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泰達醫(yī)院 李青 網(wǎng)上有人咨詢:您曾說到沙坦類降壓藥對腎有保護作用,可是今天在頭條又看到一篇文章說它對腎會有損傷,這是怎么回事呢? 沙坦類降壓藥的全名叫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英文簡稱ARB,因其藥物名稱中都帶“沙坦”二字,所以稱沙坦類降壓藥,包括:氯沙坦(科素亞),厄貝沙坦(安博維),纈沙坦(代文),替米沙坦(美卡素),坎地沙坦(必洛斯)、奧美沙坦(傲坦),阿利沙坦等。括號內(nèi)為原研藥的名字。 了解沙坦類降壓藥之前,先了解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 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 這是一個“魔鬼”系統(tǒng)。 當流經(jīng)腎臟的血液減少,或者腎臟受到各種損傷后,腎臟會分泌一種物質(zhì)稱“腎素”,腎素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魔鬼”之門。腎素是一種酶,將血管緊張素原水解成血管緊張素I,血管緊張素I再變成血管緊張素II。正常情況下,這個系統(tǒng)對維護人體的血壓和循環(huán)血容量都是必須的。但是,各種原因?qū)е履I素持續(xù)釋放,血管緊張素II異常升高,就會帶來一系列的病理問題。 血管緊張素II就像“魔鬼之首”,“破壞性”最大。 1、血管緊張素II是一種強烈收縮血管的物質(zhì),持續(xù)升高會導致高血壓、血管硬化; 2、血管緊張素II通過一系列過程,引起腎小球硬化,腎間質(zhì)纖維化,腎小球基底膜破壞,心肌硬化等,導致蛋白尿、腎衰、心衰等; 3、血管緊張素II促進醛固酮的釋放,醛固酮導致水鈉潴留,也引起高血壓。 擒賊先擒王,如果能減少血管緊張素II的產(chǎn)生,或者阻斷它的作用,就能夠控制血壓,降低尿蛋白,減輕腎臟和心臟的損害。 二、沙坦類降壓藥通過阻斷血管緊張素II的受體來發(fā)揮作用 沙坦類降壓藥是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可以選擇性的阻斷血管緊張素II的受體而阻斷其發(fā)揮作用,所以沙坦類降壓藥具有降壓、降尿蛋白和延緩腎損害的作用,但降尿蛋白和保腎所需的劑量更大一些。 沙坦類降壓藥臨床上常用于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合并高血壓的治療。另外,它還有抑制交感神經(jīng)興奮的作用,也常用于年輕人高血壓的治療。說沙坦類降壓藥具有腎臟保護作用一點都不夸張。 此外,普利類降壓藥主要抑制血管緊張素II的生成,因此,具有和沙坦類降壓藥相似的作用。但普利類降壓藥干咳的發(fā)生率很高,而且副作用大于沙坦類降壓藥,所以使用越來越少。 沙坦類降壓藥和普利類降壓藥的降壓效果都很好,作用持久而穩(wěn)定,一般每天服用一次即可。但是,二者合用,療效增加不了多少,副作用明顯增加,所以禁止兩類藥合用。 三、沙坦類降壓藥的副作用 沙坦類降壓藥主要通過肝臟代謝,對腎臟沒有損傷。但是,此類藥在個別情況下可以減少腎小球的血液灌注,導致血肌酐升高和血鉀升高。這個副作用一般見于慢性腎功能衰竭合并腎動脈狹窄或者脫水的患者,其他情況極少發(fā)生。所以,普通高血壓患者使用沙坦類降壓藥是非常安全的,不用過度擔心。 過去認為,如果血肌酐≥350μmol/L,就不能再使用沙坦類降壓藥,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這個擔心是多余的。臨床實踐證明,使用沙坦類降壓藥后血肌酐輕度升高(<30%)屬正?,F(xiàn)象,不用停藥;如果血肌酐升高超過基礎值的30%,就應該減量,并篩查原因。如果是由于脫水、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那糾正原因后可恢復到以前劑量;如果血肌酐升高>50%,應暫停使用。 無論是血肌酐升高還是血鉀升高,停用藥物和對癥處理后都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沒有后遺癥。 指南推薦不宜使用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的情況包括: 1、懷孕; 2、既往用藥出現(xiàn)難以耐受的咳嗽、血管性水腫或其他過敏反應; 3、雙側腎動脈狹窄(注意:不是單側); 4、治療后血鉀>5.5mmol/L 除此之外,可放心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