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比了這兩者銳度之后,我們繼續(xù)來看這兩個85mm人像鏡頭的虛化部分。
85mm鏡頭,虛化對于銳度來說,可以說是更重要的因素,因為這個焦段幾乎是毫無爭議的人像焦段,而虛化自然而然成為每一個人關(guān)心的問題。 為了讓自己的旗艦鏡頭達到更好的虛化效果,索尼在85GM上使用了11片圓形光圈葉片,這也是在絕大多數(shù)廠商使用9片光圈的情況下的第一次升級革新,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85GM漂亮的11片葉片光圈。 另外一方面,蔡司Batis85仍然使用9片葉片的光圈,而且在我們之前的測試中看到過在收2-3檔光圈之后就會顯示出9片形的硬邊,這一點在接下來的對比中我們也會看得到。 所以,讓我們進入正題。注意,原圖尺寸均為1600像素寬,可以點擊放大查看。 第一組在這里,我將兩個鏡頭都設(shè)置為最近對焦距離,它們兩個的最近對焦距離均為80cm,在同一個機位拍攝遠處的彩燈,通過觀察彩燈的成像狀態(tài),尤其是畫面邊角成像的形狀來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的區(qū)別。 首先要說一點的是,索尼85GM使用了最新技術(shù)研磨的非球面鏡片,研磨精度更高,所以看到的洋蔥圈現(xiàn)象也就會越少,早在我測試中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在下邊這個局部截圖中我們也能看出這一點. 非球面鏡片能夠達到這樣的精度是讓人非常高興的 事情,因為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非球面鏡片的特性來為光學(xué)矯正帶來更精準(zhǔn)和更便利的方案,可以有更復(fù)雜或者更簡單的設(shè)計方案,同時獲得好很多的光學(xué)素質(zhì)。 此外,Batis85并沒有使用非球面鏡片,所以并不存在洋蔥圈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看第一組的全景預(yù)覽, 先說光學(xué)矯正以及色散方面,這兩者都做得極好,從虛化圓邊緣極其微小的重影就可以看出這一點,這也是鏡頭二線性較低的一種判斷方式。 f1.4 - 相比較f1.8的Batis,85GM可以在這一檔上獲得更加明顯的虛化效果,而且?guī)缀踉诋嬅嫒魏我粋€部分,虛化圓都非常的圓。 f1.8和2.0 - 這兩檔的結(jié)果幾乎一樣,所以我們一起來說,Batis85出場以后第一時間我們就意識到它在畫面邊緣不一樣的地方,很多人把這個稱為“鏡口蝕”,簡單來說就是光線在一路經(jīng)過鏡頭內(nèi)部的時候一部分光由于入射角度過大而被擋住了,所以本應(yīng)該看到一個圓形,結(jié)果變成了橢圓形。 很多朋友把這個看作是鏡頭的缺點,我寧可說它是特點,因為我個人就很喜歡這樣的效果,尤其是在選擇合適的場景的時候,它會有一種圍繞著畫面中心的環(huán)繞感,給畫面一種很獨特的氛圍。 從技術(shù)角度來說,這種效果是因為收到鏡頭設(shè)計中體積和口徑的限制,簡單理解,鏡頭做的越大,這種情況就會越少,鏡頭越小,這種情況就會越明顯,當(dāng)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也會有小體積的鏡頭做到更完美的圓形,而犧牲的可能是對于色散的矯正程度以及昂貴的制作材料。此外,為了能夠達到盡量好的邊緣虛化,增大像場也是一種辦法,比如85GM就是這樣,你可以想象85GM在全畫幅感光元件范圍之外仍然有可以成像的部分,而且也會看到鏡口蝕現(xiàn)象,只不過由于成像范圍有限而被切掉了。 總之,這樣的光學(xué)特點,取決于你喜歡那一種,它們各有特色。 f2.8 - 兩者收光圈以后,虛化圓形都相應(yīng)縮小,在這里Batis85的虛化圓看起來比85GM大,是因為在測試中我發(fā)現(xiàn)Batis85的實際焦距比85GM略長,所以在這里反映出來的就是虛化圓形略大。85GM在這一檔位仍然保持了整個畫面中近乎完美的圓形,雖然能很牽強的看出一些虛化的棱角但是比起B(yǎng)atis85來說形狀還是要好很多。Batis85則出現(xiàn)了9邊形的形狀,而且之前像貓眼一樣的邊角虛化在這里變成了5個硬邊加一個弧線的奇怪的形狀。 f4.0 - 兩者仍然保持了一樣的特點,只是虛化圓形縮小,Batis85的奇怪的邊角虛化形狀仍然存在,但是只是畫面最邊緣的區(qū)域了。 f5.6 - Batis85的鏡口蝕現(xiàn)象已經(jīng)消失,但是虛化圓形呈多邊形,而85GM則一直是很完美的圓形。 第一組局部1下邊是畫面左上角的局部照片,供大家參考。 第一組局部2下圖是右邊的局部截圖,供大家參考。 第二組這個情景是一個近物拍攝的情景,在背景中的線條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兩個鏡頭在二線性方面的一些特點。 在全開光圈的時候,我們能看出f1.4比1.8虛化多多少。 這一組照片中,要說的是85GM在這里看起來背景的線條更加明顯,對比度更高,然而并不是讓人覺得不舒服的那種,而Batis85的虛化則顯得略為更加柔潤一些,色彩過渡更均勻。 當(dāng)然這些都是非常非常細(xì)微的區(qū)別,而且和兩個鏡頭成像色彩特點也有關(guān)系。 第二組局部1在這里可以看到畫面中綠色葉子的部分,85GM的對比度要高一些。 第二組局部2這是在對焦點周圍的前后虛化情況,對于我來說,我是看不出什么太多區(qū)別。 第三組這組近乎無聊的對比中,老實講,我覺得兩者都很好,我也看不出來有什么本質(zhì)的區(qū)別,如果你讓我盲猜的話,我一定猜不出誰是誰。 但是我們也能看出,鏡口蝕的問題在這樣的場景中,完全不會影響任何東西。 第四組在這組的主體主要是放在畫面右側(cè)的星星,可以看到在光圈全開的時候,這個對焦距離即使85GM也有一點點橢圓形的焦外虛化,然而在F2.0的時候就好得多。 Batis85靠近畫面邊緣的地方的虛化圓形始終是橢圓。 而除了這一點,兩者的虛化非常非常的接近。 總結(jié)能夠看到,這兩個鏡頭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就是靠近畫面邊角的部分的虛化圓形,以及收光圈到f2.8以后的虛化圓形狀。 Batis85在畫面邊緣會遇到橢圓的虛化形狀,而且在收光圈后虛化的圓形呈現(xiàn)了多邊形的形狀,85GM則是技術(shù)上幾近完美地保持了圓形,11片葉片的光圈系統(tǒng)和更大的鏡頭口徑確實有非常大的幫助。 而拋開上邊這兩點的話,這兩個鏡頭的虛化能力都非常好,而且結(jié)果非常的接近,良好的光學(xué)矯正讓這兩個鏡頭都不會有太多二線性的問題,除了85GM在f1.4的時候有更好的虛化能力以外,如果在光圈相同的情況下兩者幾乎沒有什么太多的區(qū)別。 我個人認(rèn)為,以背景虛化為主要元素的攝影題材,這兩個鏡頭都可以完成的非常好,而至于在特殊場合下的焦外部分尤其是畫面周圍的部分,真的就是各有所好。 最后,我會在未來兩周繼續(xù)增加兩個鏡頭在不同光線條件和場景下實拍的圖片為大家提供參考。 感謝閱讀,下次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