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吃省的美食,沒事干研究院一向興致勃勃。 最近,由廣東研究員帶隊,大家好好吃了一陣廣州。 好吃的那么多,我們就從一大早的早茶開始講起吧。 在廣州,唯有一頓豐盛的早茶,可以叫醒我的靈魂。 「沒事干研究院」的 86 篇文章 我們是艾格吃飽了指導(dǎo)下的一個小小編輯部 專門研究新手才會發(fā)愁的問題 城市指南 | 廣州早茶 廣州人說去飲茶,其實是去吃「點心」呀。 從熱氣氤氳的蒸點、現(xiàn)焗現(xiàn)炸的干點,再到粥品甜品,一桌早茶大有門道。 拿出教學(xué)案例,現(xiàn)場講解: 早茶里的那些部件,怎樣才算好。 蒸點 期待蒸籠揭開 緩緩騰出熱氣 Q1:什么樣的蝦餃才算好? 全國人民的早茶必點項,全國茶餐廳粵菜館的招牌點心,該怎么分辨好壞? 首先看形狀,端上桌打開蒸籠時,保持著新月狀,合口處有9到13個漂亮均勻的褶子,透過皮子能看到里面的蝦肉和湯汁。 廣州酒家的蝦餃,可以拿來作為典范。 其次看皮子,要透明而有韌性,皮薄透柔韌不粘牙。蝦餃皮的狀態(tài)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蒸的時間。為了防止蝦餃蒸過頭,一般茶樓都會少蒸半分鐘,這樣送到客人面前打開蒸籠溫度就剛好。 這一籠在白天鵝吃到的蝦餃,就很尷尬地破了皮,有些蒸過頭了。 蝦餃內(nèi)餡各家口味不一,總體來說,需要蝦肉爽脆,筍丁脆嫩,與肥豬肉融為一體,層次豐富飽滿。 文華東方這籠筍尖蝦餃皇合格且好吃,咬開還會流出湯汁,叫人懷念。 在蝦餃的基礎(chǔ)上改良出許多點心,這籠在白天鵝吃到的白兔餃,不僅外形漂亮,蝦肉切碎調(diào)味打上勁,十分彈牙飽滿。為白天鵝扳回一分。 白兔餃的褶子漂亮又均勻,所以說兔兔那么可愛,一定會很好吃呀。 Q2:你以為蒸點只有一種皮? 廣東研究員在上海喝早茶時常要吐槽:為什么你們這里早茶所有蒸點的皮都一樣的? 上海同學(xué)一臉懵,蛤?不同蒸點還有不同皮,那該有多麻煩。 沒辦法,為了吃廣東人就是那么不怕麻煩。看著差不多的一籠籠點心,用的粉、比例、做法和制作過程都大有不同。 拿菌菇餃舉例好了。皮子看著和蝦餃的差不多,但其實做法很不一樣,菌菇餃的皮子要用熱水將生粉燙熟,再用棍子攪拌而成。 這份菌菇餃來自利苑,別看小巧,皮子里包了大量餡料,全靠皮子的韌性讓點心飽滿。 皮子有彈性且香,餡料清晰可見,配合菌菇軟韌帶汁的特性,搭配爽脆的貢菜,散發(fā)著蔬菜特有的清新氣息。 上海人表示,服氣。 Q3:蒸排骨、蒸鳳爪之類下面到底該墊什么? 芋頭、南瓜、蘿卜、花生,甚至土豆!吃過的蒸點配菜千奇百怪,到底哪種才算對? 廣東人一臉不屑,什么好吃墊什么咯。 蒸排骨一般會墊芋頭或者南瓜,芋頭要微微炸過,南瓜則要煮到起沙。配料不是單純的襯托,需要吸收肉汁的鮮味與之相融。 早茶的蒸排骨,肉質(zhì)要處理得更松軟,讓口感更早茶一點。用流水慢慢將排骨的血水沖走再進(jìn)行調(diào)味腌制,這樣蒸出來的排骨會更清爽松軟。夾起一小塊放進(jìn)嘴里,輕輕一吸,滑嫩脫骨。 廣州酒家的蒸排骨配的是芋頭,被一掃而光。 豉汁蒸鳳爪一般會配花生或者南瓜。 先炸后蒸的鳳爪皮骨分離,松軟而酥爛,調(diào)味上豆豉味和甜味都恰到好處,醬汁齒頰留香,吮骨頭也成了一種樂趣。 虎皮鳳爪要先炸再煮,如果高溫油炸時皮骨沒有分離得夠,最后吃的時候皮就會有點硬,咬不動。這份好吃的,來自利苑。 金錢肚可以配蘿卜,清甜的蘿卜特別能吸收醬汁。 