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上) ——孕育—— 在傳統(tǒng)中國,“家國一體”,“家”是縮小的“國”,“國”即放大的“家”。在此情況下,家風家教被提高到了關(guān)乎社稷興衰與天下存亡的高度,受到了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高度重視,這對中華文化數(shù)千年傳承從未中斷可謂居功至偉。與之相應(yīng),家風家教也在歲月的積淀中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中華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 家風(下) ——傳承——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弘揚中華文化首先要弘揚優(yōu)秀的家風文化。 家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家族綿延不斷的教育形成的家庭風氣。紀錄片從清代曾國藩的家風講起,接著跨越到南北朝,追溯中國最早且有完整文字記載的家訓——《顏氏家訓》。顏氏家族把“讀書做人”作為家風的核心,把先居家盡孝,才能為國盡忠作為家風的要義。接著講述的《錢氏家訓》《朱子家訓》一脈相承,“讀書報國”的家風成就了錢氏家族。“讀書修身”,成了新葉村民的最高理想境界。我們的家風在一個共性家風文化的影響下,每個家族又有其鮮明的家風特征。紀錄片上集開篇講述的是曾國藩的家風,其家風文化的核心是勤與儉,曾國藩家書中出現(xiàn)最多的兩個字就“勤”與“儉”,他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荒芮谀軆€,永不貧賤”,成為曾家突出的家風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