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古代罵人高手,人們自然而然會想起擊鼓罵曹的禰衡和罵死王朗的諸葛亮,認為這二位的罵功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要按照“罵出風格罵出水平”的標準來衡量,他倆還真算不上高手。 其實現(xiàn)在大家對諸葛亮罵死王朗一節(jié)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從未見過如此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但是就連《三國演義》原著里也沒有這句話,是唐國強老師即興發(fā)揮加上去的。而在正史中,諸葛亮可能跟王朗就沒見過面,因為王朗“被罵死”的時候正在魏明帝曹叡的朝堂上當三公之一的司徒,每天忙著寫《周易傳》、《春秋傳》、《孝經(jīng)傳》、《周官傳》,根本就不會巴巴地跑到渭水前線去找罵。 至于禰衡,筆者認為那就是一條逮誰咬誰的瘋狗,其實是求官不得到處發(fā)牢騷,罵曹操罵荀彧罵郭嘉沒事,罵劉表就很危險,而軍閥大老粗黃祖不慣著他的臭脾氣,你罵我,我就宰你。禰衡實際是把自己罵死了,這就是犟嘴騾子賣了個驢價錢。 但是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漢語言博大精深,罵起人來也是蕩氣回腸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有些罵人話也被載入了史冊,成為“千古絕罵”。今天筆者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古代三大罵神的經(jīng)典之罵——全文太長,難以一一展示,就挑選一些經(jīng)典罵段與讀者諸君欣賞,沒準咱們跟誰吵架的時候用得上呢。 演義罵法 陳琳檄文勝似靈丹妙藥 曹操去打袁紹的時候,弄到了一張陳琳寫的《為袁紹檄豫州文》??催@標題,不是專為曹操寫的,而是號召豫州軍民團結(jié)起來一起打曹操的,但是曹操看了渾身冒汗,連頭風病都嚇沒了。 千古絕罵,筆者只服陳琳,他能把捕風捉影的事情說得言之鑿鑿,就像演繹一樣,七分實三分虛,很容易讓人認為這是滿篇大實話。而那編造出來的三分虛,才是真正的主題。 陳琳先開列了曹操的履歷:老爹曹騰是宦官的養(yǎng)子,而且還是低三下四求來的這么個養(yǎng)子身份,于是曹操就成了“贅閹遺丑”,因為出身低賤,所以干起壞事來也是親歷親為:“操帥將吏士,親臨發(fā)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寶”。一副財迷心竅的猴急像躍然紙上——堂堂三軍統(tǒng)帥親自去剝死人的衣服,也真夠猥瑣的了,相比之下,什么“摸金校尉”、“發(fā)丘中郎將”都弱爆了。 其實曹操有沒有設(shè)置“摸金校尉”、“發(fā)丘中郎將”,正史中一直沒有記載,就因為陳琳這一罵,就造就了現(xiàn)代盜墓行當?shù)膬纱箝T派——發(fā)丘派和摸金派,至于有沒有供奉曹操為盜墓行業(yè)的祖師爺,筆者沒見過盜墓賊,所以也不知道。 而且陳琳替袁紹吹牛也吹到了極致:“幕府(這里指的就是袁紹)奉漢威靈,折沖宇宙;長戟百萬,胡騎千群?!笨磥怼坝钪娲髮④姟币膊皇前雿u獨創(chuàng),或者直接就是跟陳琳學(xué)的。 最為難得的是陳琳罵了曹操祖宗十八代,曹操居然很欣賞他的才能,抓住后也沒殺,還讓他當了自己的機要秘書(司空軍謀祭酒,當時曹操就是司空),可見罵人也是要有真本事的,像禰衡那樣胡罵亂嚼,只能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最后死在自己嘴上。 揭人隱私 駱賓王文筆稍遜一籌 在中國歷史上,檄文寫得好,罵人罵得毒,能跟陳琳罵曹操有一拼的,也就是駱賓王的《代徐敬業(yè)討武曌檄》了。但是筆者仔細研讀這篇檄文,總覺得似乎不如陳琳罵得酣暢琳琳大氣磅礴,甚至字里行間還透著那么一股子小家子氣。 因為駱賓王首先就揭武則天的隱私:你原先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女人,又忽悠著得到了高宗皇帝李治的專寵,簡直“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這話罵起來挺解氣,但是仔細一琢磨:不對呀,這豈不是在責罵高宗皇帝亂倫嗎?