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要學習寫律詩,不是危言聳聽,可說是中國所有詩詞中最難寫好的詩。唐代李白是大詩人大文豪,他有很多篇古風和絕句是名篇大作,卻沒有一首律詩成名篇為大家熟悉。宋大文豪蘇東坡在詞、賦、絕句都有傳世名篇名作,就是律詩沒有。盡管他也寫了不少律詩。因為宋代格律詩是居于正統(tǒng)地位,文人是必要寫的。由此可見律詩要寫好之困難。并不是說李白和蘇軾寫的律詩不好,只是說他們寫的并不為人們推崇頌讀,因而不能進上絕頂一流的名篇位置。寫律詩最難寫好的是中間兩聯(lián)四句的對仗句。這兩聯(lián)對仗,不但上下句要詞性相同,還要平仄相對。如此,在修辭手法上只有用排比句比較適合。但排比在語意上感覺重復鋪排。這在惜字如金的唐格律詩中是很要命的。律詩只有八句,卻有一半四句要重復鋪排,這在大詩人眼中是否奢侈浪費呢?如名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語句非常優(yōu)美,含義深刻。但始終感覺一句已表盡意,另一句有重復多余之嫌。唐只有杜甫能很好地運用對仗句,因為他是現(xiàn)實主義寫法。如"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對比。"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興奮心情的連貫遞進。因為有多種手法在對仗句中恰如其份的運用,所以杜甫被尊為最正統(tǒng)的格律詩人,為后世推崇。但用八句的律詩表現(xiàn)現(xiàn)實主義,畢竟難獲美感。我想可能格律詩雖在宋代獲正統(tǒng)地位,但宋人也不大喜歡多寫的原因?;氐絾栴},如執(zhí)意一定要學寫律詩,最好在多讀的基礎(chǔ)上首先多練習對聯(lián)對仗句,這也是前人初學時首先必須要練要過的入門關(guān)。學好了對仗,就有了一半的功底。其它平仄押韻相對并不太難。當然,這只是能寫,要寫出好的律詩,功夫就在詩外了。 |
|
來自: 劍膽琴心8wsuyq > 《摘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