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狗狗周 的解釋。 18/10不銹鋼屬于304,不屬于316,我在文章里的說法有錯。Google搜索中文結果至少前2頁,都是18/10屬于316的錯誤說法,包括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我查了一些英文和德文的資料,確定18/10屬于304(18~20%的鉻,8~10.5%的鎳,不含鉬)。 316和304的主要區(qū)別是正確的。 18/10不銹鋼在德國非常流行,無論大牌小牌、名牌雜牌的餐具和鍋具,基本都是使用18/10。 部分內容來自我之前的經驗和優(yōu)惠,這里匯總。不討論壓力鍋,因為我不了解。 1.不銹鋼鍋具使用方法“不銹鋼鍋不適合中式炒菜,因為總是粘鍋?!卞e!你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使用方法而已。 建議想要入手不銹鋼鍋具的童鞋們認真看這部分內容,因為使用不銹鋼鍋意味著你可能需要改變自己過去的烹飪習慣。如果你做不到正確地使用,我非常誠摯地建議你不要在不銹鋼鍋具上浪費票子。 不銹鋼鍋的特點是鍋底很厚很平,通過底部進行儲熱、傳熱。所以,使用明火爐具的童鞋請注意控制火力,不要火燒鍋壁,因為這樣做,不僅沒有實際的烹飪效果,而且會讓鍋壁變得很難清潔、很難看。 1.1.如何讓不銹鋼鍋實現(xiàn)不粘?對于明火爐具,應該使用中火加熱不銹鋼鍋,以火焰不會超過鍋底為原則,讓鍋底逐漸地、均勻地受熱。
所以,使用不銹鋼鍋炒菜不粘的關鍵是讓鍋面的溫度足夠高、讓食材的表面足夠成熟。 1.2.如何判斷加熱是不是足夠?加熱足夠時,鍋面的溫度在160~180oC。如果你可以翻墻、英語不錯,建議直接去看油土鱉上的視頻教程,Rouxbe Online Cooking School的Pan Frying: Testing for Proper Pan Heat。以下圖片截取自視頻。
圖A:向鍋里加非常少量的水。沒有工具就用手指沾水,灑進去。 圖B:水在鍋面立即分散成1顆大水滴和很多小水滴,表示溫度還低一點,只需要再加熱片刻。如果水在鍋面無法形成水滴,是平攤著的,冒泡,發(fā)出嘶嘶聲,并且迅速蒸發(fā),就是溫度還低很多。 圖C:水在鍋面立即形成1顆大水滴,不分散,不蒸發(fā),到處滾動,表示加熱足夠,是適合進行烹飪的溫度。 圖D:水在鍋面立即分散成很多小水滴,表示溫度太高,需要先讓鍋面冷卻一點,再加水進行測試。 注意!只有當加熱達到圖C的程度時,才適合進行烹飪。溫度太低或太高,都會出現(xiàn)粘鍋。 1.3.到底應該怎樣使用不銹鋼鍋炒菜?不銹鋼鍋炒菜主要有3種方法,分別是冷鍋冷油、熱鍋冷油、熱鍋熱油。 ⑴冷鍋冷油冷鍋冷油適合蔬菜類。加熱前就向鍋里倒入油,將鍋轉1、2圈,讓油均勻地鋪滿鍋底,然后放入蔬菜,蓋上鍋蓋,再然后開中火,悶菜。當鍋蓋邊緣出現(xiàn)水汽時,打開鍋蓋,稍微翻炒一下去水。關火,加入調料,利用余熱再稍微翻炒一下入味。 ⑵熱鍋冷油熱鍋冷油適合肉類、蛋類、豆制品。這是不銹鋼鍋具最常見、最主要的烹飪方法。開中火空燒不銹鋼鍋,注意不要燒到鍋壁。當加熱到圖C的程度時,用廚房紙將鍋里的水擦干,然后向鍋里倒入油,轉圈,讓油均勻地鋪滿鍋底,再然后,迅速地放入食材。不要等油再進一步地加熱,因為這時的油升溫非???,你再等上一會兒,鍋和油就會燒到過熱,既不利于烹飪,也不利于健康。 注意!當食材可以翻動時,才能翻動它,不要下鍋之后立即翻動。建議用鍋鏟輕輕地戳食材底部,如果戳不動,就是食材表面還沒有炒好,粘在鍋面,這時不要強行將食材從鍋面刮起來。