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個劉羽沖,他性情孤僻,喜歡講古代規(guī)章制度,實在是迂腐,行不同通。有一回,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書,伏案讀了整整一年,自己認為可以統(tǒng)領十萬人馬。這時,恰逢有土匪強盜出沒,他自己訓練鄉(xiāng)兵跟土匪強盜較量,結(jié)果全隊潰敗覆沒,鄉(xiāng)兵差不多被擒獲。 又一次,劉羽沖又找到一部古代有關(guān)水利建設的書,伏案讀了整整一年,自認為可以使千里之地變成沃土。他繪了水利圖依次向州官游說,州官也喜歡多事,就派人在一個村子試行。溝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順著溝渠灌入村子,村民幾乎都被淹死了. 由于這樣,他抑郁寡歡,他常常獨自在庭院散步,搖頭自言自語說:“古人難道會欺騙我嗎!”像這樣一天就說千百遍,只說這幾個字。不久,他得重病死了。后來,每逢風清月白的傍晚,常常看見他的魂魄游蕩在墓前松柏下,搖著頭獨自漫步。側(cè)耳細聽,他述說的仍然是這幾個字。 是古人騙他了么?只是他把讀書僅僅停留在了讀的層面,假如當時的劉羽沖,看了這本大巖俊之寫的《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zhuǎn)化成能力》就不會屢屢敗退,郁郁寡歡去世了。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巖俊之,曾經(jīng)也是個閱讀能力幾乎為0,討厭讀書,討厭寫作的普通人,在他獨立創(chuàng)業(yè)時,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一年讀完了300本書,但是讀了這么多書,記住的卻寥寥。 大巖俊之發(fā)現(xiàn),通過閱讀可以汲取知識,但只有付諸行動才會有效果。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中,他用大量的書和實例告訴我們,怎么樣記讀書筆記,怎么樣牢記書中內(nèi)容,并且運用到實際中去。 一、確定為什么而讀 集中火力閱讀法 閱讀的目的一般分為,消遣,判斷,信息三種,讀小說漫畫是覺得好看,有趣可以放松心情。這種就是屬于消遣的類型,讀職場、自我提升類書籍,是為了提升工作能力或者和同事的關(guān)系更加融洽。這類閱讀就是為了獲取信息。 作者大巖俊之認為,讀書也需要明確目的,這樣就能知道自己,想從這本書里獲取什么樣的信息,這樣再去閱讀,就可以集中火力,更容易找到想要知道的信息。 讀書的二八法則 很多人覺得讀書煩,讀書累甚至一個月看不完一本書,都是因為對讀書有很大的誤解,認為看書就必須要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并且全部理解,這不是成人的看書方式,就比如你會把一本新華字典,全部記下來么?當然不會,你是需要的時候查不認識的字的時候,才去直接翻查到需要的信息。 作者大巖俊用實際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本書重要的內(nèi)容只占20%,這20%中重要的僅有4%。 我們只要找到這4%的內(nèi)容,基本上就掌握了這本書的核心,那么這4%的內(nèi)容應該在哪里找呢?大家讀書的時候,常常會忽略的序言、目錄、后記這三項。 序言對整本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關(guān)乎到整本書的銷量,為什么這么說呢,對于一些時間很緊急,或者沒有耐心的讀者來說,序言需要凝縮整本書的要點,它需要包括作者的介紹,為什么寫這本書,書中內(nèi)容的歸納總結(jié)等等,所以看一本書的序言,就能把握書中概要了, 其次就是目錄,還是剛才查字典的例子,書的目錄就是一張框架地圖,通過框架圖,可以直接找到你想要的內(nèi)容 二、徹底告別讀完就忘 顧頡剛曾經(jīng)說過“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于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guān)系,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span> 為什么看過的書,看完就忘,有時候甚至連作者是誰都想不起,放心這不是你得了健忘癥,而是我們大腦的構(gòu)造就是善于忘記,一百多年前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就發(fā)現(xiàn)了這一現(xiàn)象,20分鐘能忘記42%,如果不主動記憶,只需要一天,就能忘光了。所以只是埋頭看書,做輸入沒有輸出,印象當然是不會深刻的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學習一般有一下幾種方式:聽能記住5%;閱讀能記住10%;圖像、圖片能記住30%;參與小組討論能記住60%;給別人講解能記住90%以上。自己掌握是一回事,能給別人講解明白、讓別人理解了,是另外一回事。而且后者要求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入。 要想過了讀完就忘這關(guān),我們可以主動記憶,講給別人聽,做筆記。通過反復閱讀,加強理解,記憶也會越深。 讀書筆記法 首先,在筆記上記錄基本信息 書名 作者 筆記日期 讀書起止時間 接下來可以摘錄部分內(nèi)容,后面加上自己讀這段內(nèi)容的感悟,不要摘抄太多,超過五行的記下頁碼就可以了。 思維導圖法 大家都說思維導圖是適合二十一世紀的頭腦工具,它能幫助記憶,整理,理解和構(gòu)思,從而找出面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高效的實現(xiàn)目標。 讀書思維導圖里面可以寫下 書本基礎信息 閱讀的3個目的 根據(jù)目的寫出答案 如果是我在閱讀完一本書之后,一般會問自己這些問題,這本書主要講了什么,里面提到了哪些新的概念,里面提到哪些書,我讀這本書收貨到了什么,后期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另外作者還提到了便利貼記憶法,故事線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等來幫助加深印象。 三、從‘知道’到‘做到’ 俗話都說'知易行難',因為行動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人與人之間最短的距離是智商,最長的距離是行動力,有的人讀完書,就只讀過,而有的人讀過之后,卻幫助自己加速進化。 用smart法則,設定目標 'SMART'既Specific具體的、 Measurable 可遇見的、 Achuevable 可達到的 Realistic 實際的、 Time_bound有期限的、 比如你說我今年的目標是多賺點錢,這就不算是個詳細的目標,太寬泛了,多少才叫多賺呢?根據(jù)smart法則修改之后,目標會變成我計劃今年通過寫作在半年的時間里,實現(xiàn)存款三萬。 這只是個舉例,目標還是要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與現(xiàn)實差距太大的目標,也是難以實現(xiàn)的,最后還會變成一件很折磨自己的事情。 想象達成目標的樣子 大巖俊之提出,可以在大腦中描繪達成目標時的樣子,增強帶入感,可以幫助行動順暢,想象達成目標時,會處于什么狀態(tài)。達成目標時的心情怎樣。用五感去感受,達成目標時,會看見什么,聽見什么,感覺到什么。 提前體會目標完成時的心境,這點很像《秘密》里提到的吸引力法則,向宇宙發(fā)出信號。 拆分目標并實施 把你的目標分解到每天,根據(jù)mvp最小可實施產(chǎn)品的原則,開始行動。 讀書是需要投入時間和金錢的,沒有給自己帶來改變實在是種浪費,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知道到做到,只差一個行動的距離,不做現(xiàn)代的劉羽沖,從行動開始。 |
|
來自: 任生福馬 > 《記憶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