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壺丹書原文: 景公游于紀(jì),得金壺,乃發(fā)視之,中有丹書,曰:“食魚無反,勿乘駑馬。”公曰:“善哉,如若言! 食魚無反,則惡其鳋也;勿乘駑馬,惡其取道不遠(yuǎn)也?!标套訉υ唬骸安蝗?。食魚無反,毋盡民力乎!勿乘 駑馬,則無置不肖于側(cè)乎!”公曰:“紀(jì)有書,何以亡也?”晏子對曰:“有以亡也。嬰聞之,君子有道, 懸于閭;紀(jì)有此言,注之壺,不亡何待乎?” 注釋:1 .紀(jì):春秋時期一個國家 2 發(fā):打開 3 反:翻轉(zhuǎn) 4 閭:里港的大門 金壺丹書翻譯: 齊景公在原紀(jì)國的土地上游歷時,撿到一個金壺,于是打開來,里面有一張用紅筆寫的紙條:“吃魚不要反復(fù)吃,不要乘坐劣馬?!?br> 景公說:“有道理!吃魚不要反復(fù)吃,是因為不喜歡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馬,是不喜歡它走不了遠(yuǎn)路?!?br> 晏子回答說:“不是這樣啊!吃魚不要反復(fù)吃,是說不要用盡老百姓的力氣。不要乘坐劣馬,是說不要讓不肖之人在國君身邊。” 齊景公說:“紀(jì)國有這樣深刻的言語,為什么會亡國呢?” 晏子回答說:“有這樣的言語也會亡國。我聽說:君子有治理國家的好策略,一定會公行於天下。紀(jì)國有這樣的言語,卻藏在金壺里,怎能不亡國呢?” “金壺丹書”指錦囊妙計。 金壺丹書寓意 這個故事說明,有法不實行,便像無法一樣。一個人如果只是將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卻并不打算實行,他就不可能獲得長進(jìn);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將治國良策付諸實踐,那么再好的國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話。大道理不應(yīng)該空掛在嘴上,而應(yīng)該親身去實踐。
此文章由有 睡前故事(www.)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希望各位朋友能夠喜歡,并支持我們,我們會做的更好! 轉(zhuǎn)載請注明文章來源及原始鏈接,謝謝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