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怎樣管理情緒的? 根據(jù)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主要有兩種情緒反應方式,一種是本能情緒反應,一種是高級情緒反應。 本能反應是通過大腦中的杏仁核實現(xiàn)的,杏仁核能快速的判斷信息,并作出反應,比如看到一條蛇的影子,立刻向身體發(fā)出警報,讓身體處于戰(zhàn)備狀態(tài)。 高級情緒反應是通過大腦中的前額葉皮層實現(xiàn)的,這里既知道你自己的想法,也知道你的情緒,因此可以均衡二者,做出兼顧感性和理性的決定。 假設你走在路上,看到一條紙做的蛇。 杏仁核會根據(jù)你看到的迅速判斷有危險存在,如果隨后前額葉皮層參與了決策,它可能就會留意到,那條蛇是紙做作的,因此就可以解除警報,身體就放松下來了。 但是激烈的情緒會讓前額葉皮層失效,所以,一個人的情緒占了上風的時候,理性就無能為力了。 提高情緒管理能力,也就是要增強前額葉皮層的功能。 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唯一能激活前額葉皮層的方法是體驗情緒,或者體驗身體的感受。也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因此,發(fā)泄情緒會讓一個人舒服,但并不會提升情緒管理能力。提升情緒管理能力,卻需要去體驗情緒,也就是擁抱情緒。 如何體驗情緒 很多朋友留言問:如何體驗情緒? 體驗情緒就是感受情緒。 這個事兒簡單的就像電視頻道一樣,每個人都有兩個頻道,一個頻道是想法,一個頻道是情緒,大多數(shù)情況下,你都把頻道調到想法上,各種想法紛繁不斷。你甚至都不知道有情緒這樣一個頻道在。 這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一個悲哀,情緒對一個人極其重要,一個人的自我感是通過情緒來體現(xiàn)的,吃穿住行找工作談對象也是依據(jù)情緒選擇的,甚至你如何思考也是由情緒來決定的。你難受的時候和快樂的時候想法是不一樣的! 這么重要的事情,被社會和教育忽略了。教育主要是要求我們去學習那些枯燥無趣的知識。所以,你,我,大多數(shù)人都在情緒上會栽跟頭付代價。 如果你還是不知道如何體驗情緒,那么可以感覺一下自己現(xiàn)在是什么心情,試著與這種心情呆在一起,讓自己沉浸在里面,全身心的沉浸。 或者聽一首自己有感覺的音樂,這首音樂也許是激情的,也許是憂傷的,讓自己沉浸在那種情緒里,這種感覺就是體驗情緒了。 或者看看下面這幅圖片,留意自己的心情,身體有什么變化?不要去評價它,而是好奇的跟隨著它。 留意自己的心情,身體的變化 你體驗到了嗎? 在生活中,當有情緒發(fā)生的時候,就像這樣去體驗它。 如果僅僅是純粹的體驗,你會有一種身心合一的感覺,體驗情緒的時候,很重要的是,不要去想外在的人事物,不要去想是哪一個人引起了這種情緒,不要去思考為什么有這樣的情緒,不要試圖消除這個情緒,只是單純的體驗。根據(jù)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樣的體驗,可以讓情緒自動顯現(xiàn)它的意義,或者讓不良的情緒得以轉化。 當然,如果體驗情緒太過于困難,仍然可以去體驗自己身體的感覺,比如胸悶的感覺,生氣時頭痛的感覺,或者坐在椅子上屁股的感覺,走路時腳接觸地面的感覺,甚至是疼痛的感覺(瑜伽是非常好的方式),或者被蚊子叮了的感覺,只是體驗這些感覺,而不試圖去改變什么,這個也叫正念,你可以參加正念訓練班,這樣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和注意力。 好吧,如果上面的方法都沒有效,你會不會受挫和失落呢,同樣受挫和失落的感覺也可以體驗的,實在不行就體驗“沒有感覺”的感覺吧! 對自己溫柔,給自己耐心 在體驗情緒的過程中,有些人會遇到體驗不到情緒和感受的情況,或者體驗到了,很難受,以前之所以不愿意去體驗,就是因為太難受了!這個時候都需要對自己溫柔,給自己耐心,情緒管理的提升,是一個慢活。 但是也會像培育生命的花朵一樣,慢慢的,假以時日,開放出生命的奇跡。 降低情緒慣性 身體內會積累一些負面的情緒,比如長期的怨氣,深藏的悲傷等等。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的同時,還需要同時凈化這些情緒,否則很容易又被這些情緒帶到溝里去了。 體驗情緒也會有凈化的效果,還可以主動的,通過跑步、瑜伽、太極,積極的生活方式、以及求助于心理咨詢師等方式來加快凈化的速度。 美麗的生活,也許并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身上,從體驗自己開始。
|
|
來自: 紫金港閑云野鶴 > 《心態(tài)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