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一) 環(huán)球之旅(25)

 野山的呼喚 2019-08-24

圖1、圣彼得大教堂留影

  梵蒂岡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市西北角臺伯河西岸的宗教國家,是一個典型的城中之國,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相當于故宮的3/5那么大。它在羅馬市內(nèi)和郊外的其它地方還擁有13座建筑和一個教皇別墅。這個全世界最小的國家,卻是10億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每年吸引著數(shù)百萬的游客前來參觀游覽。

圖2、梵蒂岡地圖

  梵蒂岡原本不是一個世俗國。公元765年,古羅馬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周邊地區(qū)贈送給了羅馬教皇斯提芬二世,此后的教皇勢力日益擴張,及至意大利中部地區(qū)。羅馬逐漸成了西歐教會的中心。1870年,意大利全國統(tǒng)一,王國收復(fù)了教皇的領(lǐng)地,剝奪教皇的世俗權(quán)力,逼教皇退居到梵蒂岡,而教皇則不承認意大利國王,不承認教皇國的滅亡,直到1929年,雙方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矛盾才得以和解,也才有了今天的梵蒂岡。

圖3、梵蒂岡花園中的行政大廈

梵蒂岡城國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教皇自稱"基督在世的代表",擁有至高無上的神權(quán),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領(lǐng)袖,又是梵蒂岡的首腦。梵蒂岡的國旗圖案上有一段《馬太福音》的話:"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圖4、梵蒂岡城墻

除圣彼得廣場一小部分,其余被高墻圍繞,由瑞士衛(wèi)兵守衛(wèi),教皇衛(wèi)隊大約130人。瑞士雇傭兵的勇敢善戰(zhàn)、紀律嚴明使他們很受歐洲各國雇主的歡迎。 1527年5月6日,羅馬帝國查理五世率軍血洗羅馬城,雇傭軍紛紛逃散。教皇的這支瑞士衛(wèi)隊卻堅守在圣彼得大教堂的臺階上阻擋入侵軍隊,教皇克萊門特七世因此通過一條秘密通道從梵蒂岡逃到圣天使城堡,保全了性命。而這支189人的衛(wèi)隊中有147人戰(zhàn)死。從此,教廷決定永遠雇傭瑞士衛(wèi)隊,并把每年5月6日作為衛(wèi)隊的紀念日,也是新招募的衛(wèi)隊成員宣誓效忠的日子。米開朗其羅親自設(shè)計衣服式樣,入選者首先應(yīng)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每個士兵必須身高一米七四以上并且是年齡在十八到三十歲的瑞士男性公民。

圖5、圣彼得廣場

我們來到梵蒂岡時,首先被圣彼得廣場規(guī)模所震撼,一點也不亞于天安門廣場。我們?nèi)藸幭嘣趶V場上留影。

現(xiàn)在的圣彼得廣場是在圣彼得教堂完工后,于16551667年由教廷總建筑師貝尼尼設(shè)計建造的,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對稱最壯麗的廣場"。廣場呈橢圓形,長 340 米,寬 240米,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鋪砌而成,兩側(cè)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huán)抱,造型和諧,氣勢恢弘。柱廊共有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條走廊。朝向廣場的每根石柱頂端的平臺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他們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殉道者,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

圖6、半圓形柱廊

廣場中央莊嚴地矗立著梵蒂岡方尖碑(高 25.5 公尺,重 320噸),由四只銅獅背負著,碑身上并沒有像羅馬其他方尖碑那樣刻著埃及的象形文字。這座方尖碑是羅馬皇帝卡利古拉從埃及亞歷山大城的市集廣場運來羅馬的,起初被豎立在競技場中央。教宗西斯篤五世(Sixtus V)在位時,建筑師豐塔納于1586年的3月至9月間,動用了150匹馬和47部絞盤機,才把這座巨大的石碑矗立在現(xiàn)在的位置上。方尖碑碑尖上的釘死耶穌的十字架(后圣彼得被倒釘在上面)是后來加上的。

圖7、高大的柱廊

廣場兩側(cè)各有一座造型講究的巴洛克式噴泉,晶瑩閃亮的水花從中間向上噴射,均勻灑落到巨大的托盤中,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透亮。這兩個噴泉是十七世紀的作品,右邊的那座是馬德爾諾于1613年設(shè)計的,左邊的則是加爾羅.佛塔納設(shè)計的,貝尼尼于1675年重新翻建。

