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沒有時間看完本文 點擊上方音頻,輕松聽完今日共讀 替你翻書,伴你共讀。各位親愛的看書有方共讀書友,大家晚上好,今天繼續(xù)為大家領(lǐng)讀《白鹿原》。 “白鹿精靈”真的為白家?guī)砹撕眠\,白嘉軒的冒死破禁,并沒有讓他的第七位妻子像前6位一樣無故病逝,相反白家媳婦的位置終于安穩(wěn)下來,仙草還懷了孕。 今日共讀目標:第四章到第六章,即第45頁——94頁。 今日話題:最近電影《芳華》的上映,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老好人”、“活雷鋒”,但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的好人,后半生卻過得窮困潦倒,在疾病的折磨中逝世。 那么,我們應(yīng)不應(yīng)該善良?應(yīng)不應(yīng)該做一個好人?對此你怎么看? 田野已經(jīng)改換過另一種姿容,秋天的淫雨季節(jié)已告結(jié)束,長久彌漫在河川和村莊上空的陰霾和沉悶已全部廓清。大地簡潔而素雅,天空開闊而深遠,清晨的冷氣使人精神抖擻。 白嘉軒在自家的田地里,對鹿三指示著種田的方法:“先耕一遍,再耙耱一遍,把死泥塊子弄碎了,再開溝播種”,最后“用長柄掃帚順著溜過種子的犁溝拖拉過去……” 在田地的勞作是美的,辛勤耕耘之后,種子開出的花也是美的,但這種美中卻蘊含著“惡”。 白嘉軒除了從山里娶回來第七個女人吳仙草外,還帶回來了罌粟種子。 白嘉軒帶頭種植并在渭河平原上迅速蔓延開的,是罌粟,它的種子能提煉出比黃金還要珍貴的精華——鴉片,俗稱煙土。 白嘉軒一直是正直的,也是善良的,但在那個大多數(shù)人都生活在窮困潦倒的清末,善良和正直既填不飽肚子,也不能換成白花花鐺啷啷的銀元。 罌粟種植帶來的巨大收益比鴉片的香氣更具誘惑,為了讓白家重新富裕起來,他只能選擇種植罌粟這條捷徑,扭轉(zhuǎn)自家的運氣。 連續(xù)三年,白嘉軒把河川的十多畝天字號水地全都種上了罌粟,只是在旱原和原坡地里種植糧食。 煙土換來的銀元,讓白嘉軒家產(chǎn)充盈,他把祖?zhèn)鞯睦鲜椒课葸M行了徹底改造。經(jīng)過翻修以后,一座完整的四合院便以其惹人的雄姿穩(wěn)穩(wěn)地盤踞于白鹿村村巷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一旦貪心起來,往往是不管事件本身是對還是錯,只要能獲利,怎樣都行。 滋水縣令連續(xù)三任禁種罌粟,但罌粟的種植和繁衍卻仍在繼續(xù)。三五年間,白鹿原上的平原和白鹿原下的河川已經(jīng)成為罌粟的王國。 白嘉軒和白鹿原的村民們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自己的內(nèi)心。不過幸好,還有善良正直的朱先生來喚醒他們內(nèi)心的良知。 朱先生奉縣令指示前來查禁煙草。 當白嘉軒得知這一消息之后,他愣住一會后,隨即便從鹿三手中接過紅馬拉著犁耙兒,跟著朱先生一起把那塊罌粟搗毀了。鹿子霖他爸也主動呼叫兒子和長工:“回去套牲口吆犁,進地把煙苗犁了?!?/span> 朱先生所作所為,頃刻之間震動了白鹿原。十天不過,川原上下正在開花的罌粟全都犁毀。 但沒過多久,新來的滋水縣令沒有再聘用朱先生,而是把這一肥缺送給了另外一個人。罌粟再次占據(jù)了這片古原大地,小麥卻變成大片大片的罌粟之間的點綴了。 白家的好日子來了。 仙草一連生了兩個兒子:白孝文和白孝武。由罌粟引種成功驟然而起的財源興旺和兩個兒子相繼出生帶來的人丁興旺,徹底掃除了白家母子心頭的陰影和晦氣。 福兮禍所倚,古人誠不我欺。 白家的重新崛起與富裕,引起了傳統(tǒng)富戶鹿子霖家的眼熱。 李寡婦賣了幾分地給白家,合同都簽好了??傻鹊诙彀准诬幣d沖沖去察看時,卻發(fā)現(xiàn)鹿子霖正帶著長工在地吆著高騾子大馬雙套牲畜在地里飛梭似的高調(diào)耕作,還說這是自己的地。頓時,兩個人打做了一團。 兩人都認為是對方在自己頭上“蹺尿騷”,準備向縣府投訴,通過打官司來解決這場糾紛。 可是當他們看到朱先生給雙方寫下的同樣內(nèi)容的紙箋時,都心生愧疚并互致歉意,舉酒連飲三杯,重歸于好而且好過以往。 不但化干戈為玉帛,還一起慷慨將地歸還原主,另外各自還拿出錢糧幫寡婦度過難關(guān)。這件事傳播的速度比白鹿兩家打斗的事更快更廣泛,白鹿村也因此被稱為“仁義莊”。 解決了雙方的問題后,作為族長的白嘉軒想牽頭重修村中祠堂,同時為自家與村中的孩子建一所學(xué)堂。 此事得到了鹿家的積極響應(yīng),白嘉軒和鹿子霖兩家合包了三分之一的費用,轟轟烈烈地把祠堂蓋了起來。 學(xué)堂里坐的全是本村的娃娃,白嘉軒的兒子孝文與孝武,鹿子霖的長子兆鵬和次子兆海。之后求學(xué)隊伍中又加入了黑娃,黑娃念書是白嘉軒提議并一手資助的。 至此,白嘉軒在原上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可能是白嘉軒的善舉感動了老天,他的第三個兒子牛犢降生,一年后,女兒白靈也在全家的期盼中如愿降生。讓他這個一脈單傳的人擁有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老天爺從來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好人。 真正為百姓和村名考慮的人總是能獲得眾人的愛戴,比如白嘉軒,更比如朱先生。 武昌事變后,西安城中“反正”的軍隊把清朝官軍趕跑了,原巡撫搬來二十萬清兵反撲圍城。朱先生臨危受命,以巡撫門生的名義闖入清營拜見,動之以百姓困苦之情,曉之以天下大勢之理,終以一已之力說動大軍退兵,避免了屠城之難。 歸來之后,朱先生為白鹿原的祠堂擬就了《鄉(xiāng)約》,這部白鹿原上的鄉(xiāng)村自治根本大法兼村民日常生活準則,被隆重地刻在青石碑上,鑲在祠堂正門的兩邊,也鑲進了白鹿原村民心中。 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傳出莊稼漢們粗渾的背讀《鄉(xiāng)約》的聲音。學(xué)為用,白鹿村人一個個都變得和顏可掬、文質(zhì)彬彬,連說話的聲音都柔和纖細了。 人為善,福雖不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不至,福已遠離。 善良的人或許不能功成名就,而投機精明的人卻能夠獲得個一官半職。就像白嘉軒,再為村民著想,也只是一族之長,而鹿子霖卻被縣府任命為白鹿鎮(zhèn)保障所鄉(xiāng)約。 鹿子霖當上鄉(xiāng)約之后他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保障所的建立對白鹿原又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影響?我們明天再來揭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