等到鍋鏟可以穿過整個食材底部時,就是食材表面足夠成熟,所以脫離鍋面,這時就可以翻面。很多粘鍋的產生就是因為童鞋們翻炒得太心急,對于中式鐵鍋,這是正確的做法,但是對于不銹鋼鍋,不正確。如果你沒有耐心等,建議用熱鍋熱油的方法,從源頭上減少生蛋白和金屬之間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⑶熱鍋熱油。這種方法只適合需要爆炒、油炸的菜。加熱前就向鍋里倒入油,轉圈,讓油均勻地鋪滿鍋底,冷鍋冷油一起加熱到熱鍋熱油,當油出現(xiàn)油紋時,表示加熱足夠,然后放入食材。油紋我沒有找到清晰的圖片或視頻。還有1種方法可以判斷是不是加熱足夠,扔一點洋蔥末或蒜末到油面,立即發(fā)出嘶嘶聲,就表示足夠。熱鍋熱油炒菜后,鍋面相對會臟很多,清潔起來麻煩一些。 雖然,不銹鋼鍋具可以勝任絕大部分的炒菜,但是對于炒土豆絲,它是無能為力的,怎么炒都會粘鍋,只是程度輕重的區(qū)別。 —————————— 2.德國不銹鋼鍋具品牌不同的品牌有自己擅長的產品類型。Fissler是不銹鋼鍋具,Silit是陶瓷涂層鍋具,Staub和Le Creuset是鑄鐵鍋具,WMF是不銹鋼餐具,雙立人是不銹鋼刀具,Roesle是不銹鋼廚房小工具。對于一定要買雙立人鍋具、Fissler餐具這樣的童鞋,這篇文章不適合你,建議你點標簽頁上的X或Ctrl+W離開。 一分錢一分貨,便宜一定沒好貨,這句話在德國主流廚具界是具有廣泛適用性的。 目前,主流品牌只有高端鍋具確定還是德國制造,就是5件套定價通常在€449(含)以上的產品,絕大部分的中端和所有低端鍋具已經不是德國制造。所以,很多時候并不是說“非德國制造不買”,而是你選擇的產品檔次在決定產品的產地。 主流品牌的不銹鋼鍋具品質,從高到低:Fissler>Roesle>WMF≥Silit>雙立人。這個排名是我的經驗之談,你愛信不信。注意區(qū)分產品的品牌檔次和市場檔次。比如Fissler的高端既是它家的高端,也是市場的高端,Roesle和WMF的高端只是市場的中端,實際PK對象是Fissler的中端。 ⑴Fissler:無論是同品牌檔次,還是同市場檔次,無論高、中、低端,它家產品的品質都是碾壓競爭對手的,當然,價格也是碾壓對手的。如果你想一步到位,推薦它家的Solea或Original-Profi雅格。其中,Solea的鍋蓋是弧形玻璃的,這款鍋蓋設計感一流,操作感一流,Original-Profi是純不銹鋼的產品,適合不銹鋼控,價格也比Solea便宜。 ⑵Roesle:它家最有名的是廚房小工具,鍋具很少,還經常擺在實體店的犄角旮旯里,所以,很多在德國的童鞋也未必了解它家的鍋具,我也是很無意接觸到的。它家的鍋具都是市場的中、低端,都不是德國制造。同市場檔次的產品,品質向Fissler看齊,無論是整鍋重量還是細節(jié)手感,都勝過WMF,而且,價格通常比WMF便宜,所以,性價比很高。如果你想入手1、200歐的套鍋,不是非德國制造不買,我推薦Roesle,而不是WMF。 ⑶WMF:感覺很多童鞋對這個品牌很有感情,之前的《Fissler 菲仕樂 Original-Profi 雅格系列套鍋5件套》里,就有童鞋覺得WMF的排名太靠后。不是我故意貶低WMF,是信息不對稱。WMF是一個產品類型非常齊全的品牌,但是除不銹鋼餐具以外,其他類型很少有品質屬于市場高端的產品。它家的不銹鋼鍋具同樣如此,中流的品質,中流的價格,我個人確實是不感冒的。如果你追求品質,有Fissler,如果你追求性價比,有Roesle。但是,它家的市場宣傳做得確實很好,商店里的廚具柜臺,它家是位置最顯眼、規(guī)模最大的,而且WMF的專賣店遍布全德各大中型城市。 ⑷Silit:我將它家排在WMF之后,是因為它家最擅長的不是不銹鋼鍋具,而是不粘涂層鍋具。注意,不是使用特氟龍的不粘鍋,是它家的專利Silargan加陶瓷涂層,其中涂層也有很多專利。請不要問我它家的不粘鍋具好不好用,我沒有接觸過,不了解。Silargan的產品和不銹鋼的一樣,全面發(fā)展,不僅僅局限于炒鍋。同檔次的不銹鋼鍋具,品質跟WMF半斤八兩,但是,價格通常更貴一些。如果你想要入手不銹鋼鍋具,Silit確實不是神馬值得推薦的品牌。 ⑸雙立人:童鞋們還是入手它家的刀具吧。它家鍋具的品質,真心不值得你千里迢迢地扛回去或花那么多的運費寄回去。 請童鞋們認準不同品牌擅長的產品類型。某品牌忽然超水平發(fā)揮,在自家不擅長的領域推出某款品質逆天到可以秒殺其他品牌同檔次產品的例外情況,至少我還沒有遇到過。 —————————— 3.怎樣判斷鍋具的品質?作為外行的消費者,包括我,怎樣判斷鍋具的品質? 掂重量、摸手感的判斷方法對于不銹鋼廚具(包括餐具)是具有廣泛適用性的。對于Fissler的鍋具,還有1個辦法,看鍋具底面的標志,注意,這種方法只適用于Fissler。 3.1.重量重量是由產品使用的材料和材料的用量決定的。 德國主流廚具品牌的不銹鋼鍋具和不銹鋼餐具,都是使用18/10不銹鋼。18/10表示材料里含有18%的鉻、10%的鎳、少量鉬(具體數(shù)值不詳),屬于316的范疇(16~18%的鉻,10~14%的鎳,2~3%的鉬),就是通常所說的醫(yī)療級不銹鋼,但是,18/10不等于316。 316和304的主要區(qū)別,作為外行,我看到的資料里都是說前者含鉬,后者不含。因為鉬使不銹鋼的內部結構更穩(wěn)定,所以對于很多化學物質,316的抗腐蝕能力比304更強,比如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如果有了解這方面知識的童鞋,歡迎科普。 總的來說,同檔次、同尺寸產品的重量和品質排名基本相同:Fissler≥Roesle>WMF=Silit>雙立人。 3.2.手感手感主要關注的是把手、鍋具邊緣、鍋蓋。 把手的關注點是使用的材料和連接鍋身或鍋蓋的部分,比如是不是全不銹鋼的,是如何和鍋身或鍋蓋連接的。在不銹鋼把手是市場主流的情況下,后者和把手的隔熱防燙能力密切相關。通常,中、高端的鍋具會在把手和鍋身或鍋蓋之間增加一道工序,用來減少熱量的傳遞。不能理解的童鞋可以找高端和低端系列的鍋具,對比一下把手部分的處理就能理解。 鍋緣的關注點是鍋緣的寬度和側面。中、高端鍋具的鍋緣通常很寬,為的是增強鍋蓋密閉能力,方便進行傾倒和瀝水。鍋緣側面需要摸手感。比如低端鍋具,F(xiàn)issler和Roesle的鍋緣側面摸起來是很光滑的,但是,WMF的就會有明顯的毛糙感,這是你在產品圖片里怎么看都看不出來的。 鍋蓋的關注點是密閉性和實用性。增強密閉性的最常見方法是鍋蓋邊緣向內凹,WMF的Function 4比較特別,用的是硅膠環(huán),但是硅膠環(huán)有溫度上限,所以不建議進入烤箱。注意,這只是不銹鋼鍋具,不是壓力鍋或琺瑯鍋,請不要用后兩者的密閉能力來要求前者。實用性的典型代表是Fissler的Solea,我會在之后的產品介紹里詳細討論。 3.3.鍋底標志Fissler的特征圖標是做得最詳細的,所以,這里以它家為例。它家的鍋具產品頁面可能出現(xiàn)的圖標一共有14種。 ⑴材料是18/10不銹鋼。 ⑵可以用于燃氣灶。⑶可以用于電爐。⑷可以用于電陶爐。⑸包覆式壓焊的超級耐熱鍋底。⑹可以用于電磁爐。⑺Cookstar,表示可以通用于各種爐具,包括⑵~⑷和⑹。