方尖碑和噴泉之間有一塊鑲?cè)氲孛娴膱A石板,站在這塊石板上看柱廊,前后四排圓柱變成了一排,煞是奇巧。這是貝爾尼尼匠心設(shè)計的透視效果。

圖8、右邊的噴水池

為了使廣場與教堂主體接合,在教堂兩邊加建了兩翼建筑,左邊名叫Charlemagne,右邊是Constantine,各有120m長,和柱廊相接。廣場地面略有坡度,向教堂方向逐漸升高,當教皇在教堂前為信徒祝福時,全場都可以看到他。教堂右側(cè)有梵諦岡旅游咨詢中心、禮品店和郵局,教堂右前方的雕塑是手拿兩把鑰匙的圣彼得。教堂左前方的雕塑是手拿書卷和寶劍的圣保羅

圖9、大教堂正面

圣彼得大教堂是現(xiàn)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總面積2.3萬平方米,主體建筑高45.4米,長約211米,是一座意大利文藝復(fù)興與巴洛克藝術(shù)結(jié)合的殿堂,為世界上天主教徒們的朝圣地,最多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橢圓形平面的長軸為198米,作為文藝復(fù)興最重大的工程,圣彼得大教堂在它長達126年的建造期內(nèi)(15061626)凝聚了幾代著名匠師的智慧,這期間羅馬最優(yōu)秀的建筑師都曾經(jīng)主持或參與過圣彼得大教堂的營造,圣彼得大教堂代表了16世紀意大利建筑、結(jié)構(gòu)、和施工的最高成就,是意大利文藝復(fù)興建筑最偉大的紀念碑。

圖10、教堂屋頂上的鐘

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稱老圣彼得大教堂,于公元326年落成,為巴西利卡式建筑。16世紀,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為了重振業(yè)已分裂的教會,實現(xiàn)教皇國的統(tǒng)一,決定重建已破舊不堪的圣彼得大教堂,要求該教堂的規(guī)模超過最大異教廟宇古羅馬的萬神廟,并于1506年破土動工。

圖11、圣彼得雕塑

在長達120年的重建過程中,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五巨匠:建筑師布拉曼德(Donato d'Agnolo Bramante)、畫家兼建筑家拉斐爾 (Raffaello Santi)、建筑家斐路契(Baldassare Tommaso Peruzzi)、雕刻家及建筑家桑嘉羅(Antonio Sangallo),以及米開朗基羅相繼主持過設(shè)計和施工,并都死于圣彼得大教堂建設(shè)期間。該教堂真可謂熬人工程!

圖12、圣保羅雕塑

米開朗基羅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工程時,抱著"要使古代希臘和羅馬建筑黯然失色"的雄心壯志去工作。憑著自己巨大的聲望,他與教皇約定,他有全權(quán)決定方案,甚至有權(quán)決定拆除已經(jīng)建成的部分,如果他認為必要的話。1564年,米開朗基羅逝世的時候教堂已經(jīng)建造到了鼓座,接替他工作的泡達和封丹納大體按照他遺留下的模型在1590年完成了穹頂。穹頂直徑41.9米,非常接近萬神廟,內(nèi)部頂高123.4米,幾乎是萬神廟的三倍。穹頂外采光塔上的十字架頂點高137.8米,為全羅馬最高點。創(chuàng)造一個比任何古羅馬建筑都橫宏大的愿望實現(xiàn)了,圣彼得大教堂堪稱是人類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圖13、耶穌(左)和門徒的雕塑

教堂下面的廊檐上方有13尊5.5米高的雕像,中間是耶穌基督,另外12座是圣洗者約翰和耶穌的11個門徒(彼得除外)。兩側(cè)各有一座鐘(圖11),右邊是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左邊是羅馬時間。平常的報時鐘聲簡單,但每逢星期日、齋戒日、四季節(jié)、大節(jié)的第八天以及教皇的選舉、加冕和逝世周年紀念日等,圣彼得大教堂的鐘聲旋律分別另有規(guī)定,約定俗成。

