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門穴、心俞穴、內(nèi)關穴、太溪穴
01灸神門穴

【取穴方法】神門穴位于腕橫紋尺側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掌心向上,在小指側的腕橫紋處可摸到一條筋,神門穴就在這條筋外側的凹陷處。
【施灸方法】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
【功效】養(yǎng)心安神。
02灸心俞穴

【取穴方法】心俞穴位于背部肩胛骨內(nèi)側,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可從頸部突起最高的大椎開始,向下數(shù)第五個凹陷,再向左右兩側旁開兩橫指寬的位置。
【施灸方法】旋回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施灸。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
【功效】理氣寧心。
03灸內(nèi)關穴

【取穴方法】內(nèi)關穴位于手臂的內(nèi)側,腕關節(jié)橫紋上2寸(約3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將右手的三指并攏,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右手食指與左手腕交叉的中間點即是。
【施灸方法】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
【功效】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和胃降逆。
04灸太溪穴

【取穴方法】太溪穴在內(nèi)腳踝骨突出部位正后方的凹陷處,食指按壓時會感覺到劇烈疼痛,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
【功效】滋陰補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