Cookstar是Fissler的注冊商標。 ⑻可以用于烤箱。⑼可以使用洗碗機清潔。 ⑽鍋蓋密閉。⑾鍋緣適合傾倒鍋內的東西。⑿從鍋底到鍋緣都是圓角處理。⒀鍋內使用霧面拋光處理。⒁內壁上有刻度。 要判斷Fissler鍋具的檔次,看產品特征里有沒有⑺Cookstar,它會以下圖的形式直接出現(xiàn)在實物的鍋底。 目前,F(xiàn)issler只有4個高端系列有Cookstar標志,分別是Solea、Original-Profi、Luno(這個系列的鍋身是鑄鋁加不粘涂層,不算不銹鋼鍋具,這篇文章里不討論)、Intensa,都是德國制造。 注意,只有出現(xiàn)Made in Germany才表示德國制造,沒有出現(xiàn)或只出現(xiàn)Germany的都不是德國制造。 WMF的TransTherm,Silit的SiliTherm都是類似的標志,Roesle和雙立人沒有類似的標志,但是會在鍋底出現(xiàn)燃氣灶、電爐、電陶爐、電磁爐的圖標或文字,雙立人還會多1種光波爐。而且,除Roesle以外,其他3家品牌的產品宣傳里會出現(xiàn)“適用于所有爐具”這種文字。 比如,TransTherm會以下圖的形式出現(xiàn)在實物的鍋底。 注意!看起來好像WMF、Silit、雙立人都有系列可以向Fissler的3個高端系列看齊,實則不然。 因為WMF的所有不銹鋼鍋具的鍋底都有TransTherm標志,Silit同理,雙立人的都有5種爐具的圖標或文字。而Fissler的所有不銹鋼鍋具,同樣能在產品特征里看到4種爐具的圖標。但是,除有Cookstar標志的系列,其他系列的產品宣傳里,都不會出現(xiàn)“適用于所有爐具”這種文字,只會出現(xiàn)“適用于XX、YY、……爐具”。 童鞋們看懂了嗎?TransTherm等標志表示的“所有”爐具,其實就是燃氣灶、電爐、電陶爐、電磁爐,如果按照雙立人的做法,還包括光波爐,和Cookstar是不一樣的。 Cookstar代表的可以適用爐具范圍,是高于TransTherm等標志的。我個人的理解,這至少說明,Cookstar的材料更穩(wěn)定、更安全,用不太文雅的說法,更耐操。因為,其他品牌的不銹鋼鍋具如果可以像Fissler一樣,分出Cookstar和非Cookstar的不同等級,它們肯定會這么做的。 當然,以上4/5種爐具已經足夠滿足童鞋們的日常烹飪需求,所以,是不是一定要追求Cookstar,量票子而行。 —————————— 4.不銹鋼鍋產品系列注意,我只介紹以下的產品系列:Fissler的Solea、Original-Profi(高端),Roesle的Mehrschichtmaterial(中端)、Emotion(低端)。如果你決定入手其他系列,可以不用看這部分內容。 為了一步到位,我會在產品后面附上德國亞馬遜自營的鏈接,如果有的話。如果其他網(wǎng)站或賣家有我認為值得入手的價格,我也會附上鏈接。之后,我會貼一張轉運價格表,童鞋們可以參考。 德國亞馬遜直郵中國(不含香港)必須走Express通道,Express除運輸更快以外,是默認主動報關的,普通通道不會主動報關。總價是這樣計算的:產品價格×0.84(退部分德國消費稅)×1.1(預收中國關稅)+€28+€8×產品總重量kg(亞馬遜Express的直郵運費是€28/單+€8/kg,總重量請參考產品頁面的Produktgewicht inkl. Verpackung)。因為退稅和運費的計算,實際總價會有微小差異。直郵香港可以走非Express的普通通道,沒有關稅,運費是€18/單+€8/kg。 4.1.