登教堂正中的圓穹頂部可眺望羅馬全城;在圓穹內(nèi)的環(huán)形平臺上,可俯視教堂內(nèi)部。教堂地下的禮拜堂里有彼得的墓,和雕刻師貝里尼的"圣彼得的椅子",據(jù)說其內(nèi)裹有彼得曾坐過的木制座椅,另有樓梯可通往歷代教皇陵墓。1626年11月18日新圣彼得大教堂正式宣告落成。1870年以來的重要宗教儀式均在此舉行。

圖14、從教堂屋頂陽臺看大圓頂及部分中小圓頂

參觀圣彼得大教堂,登頂覽勝是不可缺少的。從大教堂高高的圓頂上俯瞰梵蒂岡乃至羅馬城是很吸引游客的。米開朗基羅設(shè)計的大圓頂,在內(nèi)壁和外壁的夾層里面,還設(shè)計了專供游人從外部觀賞大教堂的螺旋形攀登階梯通道。想登頂觀賞的游人有兩個選擇:一是徒步480 個臺階登頂,中途可在大堂頂部陽臺停留,門票4歐元;二是先坐電梯直達45.5米高的大堂頂部陽臺,和徒步上來的人匯合,先瀏覽大堂頂上眾多小圓頂、警衛(wèi)值班室、前沿13尊雕像乃至前廣場后花園和大教堂周圍建筑群,然后再步行攀登大圓頂夾層的330階梯通道,票價7歐元。年齡不饒人,我們自然選擇先坐電梯。

圖15、耶穌及12門徒像的后面

在教堂屋頂陽臺看大圓頂及部分小圓頂又是一種感受。圣彼得大教堂外共有13個圓頂,其中1個大圓頂,兩個中圓頂;另外10個小圓頂分布在左右兩廊的頂上。天窗走廊(external gallery of the lantern)是大圓頂鼓形頂端朝外的環(huán)形看臺,看臺外圍有鐵欄桿保護。那里是我們的終極目標。站在屋頂陽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天窗走廊上的人。我還繞到教堂頂上耶穌及12門徒像的后面,遺憾的是有高大的鐵欄桿擋著,不能靠前,只能在背后照張相。

圖16、天窗走廊及走廊上的人

從屋頂陽臺進入大圓頂夾層環(huán)廊,有一道門可以進到大圓頂穹內(nèi)的環(huán)形平臺上,往下可以看到教堂大廳,因有鐵網(wǎng)擋著,照相效果不好,但往上看大圓穹頂則比在教堂里看清楚的多。

圖17、從大圓頂?shù)膬?nèi)部頂廊看教堂大廳

從環(huán)廊出來,右邊就是330級臺階的螺旋攀登通道。對于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講,,攀爬的過程比較艱苦,一是螺旋樓梯比較狹窄,而且是越往上越窄,攀爬的人一個接一個,太慢了后邊的人有意見;二是天氣比較悶熱,里面通風(fēng)不好,隊伍走走停停,眾多裸露的皮膚和汗腺散發(fā)出來的味道彌漫在狹窄的空間里,需要一定的承受力。據(jù)說有年級大身體不太好的暈倒在通道里。夫人和女兒直擔(dān)心我的心肺能否承受的了。

圖18、俯瞰圣彼得廣場

當我氣喘吁吁地登上環(huán)繞大圓頂尖部的天窗走廊,眼前豁然開朗,整個梵蒂岡公國乃至大羅馬城都一覽無余。清風(fēng)陣陣,舒適無比。往下看,圣彼得廣場完整地呈現(xiàn)在眼前,環(huán)形的柱廊擁抱著廣場,一條大道,直通遠處的臺伯河。綠樹環(huán)繞的臺伯河變成了一條鑲著翡翠的銀色細飄帶。往東看,梵蒂岡博物館一覽無遺,那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

圖19、右下角是梵蒂岡博物館

站在羅馬最高處,最讓我感慨的不是教堂的雄偉,而是400年前的中世紀建筑師米開朗基羅的眼光。他在設(shè)計教會宮廷的時候,不僅考慮了教皇和信徒的使用需要,而且如此周密地考慮了觀賞者從內(nèi)部和外部、上面和下面的各種觀賞需要,把神秘的宗教建筑設(shè)計得如此"透明",實在是偉大!

圖20、從空中看教堂和廣場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