金錢肚本身則要煮得夠軟滑,厚厚一塊裹著濃郁的醬汁,吃起來不能塞牙但要有彈性。 利苑的金錢肚我們給90分。 Q4:馬拉糕那么實誠,為什么還要點? 馬拉糕這種一吃就飽的食物為什么還要點??? 你吃的是假馬拉糕吧??廣東研究員翻了個白眼。 說實話,古法馬拉糕完全不占肚子,蓬松順滑,好像在吃云朵。 茶樓點心大多每天早上現(xiàn)做,但馬拉糕要好吃,得提前三天發(fā)酵,發(fā)酵足夠的馬拉糕會呈現(xiàn)琥珀色,帶有種香,風(fēng)味足,還會有三層氣孔:表面的突起, 頂層的直孔和底層的橫孔。 于是廣州酒家的馬拉糕一個人吃了一整塊。 Tips:
干點 小心翼翼地拿起來 簌簌掉落的碎渣酥脆飄香 Q5:早茶里有那么多油炸食品,不會膩嗎? 火候和油溫對,入口酥脆,才不會覺得油膩。 比如這一碟通透酥身的蜂巢芋角,很傳統(tǒng)的干點,出了廣東,別的地方大概是吃不到的。 之所以叫蜂巢芋角,是因為它炸得夠身(粵語里火候十足的意思),形如蜂巢。這要求油得一直保持在120度左右,油溫如果過高,芋角一下油鍋就會形成硬硬的脆面,起不了酥脆的蜂巢。 吃了好幾家,廣州酒家的這一碟最棒。 入口松化,混合了豬油的芋泥細(xì)膩得讓人瞇起眼來,還有一點鮮蝦提鮮,唔,香。 芋泥和豬油的比例也很講究,芋泥太干則容易焦,太濕又起不了蜂巢。 家鄉(xiāng)咸水角也是,炸得好不好,看一眼就知道: 外層布滿勻稱的珍珠般的小泡泡,表示炸得到位,火候到家。 利苑的出品,密集恐懼癥患者請速速吃掉。 入口糯香帶薄薄的脆,內(nèi)里的香菇、韭菜、豬肉、蝦米搭配恰當(dāng),不會很濃郁突出,能襯托出外皮的糯米香氣。 銀蘿千層酥,你看這褶子,優(yōu)雅得像一盤碼得整整齊齊的薯片,完全沒有油膩膩的感覺。 一樣出自利苑,很佩服點心部對油鍋的掌控。 酥松的殼子包著水嫩的白蘿卜餡,清爽不膩,一絲絲的甜味十分過癮。 冰花雞蛋散,看似簡單,但只有油溫和時間都對了,才能炸出帶有空氣感的松化香軟口感,而不是硬邦邦的,再配以包裹的一層糖漿,香甜不膩,恰到好處。 現(xiàn)在沒幾家能做得好吃,在白天鵝吃到了不錯的。 Q6:想吃好吃的蛋撻,哪里有? 白天鵝。 蛋撻屬于很典型的焗點,一般在茶樓喝早茶,點一只化皮蛋撻,那種只有蛋、奶和酥皮的原始味道,最能嘗出這家店蛋撻的好壞。 好的蛋撻,一層又一層的薄衣軟軟地承托飽滿晃蕩的蛋液,哧溜一下,滾燙的蛋液就滑落喉嚨,濃濃的蛋奶香氣彌漫口中,酥皮簌簌地碎裂,撒了一身也不在乎,帶著牛油的香氣,好吃。 白天鵝這一枚,過關(guān)。 蜜汁叉燒酥,也是典型焗點。 好的叉燒酥酥皮層次細(xì)膩,外層酥皮甘香松脆,內(nèi)層酥皮吸滿餡汁,半肥瘦的叉燒醬香十足,還帶著點芝麻的香氣,吃完嘴上是滿滿的油脂,大滿足。 同樣是白天鵝出品。 Q7:請問點心顏值高加分嗎? 我們廣東人那么注重內(nèi)涵,長得好看怎么了?當(dāng)然加分啊。 長得美首先說明做得用心啊??纯次娜A東方的天鵝酥,簡直是顏值的標(biāo)桿,天鵝羽毛是標(biāo)準(zhǔn)的108層酥皮。不服不行。 輕輕咬開,就會酥脆得掉渣。 內(nèi)餡還是鵝肉餡的,不是傳統(tǒng)的栗子蓉或者蓮蓉。 鵝肉切得很細(xì)碎,配以木耳、蘿卜等,鵝肉的韌、木耳的脆、蘿卜的軟,口感豐富,蘿卜處理得很好,沒有一絲辛辣味,清甜將鵝肉的咸鮮很好地吊出來。 典型的有里有面兒。 言歸正傳,這一類酥點,傳統(tǒng)也好,創(chuàng)新也罷。酥皮好,是基本標(biāo)準(zhǔn)。比如這顆黑椒牛柳焗酥。 文華東方的出品,比別家,唔,更貴氣和精致,且做了很多創(chuàng)新。 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酥皮層層散落,切得細(xì)碎的牛柳和醬汁幾乎融為一體,輕輕一咬,就會溢出泛香的黑椒味道,這種實打?qū)嵉臐庥簦緵]法抗拒。 同樣既美貌,又好吃。 Tips:
粥品 & 甜品 粥養(yǎng)胃呀一定要點 甜品是另外一個胃呀當(dāng)然要點 喂,你們究竟有幾個胃! Q8:如何判斷一碗粥的好壞? 「我知道!要煮到開花!」 「??」 廣東人愛吃粥,魚片粥、艇仔粥、及第粥、滑雞粥、皮蛋瘦肉粥......清淡綿柔中,有一份老廣人難以割舍的情懷。 要想了解廣東人的粥,還得從白粥吃起,粥底夠好,粥,才會好吃。 軟、綿、滑,加一點瑤柱或白果腐皮吊味,清鮮融入白粥的溫潤里,整碗粥都鮮活起來,一碗落肚很是熨帖。 廣州酒家的白粥,功底好。 用滾開的粥底將生魚片、生雞肉等粥料燙熟,就是常說的生滾粥,既保持了魚、雞、內(nèi)臟等的鮮嫩,又使粥底與粥料混為一體,上桌時那叫一個「新鮮滾熱辣」。 生拆魚茸粥,魚肉的鮮甜都在粥里,每一口都綿滑甘香。 魚的拆骨分生拆和熟拆。利苑這一碗是生拆的,更講究技術(shù),味道更鮮美,更適合生滾粥。 生滾葵花雞粥,綿滑的粥底里融入了帶著葵花香氣的雞油,每一口都滲透著濃濃的雞味,清甜的雞肉裹上一層薄薄的粥更加嫩滑。 所謂「葵花雞」,吃的是葵花籽和葵花葉,喝的是葵花榨出的汁,會自帶葵花香氣,白天鵝這碗粥真的是非常講究。 Q9:到最后還是想吃點甜的,怎么辦? 有楊枝甘露、姜汁撞奶、雙皮奶、龜苓膏、杏仁糊、芝麻糊、紅豆沙...... 知道你們都想問楊枝甘露。 挺好判斷的,芒果香濃清甜、西柚微酸回甘,搭配西米,芒果打出來的湯汁不稠不稀,味道濃郁,冰涼酸甜。 吃來吃去是利苑的這一碗最正。 還可以試試改良版甜品,比如這碗姜汁撞奶。 把姜汁做成果凍,入口時,姜汁果凍融化在口中,和布丁狀的奶膏相融,甜中帶辣,那回味,難以忘懷。 這種做法降低了姜味的刺激,讓姜的辛辣柔和在順滑的奶味之中,非常溫和的一碗。 不錯,又是來自文華東方。 早茶的茶 說了那么多吃的 你們到底喝不喝茶? Q10:早茶到底該喝什么茶? 說好的飲茶呢?為什么都是吃吃吃! 喝早茶除了點心,茶當(dāng)然也很重要。嘆早茶,坐下第一件事是開茶位點壺茶,鐵觀音、普洱、菊普(菊花 普洱,一般不會在單子上,可以直接和服務(wù)員說)、紅茶都比較常見。 一般喜歡點鐵觀音或者普洱,因為......可以消食。如果在香港喝早茶,喜歡點香片和壽眉,廣東比較少見。 當(dāng)然每家的茶具也各有不同,挺有趣的。 白天鵝賓館的梅花杯,很雅致。 廣州酒家這套,就挺淳樸的。 文華東方除了點心新派時髦,茶具也和傳統(tǒng)早茶的不大一樣: 茶單也很有意思,竹簡的形式呈現(xiàn),品種不少,除了常見的普洱、鐵觀音、紅茶、菊花,還有單樅、玫瑰等。 利苑則是最平常的一整套白瓷茶具。 一壺茶喝完,只需將茶蓋放在壺口和壺把兒之間,服務(wù)員看見了就會為你加水,這是茶客與服務(wù)員之間的默契。
好了,不想多說什么了,我要買去廣州的機(jī)票了。 還沒看夠? 本文為沒事干研究院最新成果,一切買買買均屬自覺自愿,贊助商不要來煩我們。 這是「艾格吃飽了」的新手版塊。 十萬個好奇因子 認(rèn)真態(tài)度,除開好好生活,我們別無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