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6日上午) 梵蒂岡是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國中之國,其前身是教皇國,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權國家(面積0.44平方公里),也是人口最少的國家,才572人(2011年)。 上一篇中的地圖標示出梵蒂岡在羅馬城的西北部,四周都是羅馬的市區(qū)。我們在梵蒂岡就是參觀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以及大教堂的部分,這也算是歐洲十國游的一個國家了。
1、這是圣彼得廣場的鳥瞰圖(來自網(wǎng)絡),早上就是從圖中上方最近的那座橋過臺伯河,拐彎進了對著廣場的這條大街,來到廣場與大街接壤的地方,等待進廣場。 圣彼得廣場由著名的建筑大師貝爾尼尼設計,上圖中是在教堂建筑的主殿上拍攝的,那左右的弧形柱廊也是廣場的組成部分。廣場長340米,寬240米,占地面積3.4公頃,于1655~1667年在教堂以外加建的。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總面積2.3萬平方米。教堂命名為圣彼得,彼得是耶穌的最忠誠和親密的門徒,原來叫西門,耶穌為其改名彼得。據(jù)說彼得就埋在這座教堂里。 2、這座教堂最初由君士坦丁大帝在彼得的墓地上修建,稱為老圣彼得教堂。上圖就是老教堂,是1450年時的樣子(來自網(wǎng)絡,畫于1891年)。 現(xiàn)在的教堂建筑由教皇朱利奧二世主持與1506年開始修建,建設時間長達120年,意大利著名建筑師及畫家米開朗基羅等都相繼主持過工程設計及施工。教堂為羅馬式及巴洛克式建筑。
3、參觀圣彼得廣場及大教堂,需要走進這道欄桿,這也是梵蒂岡與意大利、羅馬的分界線的一部分。
4、在廣場欄桿外就可遠遠看到大教堂中央的主殿那氣勢恢弘的建筑,后面高高的穹頂,前方的方尖碑。 5、方尖碑在法國巴黎的協(xié)和廣場上也看到過。這座埃及方尖碑,無文字無圖案,高25米,用整塊花崗巖石頭雕刻而成,于1586年豎立起來。方尖碑全部出自埃及,共29座,但歷史上被運出的不少,意大利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方尖碑最多的國家,共11座,比其出產(chǎn)地埃及還多2座。
6、進入梵蒂岡參觀,如果是沒有與其建交的國家,不能直接辦手續(xù)就進去,需一個意大利人做導游帶領進入。我國沒與梵蒂岡建立外交關系,所以這位意大利老人就成了我們進梵蒂岡的導游了。說是導游其實就是帶進分界線、及主殿,這天早上有點小雨,老人就帶了這把傘,也正好當作標志物容易看到。
7、我們一車的人就跟在這位意大利老人后面進了圣彼得廣場,他后面幾位都是的。
8、在這樣的地方,的確是自助游的最好,可以自由自在地拍攝、留影、慢慢地仔細欣賞這建筑藝術。這教堂的立面高51米,科林斯式柱子。在教堂的頂層上部是13座雕像,中央手拿十字架的雕像是耶穌。左右各有一座大鐘,左邊的顯示為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右邊的是羅馬時間。
9、不過,進教堂的主殿是要排隊的,有的排隊的游客就抓緊機會相互拍攝留影了。隊伍順著右側(cè)的弧形柱廊,蜿蜒向前方,一直到主殿的入口。左右兩旁邊的柱廊共有284根巨大的圓形石柱組成,分成四排,柱高18米。柱廊的頂上是144座巴洛克風格的圣人和殉道者雕像,俯視著廣場。
10、在排隊時,也就抓緊拍攝一下教堂的外景。這是穹頂部分,直徑42米,穹頂十字架到地面的高度達137米。右面的大鐘顯示羅馬時間是9:16,當時數(shù)碼相機顯示的拍攝時間是9:21(事先按時差調(diào)整的),相差不多。
11、頂層上的部分雕像,中間的耶穌手持十字架的雕像清晰可見,右側(cè)的雕像背著十字架,那應該是耶穌的門徒西門了。
12、柱廊前排著隊的游人。
13、柱廊上部的部分雕像,
14、左側(cè)柱廊上部中央的雕像。
15、左側(cè)的柱廊。
16、在柱廊前正在進行掛教皇活動圖片的作業(yè)。
17、廣場上,方尖碑兩側(cè)各有一座14米高的噴泉,這涓涓的清泉象征上帝賦予教徒的生命之水。
18、廣場上有好多這樣的可活動欄桿,那是為了舉行廣場的宗教活動的范圍需要而設置的,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座椅。
19、排隊參觀的游人隊伍在不斷向前移動,走到一處內(nèi)部入口的走廊外,看到有一名衛(wèi)士身穿紅黃藍古代騎士服裝,手持長矛守在那里。 這衛(wèi)士是瑞士籍。本來梵蒂岡的警衛(wèi)隊是由各國衛(wèi)士擔任的,但在一次抵抗神圣羅馬帝國入侵的戰(zhàn)役中,其他國家衛(wèi)士只顧自己生命,只有瑞士籍衛(wèi)士誓死捍衛(wèi)教宗(梵蒂岡領袖)的安全,從此,梵蒂岡的警衛(wèi)工作就只雇用瑞士籍的士兵。據(jù)說這服裝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那長矛也是15世紀的產(chǎn)品,從未改變過式樣。
20、排隊參觀的隊伍逐漸接近教徒主殿,看到教堂前的兩側(cè)各有一座巨大的雕像,這一座是圣保羅像。
21、我們一車人員的隊伍基本在一起,因為進教堂是要一起進的,那位意大利老人手拿雨傘舉著,大家就緊跟在后面。教堂有5座大門,參觀的一般人員只能進出兩側(cè)的門。前面就是將要走進圣彼得大教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