太宗高宗倆皇帝想把一個女人怎么樣,那個女人可是沒有反抗權(quán)力和能力的呀。 但是駱賓王畢竟是“初唐四杰”之一,那文章寫的真是妙筆生花,現(xiàn)在還有幾句話廣為流傳:“一抔之土未干(指的是李治剛死了不久),六尺之孤何托(指的是唐中宗李顯這窩囊廢,就是喊著要把江山送給老丈人韋玄貞,后來又被老婆女兒毒死的那家伙)?” 駱賓王在檄文最后拋出了重磅炸彈:“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雖然表面上是替江山由姓李變成了姓武而打抱不平,但是總給人一種“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和“彼可取而代之”的感覺。 武則天對駱賓王的文筆也是相當賞識,看完罵自己的檄文之后,還對滿朝大臣說:“這樣有才的人沒有進入朝廷當官,是宰相的失職呀!” 駱賓王一罵成名,但是最終結(jié)局卻成了千古謎團,有戰(zhàn)敗被斬首說,有投水自盡說,也有人說他逃掉了,隱姓埋名不知所終。估計他要是被俘虜,武則天也不會殺他。 天下第一《治安疏》 能看出海瑞是個聰明人 從小時候就記得海瑞剛直不阿的形象,什么打嚴嵩、罵嘉靖,都被編成了京劇廣為傳唱,郭德綱前兩天還演了。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海瑞是打不著嚴嵩的,因為海瑞是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被提拔,嘉靖四十四年才進京當了六品戶部云南司主事,那時候嚴嵩已經(jīng)被徐階扳倒了,正在返鄉(xiāng)的路上挨餓呢,海瑞雖然好罵人,但也不會去打落水狗。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海瑞就上了那道被稱為天下第一奏疏的《治安疏》,于是惹惱了嘉慶皇帝: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zhí)之,無使得遁!”意思是趕緊把他抓起來,別讓他跑了。但是過了一會,嘉靖撿起奏疏來再看了三遍,氣消了一半:“這個人跟比干差不多,但我可不是商紂王(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p> 為什么海瑞的罵人文章還能越看越消氣呢?這我們就不能不佩服海瑞的聰明勁了,那奏章絕不像某年明月寫的暢銷書那樣,言辭犀利不留情面,反而處處透著成熟政治家的技巧與圓滑,又打又拉,先給幾個甜棗,然后才打耳光。 海瑞先是把嘉靖夸了一通:就憑皇帝您的聰明勁(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干好了那就是堯舜禹湯周文王,最次也能達到漢宣帝劉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仁宗趙禎的水平,而且您剛即位的時候可是干了好幾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好事,可比漢文帝劉恒高明多了(高漢文帝遠甚)。特別是免了嚴嵩宰了嚴世蕃,那是滿天下都稱贊您的圣明呀(一時稱清時焉)。 接下來才話鋒一轉(zhuǎn),勸解嘉靖不要搞封建迷信,而且有理有據(jù):您看您現(xiàn)在有二十年不上朝了,每天就修道煉丹?,F(xiàn)在大臣們都在下面胡搞,弄得民不聊生,老百姓不了解情況,都以為責任在您這兒呢(海瑞連用了兩個“人以為”,表示這話不是我說的),然后說出了那句著名的罵詞:“嘉靖者言家家皆凈而無財用也?!?/p> 但是您要以為海瑞先生就這么直愣愣地罵出這句話,那就太小看海瑞先生的智商了,他老人家拐了個彎,用了一個詞:“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币馑际沁@句話是無知老百姓主觀想象瞎猜的,臣也不是完全相信的。 嘉靖明知道這就是海瑞想罵自己的話,但是海瑞這么一說,他還真抓不住什么把柄,真有點七竅生煙但又無可奈何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