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僧同榻而眠(故事) 作者:馬長潔 話說清康熙年間,在山東的萊州府有兩位秀才,一位姓張叫張文明,一位姓李叫李儒風。倆家是多年的世交,所以經(jīng)常在一起談詩論畫、把酒歡歌。 兩家各有一位公子,年紀也不相上下。張家這位公子不僅長得眉清目秀,而且聰明過人,知書達理,對所學文章更是過目不忘,十分討人喜歡。而李家那位公子哥就差遠了,從小就不思上進且非常頑劣。上房掏家雀、下河滾泥巴是他的營生,打架罵人更是一把好手。說個屁嗑罵句葷話,不用老師教,張嘴就來。若是讓他上私塾和先生學習就一蹦三尺高,一百個不愿意。由于爺爺奶奶的溺愛,這孩子長到十一、二歲依然不學無術(shù),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 這一天,李儒風有急事要找張文明商量。來在了張家門外輕輕一叩大門,就聽見里面一位少年應聲道:“誰敲我家的柳木門???”李秀才一想,總聽人家夸張家的小子有出息,正所謂耳聽是虛眼見為實,今天我要趁機考考他,看看這孩子究竟如何? 此時只聽吱呀一聲院門開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從院里走了出來。他一看見李秀才,忙一揖到地說:“不知伯父到此,小侄有失遠迎!”把個李秀才喜得半天合不攏嘴,不由暗自稱道:“好一個溫文儒雅的美少年啊!果然如大家夸贊的一般知書達理”。 及至進得院內(nèi),見一老嫗正在樹蔭下用紡車紡線,李秀才隨口說道“老人家真是身板硬朗、紅光滿面??!”那孩子隨口道“這是我家好飯好菜供養(yǎng)的結(jié)果?!痹偻白?,又見樹下栓著頭驢,他贊道:“這驢子真是膘肥體壯?。 鄙倌甏穑骸叭烤菁毩衔桂B(yǎng)的好。”李秀才心中更是贊嘆。他又問:“你爹爹呢?”少年恭恭敬敬地回答:“家父去寺廟與老僧長談?!痹賳柡螘r歸來,少年說:“早則歸來,晚則與老僧同塌而眠?!薄?/div> 回到家后,李秀才越想越生氣。想一想張家的公子小小年紀就知書達理,與客人見面不卑不亢對答如流,再看看自己的兒子不學無術(shù),就知道招災惹禍,心中這氣兒就不打一處來。他把兒子叫到近前好一頓教訓,并且把今日所見所聞之事一一道來。他點著兒子的腦門兒說:“你這個敗家的孩子,什么時候能趕上張家公子一半兒,你老子也就臉上增光了?!蹦切∽勇犃俗焐喜徽f,心里卻是一萬個不服,他把小脖子一梗,心想不就那么幾句話嗎?誰還不會說?。∵€把他捧得像個天上的月亮似的,哼! 事也湊巧,過了不長時間,張秀才的夫人要繡對兒枕套,找遍家里所藏亦沒有一副可心兒的花樣,于是她決定去找李家妹妹討要一張。來在李家門外用手輕輕一敲大門,碰巧是李家少爺在院內(nèi)玩耍,他張嘴就問:“誰敲我家的柳木門???”張秀才的夫人想:“都說李家少爺不長進,成天招災惹禍的,聽他這話卻也十分文雅,一定是大家訛傳把人家孩子的名聲給糟蹋壞了。” 進得門來,見李秀才的老娘正在樹蔭下做針線活兒,張秀才夫人見過禮后隨口贊道:“大娘身板兒真硬朗?。 边€沒等老人家開言,李家少爺在一旁就接上了:“那是好飯好菜供養(yǎng)的唄!”再往里走卻見一匹馬拴在馬廄里,張秀才夫人說:“呦!好壯實的馬?。 崩罴疑贍斠膊缓?,順口答道:“都是精草細料喂養(yǎng)的呢!”張秀才夫人摸著那孩子的頭連聲夸贊:“你真是個聰明伶俐的好孩子!”李家少爺搖頭晃腦,十分得意。 張夫人又問“你母親現(xiàn)在哪里?我找她描個花樣兒?!崩罴夜右膊挥媚X子想想,開口就說:“我母親去寺廟與老僧長談,早則歸來,晚則與老僧同塌而眠?!卑褌€張夫人驚得嘴巴大張,半天都沒有合攏。 1346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