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戴矯治器以及每次復診之后的頭幾天,可能會覺得牙齒酸脹痛軟、咬東西無力、刷牙有點疼、不敢碰等,這是由牙齒受到矯治器的力量引起的,屬于正常現(xiàn)象。 酸痛不適感在最開始的幾天尤其明顯,這段時間,可以嘗試吃些稀飯、燕麥粥、面條等軟食,直到酸痛感逐漸消失。 牙齒矯正過程中,由于矯治器位于牙齒表面,難免會影響到日常進食,比如,咬到自己或使矯治器松脫等。在這個過程中,建議不管吃什么食物,都要注意細嚼慢咽。 同時,注意保持兩側交替咀嚼,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潔及牙齒矯正效果。 正如牙齒矯正會影響日常進食,一些食物在這段時間也是不宜的,需要特別注意。 1、過硬的食物,如堅果、硬糖果、爆米花、硬餅干、硬糖果、貝殼蝦殼等,可能會導致矯治器松脫、變形,影響牙齒矯正。 2、過粘的食物,如牛奶糖、麥芽糖和餅干類的食品,可能會將矯治器及矯治線黏起而造成移位。 3、過大的食物,如蘋果、胡蘿卜等大塊食物,應切成小塊后再進食;雞腿、骨頭等,不宜直接用牙齒啃,而需用餐具將肉撕碎再進食。 4、過甜的食物,如糖果、餅干、可樂、果汁等可能會引起齲齒的高糖分食物要盡量避免,可以選擇水果、蔬菜等替代。 矯正期間的口腔衛(wèi)生。這個看起來“人盡皆知”的小事情,在實際矯正中,卻最容易出問題。 當患者因口腔衛(wèi)生,導致不得不中斷矯正時,牙醫(yī)顯得很無力,患者也覺得很無辜——每天刷牙了啊。刷是刷了,但可能都是“假動作”——做做樣子,其實根本沒刷干凈。 那么,在矯正期,牙齒沒刷干凈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怎樣才能刷干凈呢? 1、牙齒脫礦 我們牙齒有好幾層,最外面的一層叫——牙釉質。它能保護牙本質等內部組織,讓牙齒堅強地應對外界的冷熱酸等刺激。 當牙齒沒刷干凈時,牙菌斑會在牙面上產酸腐蝕牙面,從而導致牙齒脫礦,即牙齒最外面的一層牙釉質脫落,此時牙齒表面會變色,特別容易齲壞。 同時,當牙釉質脫落后,牙本質則暴露在外,牙齒會變得敏感脆弱。 2、牙菌斑、牙結石——牙齦炎——牙周炎 另外一方面,牙菌斑長期累積,將在唾液的作用下變硬成為牙結石,兩者的日積月累會導致牙齦發(fā)炎,紅腫、出血,繼而可能演變惡化為牙周炎,導致牙齦萎縮,形成“黑三角”(下圖中,兩牙齒間的縫隙),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牙齦一旦萎縮,則無法自我恢復,隨著三角區(qū)域食物嵌塞,以及細菌的積累,牙周狀況會越來越糟糕。 同時,引發(fā)了牙周炎,將威脅矯正的根本——牙槽骨。臨床上,當患者在矯正期間,因口腔衛(wèi)生引發(fā)嚴重牙周炎時,醫(yī)生可能會建議中途終止矯正,從而前功盡棄。 3、口臭 此外,牙齒沒刷干凈,還會讓細菌在口腔中發(fā)酵,產生氣味,從而形成口臭,影響日常生活。這就背離了牙齒矯正讓生活變得更好的初衷。 1、牙刷選擇——小頭、軟毛 對于牙刷,可以選擇正畸專用牙刷,也可以選擇普通的小頭、軟毛的牙刷。 一般而言,正畸牙刷具有不同的特殊形狀,較適合固定矯正患者的牙齒清理;但只要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普通牙刷也是能行的。 2、牙齒外側面——畫圈刷 由于托槽阻擋,正常的豎刷無法完成,所以我們推薦畫圈刷(rolling刷牙法),其實畫圈過程中同時涵蓋了“橫刷”和“豎刷”兩個動作。這種刷法簡單,但是極為有效,能清理絕大部分牙面和托槽周圍的軟垢。 可將刷毛分別置于托槽上面和下面,與牙面成45°角進行追加清理。 3、牙齒內側面——巴氏刷牙方法 牙齒內面推薦使用巴氏刷牙方法,先將牙刷45°朝向牙齦,小范圍橫向刷,然后順著牙面豎刷下來;牙刷向前移動半顆牙的距離,繼續(xù)重復該動作,直至把全部內側牙面刷完。 4、牙齒咬合面——來回反復刷幾次 比較簡單,使用牙刷,順著牙弓方向將咬合面來回反復刷幾次即可。 5、牙齒相鄰面——用牙線“勒” 牙齒的這個面最容易被忽視,該部位清理需要依靠牙線,將相鄰兩牙互相接觸的地方用牙線“勒”干凈。注意將牙線穿過牙齒上矯正用的弓絲,以避開弓絲對牙線活動的阻擋。 6、牙齒鄰間隙和托槽側邊——用“牙間隙刷”刷 使用牙間隙刷,可以清理牙刷不容易刷到的牙齒鄰間隙和托槽側邊。 |
|
來自: 清風明月tbm5q1 > 《衛(wèi)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