放貸,缺少風控機制,突然獲得的大筆資金都被盲目的借給了高風險群體,逾期后自稱牛X的催收能力也是各種失效,最后導致壞賬不斷增多,落了個提現困難的結局。 二、企業(yè)自融 網貸歷史中曾經有一群人在一段時期內瘋狂鼓吹自融安全論,很多平臺也毫不避諱的在介紹中展示自己的企業(yè)背景,多為融資困難的小房產商和落后產能低附加值的小企業(yè)。于是資金都流入了爛尾樓和廠房機器里,這些行業(yè)投入大,營業(yè)周期長,資金回籠慢,一次回款高峰就很難抗住,老板也基本都是破罐破摔,分文不還。 三、經營成本與利息 所有平臺的運營主體公司都有過入不敷出的階段,這個問題對草根平臺來說很嚴重。比如在開業(yè)燒錢推廣階段需要持續(xù)的資金投入;或是獎勵設定的太高,放貸的差價還不夠經營的成本;又或是不懂規(guī)劃,業(yè)務不足,被迫發(fā)假標等等。沒有盈利來源,加上無限增大的待收,再加上越來越高的利息支出,最后導致負擔越來越重,直至平臺崩潰。 四、還債 很多平臺老板都是負債累累借無可借,走投無路了才開P2P平臺放手一搏,有的甚至是被放高利貸的逼迫來開平臺騙錢還債的。融到的錢先還銀行后還高利貸,等雷了之后才發(fā)現老板兜里連面錢都沒有。 五、純騙局 在詐騙平臺的案例里,除了那些專業(yè)詐騙團伙之外,也會有一些原本走投無路、要錢不要命的人,在上網的時候偶然發(fā)現P2P來錢快,于是花幾千塊買了個模板就開始上線行騙,幾十萬不嫌少幾百萬不嫌多,能騙多少是多少,十天半月就跑路。有騙的久的,賭博嫩模,買房買車,還有“眼光長遠”的把資金轉移到香港變成了永久居民,投資人維權都找不到人。 六、股市 挪用資金炒股的平臺年年有,有的是另開公司以借貸的名義來掩飾,還有的則干脆直接發(fā)假標,心想老老實實做中介貌似沒多大前途,還不如動點腦筋賺點快錢。行情好的時候你好我好大家好,行情不好的時候瞬間一波全賠光。 七、郵幣卡 郵幣卡之前火了一年多,不少P2P平臺也因此動了歪心思,想挪用資金去坐莊,忽悠另一行的小白們入坑,卻不巧碰上了國家的嚴打,導致兩邊都玩完,坑慘不少投資人。 八、投了互助盤 某平臺維權找老板要錢,結果老板打開服務器在國外的互助盤網站,指著賬戶上那幾百萬就說:到期了連本帶利還給你們,一起發(fā)財!結果在臨近到期的時候,互助盤就找借口凍結了會員賬戶,無限等待重啟了,投資人最后發(fā)現自己的錢都投到了這種地方,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九、投給了其他平臺 一些平臺雷了之后,維權的投資人去查資金流向,卻意外發(fā)現了其他平臺的賬戶,這里面有的是關聯平臺,有的是平臺間的相互拆借,還有的是開平臺融資后直接拿去投收益更高的平臺,想以此來賺差價。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最后的結局只能都是被一鍋端。 總結: 投資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平臺的資金去向,對于動機不良,業(yè)務情況不明,獲客成本過高的平臺要格外謹慎,防止自己的錢被拿去投機或填坑。 作者:天地之間微信公眾號:天天p2p說(ttp2ps)轉載請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