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樂趣而讀書 這本書讓我想到了《島上書店》的主人公,那個在島上開書店的家伙,作者和他都是瘋狂地?zé)釔坶喿x,并且喜歡記筆記寫隨筆,于是,島上書店的每一章都是一個書名,簡序也都是作者的讀書筆記,而這本書的每個小節(jié)都是介紹一位舉世聞名的大作家,他們的生平及小故事,抑或是人品和文學(xué)史上的重要地位。這無疑正中我下懷,因為我最愛閱讀的就是人物傳記,能如此集中的一次性的了解這么多名人的故事,這太讓我興奮了。并且,大多數(shù)名人都能“很熟悉”,是因為上學(xué)的時候,我們的課本里會出現(xiàn)這些作家的作品“節(jié)選”,無論語文課還是英語課,延伸的就是考試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諸如莫泊桑的代表作品是( ),這樣的填空題,本書,描述的每一位巨匠的作品和生活以及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都是你感興趣的,我保證,這太值得閱讀了。(又說這書是八卦之書,此刻,我覺得自己也是無比的八卦?。?/p> 關(guān)于閱讀的人,我覺得我們可以稱為閱讀者,而作者毛姆被稱為“閱讀家”,有評價說,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叫做閱讀家的職業(yè),不會再有人比毛姆更加適合。輕巧、幽默、外帶三分邪誕,這才是毛姆讀書隨筆的風(fēng)格,能把每位文學(xué)巨匠輕松書于筆下,說他毒舌也好,說他刻薄也罷,可見他的文學(xué)地位。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小說家、劇作家,代表作品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棄醫(yī)從文,他1920年到中國,游記《在中國的屏風(fēng)上》,并以中國為背景寫了長篇小說《彩巾》。 在第一章里,作者詳細介紹了自己的“讀書習(xí)慣”,他可以同時閱讀四至五本書,這在我看來太厲害了,我能做到的現(xiàn)在是同時讀兩本書,還得是有一本比較無趣的情況下,關(guān)于“跳躍式”閱讀,他說聰明的讀者都能學(xué)會這種閱讀的技能,能從中獲得最大的樂趣,這個我想喜歡閱讀的人,基本都是可以掌握的,但是每個人掌握的程度不同,閱讀質(zhì)量一定是不同,這便是有些人閱讀后依然霧里看花的感受吧。不過,有些書,我是真的不想落下每一個字,比如《邊城》,又比如《麥田里的守望者》還有《挪威的森林》,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此享受,便不想快速結(jié)束閱讀之旅吧。 第二章是本書的重點,介紹十四位都是非常著名的文學(xué)巨匠及他們的作品。毛姆的撰寫模式基本是先介紹出身,而且特別講究出身,當(dāng)然,在那個年代,出身高貴或者富有對這些文人們影響是巨大的,其實即便是時間推移到了今天,我們講究平等,講究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而出身無疑在每個人的命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決定了社會地位,也影響左右著一個人的“三觀”。從出身開始延續(xù)介紹到家庭以及鮮為人知的私生活,本章為《怎樣的人寫出怎樣的書》,他認為書中的主人公往往都有作者的影子或者原型?!短眉X德》,人類的幻想作品從未塑造過像堂吉訶德這樣的人物,他對每一個心地善良的人都有著深深的吸引力;而米歇爾的《蒙田隨筆》寫得十分迷人;歌德的《威廉·麥斯特》,卡萊爾說:歌德是一百年間最偉大的天才,也是三百年來最大的蠢貨;菲爾丁的《湯姆·瓊斯》寫作手法討人喜歡,風(fēng)格輕松自然,用說話的方式創(chuàng)作小說,一個品性端莊的夫人在結(jié)婚前應(yīng)該看看,一些關(guān)于男人的事;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她說伊麗莎白是所有作品的女主人公中最喜歡的,毛姆評價說,奧斯汀是非常有趣的人,書信中流露出幽默與風(fēng)趣,雖然小說沒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讀完一頁總想翻下一頁,是最具才能的小說家;愛好戲劇身材矮小但是相貌不凡的狄更斯,《大衛(wèi)·科波菲爾》就是描寫他自己的一生;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一本讓人生畏的、痛苦而充滿激情的書;司湯達的《紅與黑》,我讀的時候翻譯叫斯丹·達爾,一頭卷發(fā),大鼻子,他刻薄,常常說淫穢不堪的話,一個生前默默無聞的作家,死后被人發(fā)現(xiàn),被認為19世紀法國的三大小說家之一,他筆下的人物于連成為經(jīng)典;在所有為精神財富添磚加瓦的偉大小說家中,最為偉大的就是巴爾扎克,他同幾位情婦有過孩子三女一男,對孩子無感情,創(chuàng)作的作品人物數(shù)量令人嘆為觀止;福樓拜走出了典型的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小說的路子,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了隨后的所有小說家,《包法利夫人》筆下人物及其逼真,敏銳的觀察力,準(zhǔn)確地運用每一個細節(jié);毛姆說他心目中最偉大的小說是《戰(zhàn)爭與和平》,托爾斯泰那年36歲,寫了六年之久,涉及500多個人物,和妻子非常相愛,據(jù)說她抄寫過七遍戰(zhàn)爭與和平的手稿;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父親是貴族,醫(yī)生,他嗜賭如命,輸光了所有的錢。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類靈魂的偉大審問者;莫泊桑,他的小說都很優(yōu)秀,故事本身趣味盎然,甚至在餐桌上講都是很吸引人的,毛姆深受其影響;讀契科夫,如果短篇小說是以一種虛構(gòu)人物形象為主的散文,那么契科夫的短片小說的確無人可及。 可能我們許多人并不喜歡外國文學(xué),也有些難以理解,通過作者對每一位小說家的描述和對其作品的分析,我們能更深刻了解那個年代,歷史背景下的舉世聞名的作品,受益匪淺。 最后一章是《怎樣的思考就有怎樣的人生》,毛姆說,人生的目的只是為了尋求自身的快樂,并不是為了別的。在讀過余華的《活著》一周里,我常常會思考“活著”的意義和價值,活著,看似很簡單,因為每個人都是活著,至少在死前都是活著的,但是又都活著不同的意義;《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里,幾個精神病人也不斷在思考宇宙思考人生到極限,依然沒有答案;電影《一條狗的使命》,狗狗貝利的第一句話就嚇到我了:生命的意義何在,存在有理由?它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嗎?A Dog’s Purpose ,“若我能將幸福帶給你,我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p> 這是本值得推薦和閱讀的書,在英國的文藝界有三寶,它們分別是:莎士比亞的戲劇、狄更斯的小說和毛姆的毒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