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澀燙口的《茉莉香片》
“我給您沏的這一壺茉莉香片,也許是太苦了一點。我將要說給您聽的一段香港傳奇,恐怕也是一樣的苦——香港是一個華美的,但是悲哀的城。您先倒上一杯茶——當(dāng)心燙……” 這便是張愛玲小說《茉莉香片》的開頭。 接下來,的確是一段苦澀的故事——一個活潑開朗的優(yōu)秀少女,一個家庭不幸的病態(tài)男子,一個帶著好奇主動靠近,一個壓抑嫉妒充滿仇恨。 像極了一束陽光照在一棵生長的陰暗角落的植物身上,陽光明媚張揚,但對植物而言,實在太過刺眼,無法直視,更無法承受。 故事里的少女是少不更事的茉莉花,男子是忍受黑暗與孤獨的茶坯,茉莉花貢獻(xiàn)了自己的靈魂,試圖成就茶坯的魂魄。陽光拼盡全力,想要照亮植物逼仄壓抑的生命,但這樣的相遇,卻是注定沒有美好結(jié)局的。 這便是身在官宦人家的上海小姐張愛玲,對茉莉香片的解讀——苦,且燙。 四季皆宜的“京城第一香” 但在老北京人的眼里,茉莉花茶卻全然是另一番滋味。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茉莉花的香氣始終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飄散著,滋潤著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喉嚨。茉莉花的香氣融合著綠茶的香醇,濃淡交替,百轉(zhuǎn)千回,可說是“滿城盡是茉莉香”,離不開,散不去,忘不掉。 老北京人,不分三六九等,上到達(dá)官貴人,文人雅士,下至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都好這一口,可謂“一日不可無此君”,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喝花茶,滾燙的水沏開茉莉花茶,咕咚咕咚幾口下肚,通體舒泰,一天才能過得舒坦,干活才有勁頭。 南方人的不屑一顧 為什么茉莉花產(chǎn)自南方,但江浙一帶的南方人卻對其很是不屑呢? 或許是因為南方人口味上,追求鮮與純,認(rèn)為保持鮮味和原味才是最高境界,而最新鮮的茶便是綠茶,明前雨后,茶樹剛剛長出嫩芽,采摘,殺青,沖泡,喝在嘴里,便是最新鮮的春的氣息;而花茶,氣息曖昧,來路不明,自然入不了南方人的法眼。 北方人的情有獨鐘 北方人,又為什么對茉莉花茶情有獨鐘呢? 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口腔經(jīng)年累月被重口味的食物所鈍化,已經(jīng)對新鮮的滋味麻木了,只有濃郁的茉莉香才能使他們的味蕾為之一振。 也可能是因為北方的水,水質(zhì)硬,堿性大,有一股子土腥味,再好的綠茶也泡不出那股子鮮甜來,只能使得澀味加重,茉莉花茶則不怕,哪怕是用井水來沖泡,花香也能輕松地壓住水腥氣,讓原本苦澀的井水變得香甜醇厚如甘露,久而久之,北方人就徹徹底底被這一口茉莉香片所征服了。 故,品茶如識人,各花入各眼。 牛伶 上海正義永道律師事務(wù)所執(zhí)行主任。 業(yè)務(wù)方向:公司事務(wù),私募基金,刑事案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