為神馬我只介紹這4個系列?Fissler的Solea和Original-Profi適合追求品質、要買就買最好的、有高端就絕不買低端的童鞋。注意,WMF的Premium One和Function 4只是WMF的最高端,不是市場的最高端。它們的市場定位是低于Fissler的3個高端系列(Solea、Original-Profi、Intensa)的,屬于市場中端。 Roesle有著很典型的德國品牌形象,作風保守、低調,專注本土市場,不重視國際化的市場宣傳,產品造型經典,基本不玩概念,但是保證用料十足、品質上乘。它家鍋具的高性價比應該跟不是德國制造有很大關系,生產成本更低,但是,用料絕不打折,品質絕不打折。 Mehrschichtmaterial適合更看重性價比、覺得Fissler的高端太貴、品質方面可以降低一檔的童鞋。Emotion適合只要求是牌子貨、性價比最高的童鞋。至于德國制造,請童鞋們不要走進誤區(qū),以為德國制造就一定代表更好的品質。比如Roesle的產品,這個品牌本身就代表著高品質,所以,它家的產品是不是德國制造,我覺得根本就不重要。同檔次的鍋具,如果讓我在WMF的德國制造和Roesle的非德國制造之間選擇,我一定會選后者。 不考慮運費。如果你的預算在€150以內,我推薦Emotion。在€250以內,Mehrschichmaterial。在€350以內,Original-Profi的4件套。在€350以上,Original-Profi的5件套和Solea。 4.2.Fissler的SoleaSolea是Fissler目前最高端的系列,唯一的七星。德國制造,產品特征除⑸以外都有(見3.3.鍋底標志,下同)。這個系列最大的亮點是弧形玻璃鍋蓋,完全顛覆了過去鍋蓋的形象。
注意,因為鍋緣較寬,所以相同尺寸的鍋具,Solea的容量偏小。 Solea 4件套24cm煮鍋帶蓋(5.1L),20cm煮鍋帶蓋(3.4L),20cm煎煮用鍋帶蓋(2.3L),16cm煮鍋帶蓋(1.9L)。產品重量(含包裝)10kg。最低價約為€380。解釋一下,神馬是煎煮用鍋Bratentopf?不好意思,這是我個人的渣翻譯。德國有些菜的做法是先加油炒吧炒吧,然后加水煮吧煮吧,就適合用這種鍋,它和煮鍋的主要區(qū)別是鍋身比較矮,方便炒菜,所以相同尺寸的煎煮用鍋的容量比煮鍋的小。
注意,德亞不是最低價,其他網(wǎng)站還有更低的價格。但是德亞可以退稅,退德國消費稅和預收中國關稅后的價格,比目前的全網(wǎng)最低價還低??紤]到后者不退稅,寄到國內可能被稅,雖然德亞的直郵運費會比轉運費貴4、50歐,但是,不用擔心被稅、不用擔心售后,還是很有優(yōu)勢的。之后如果只有德亞鏈接的,同理。 Solea 5件套
4件套,16cm奶鍋不帶蓋(1.4L)。重量13kg。最低價約為€400。 德國eBay:€408.90。賣家有明確說,只寄德國和奧地利。所以,沒有退稅,必須轉運。 4.3.Fissler的Original-Profi太有名,懶得介紹。德國制造,產品特征除⑸以外都有。注意,這個系列的5件套可能帶炒鍋,可能不帶,入手之前請看清楚。關于炒鍋,我會在之后詳細討論。 Original-Profi 4件套(帶多功能炒鍋),貨號841330400024cm煮鍋帶蓋(6.3L),20cm煎煮用鍋帶蓋(2.6L),16cm煮鍋帶蓋(2.0L),24cm多功能炒鍋。重量9kg。最低價約為€290。解釋一下,神馬是多功能炒鍋Servierpfanne?不好意思,這又是我個人的渣翻譯。它和平底炒鍋的主要區(qū)別是把手,前者是雙耳,后者是單柄。而且,它可以當作菜盤子,直接端鍋上桌,就是Servier的出處。炒菜方面,貌似和普通炒鍋沒有神馬顯著區(qū)別,很多德國人也搞不清楚這個問題。
Original-Profi 5件套(帶炒鍋),貨號8412305004
24cm煮鍋帶蓋(6.3L),20cm煮鍋帶蓋(3.9L),16cm煮鍋帶蓋(2.0L),16cm奶鍋不帶蓋(1.4L),24cm炒鍋。重量10kg。最低價約為€370。
(不帶炒鍋),貨號8412305000
24cm煮鍋帶蓋(6.3L),20cm煮鍋帶蓋(3.9L),20cm煎煮用鍋帶蓋(2.6L),16cm煮鍋帶蓋(2.0L),16cm奶鍋不帶蓋(1.4L)。重量11kg。最低價約為€360。 Galeria Kaufhof:€399.99。注冊Kaufhof的Newsletter,點擊網(wǎng)頁下方的10% Online-Rabatt浮窗,填寫你的郵箱,就可以獲得10%的折扣碼,結帳時在Aktioncode里粘貼,不能和其他折扣碼疊加使用。折扣后價格€359.99,全網(wǎng)最低。沒有退稅,需要轉運。之前的優(yōu)惠里,有童鞋反映Kaufhof只認德國信用卡和德國PayPal,請找德國代付,我知道的某家手續(xù)費是轉賬金額的1%,實時匯率。 4.4. Roesle的MehrschichtmaterialMehrschichtmaterial系列又名Multiply,是Roesle目前最高端的系列。非德國制造,可以套用部分Fissler的特征圖標,有⑴~⑷、⑹、⑻~⑾。 鍋蓋造型比較特別(見下圖),邊緣向內凹,增強鍋蓋的密閉性,中間大部分向外明顯凸出,帶蓋烹飪時,鍋內空間變相升高,可以更好地保留香味,適合少水烹煮。 注意,這套鍋具的容量偏大。 Multiply 4件套
computeruniverse:€189.00。可以直郵中國,退稅后價格€158.82,運費€27.72,沒有預收關稅,總價€186.54。退稅后加運費,居然比德國本土售價還便宜。 4.5.Roesle的Emotion官網(wǎng)已經沒有這個系列,似乎是升級到i-motion PRO。非德國制造,可以套用部分Fissler的特征圖標,有⑴~⑹、⑻~⑾、⒁。 Emotion 5件套
1A-Neuware:€117.70。注冊它家的Newsletter就送€5優(yōu)惠券,單次購物金額在€50以上就可以使用,所以,優(yōu)惠后價格€112.70。沒有退稅,需要轉運。相比套鍋本身的價格,運費很貴,所以,更適合人肉。只是實體店價格不定,我見過的最低價是€129。 4.6.轉運價格表我隨便找的,僅供參考。
—————————— 5.不銹鋼套鍋是不是一定要入手套鍋?這個問題是無法一刀切的。 ⑴你到底需要哪些鍋?你準備更換哪些鍋具?結合你的使用習慣,你需要的鍋具是神馬尺寸的?請首先考慮清楚這2個問題,因為有些尺寸的鍋具使用率真心很低,不要因為1口鍋要€100、5件套只要€300這種理由,就盲目地入手套鍋。比如,不準備將家里的鍋具升級換代,只是缺1口大體積的煮鍋,那么完全沒有必要考慮套鍋。再比如,準備將家里的鍋通通換掉,日常做菜以燉煮居多,那么,壓力鍋或琺瑯鍋明顯要比不銹鋼煮鍋更實用,建議只入手需要尺寸的不銹鋼單鍋,而不是套鍋,用節(jié)約下來的票子去入手壓力鍋或琺瑯鍋。 ⑵24cm的炒鍋足夠你使用嗎?套鍋里如果帶炒鍋,一定是24cm的、不帶蓋的。對于中式炒菜,至少從我看到的情況來說,24cm是不太夠的,除非你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根據(jù)不銹鋼鍋具炒菜的方式,不帶蓋的話,很多菜都不能駕馭,尤其是蔬菜類。 如果你有專門用來炒菜的鍋,不銹鋼炒鍋只是補充,那么套鍋里帶的24cm不帶蓋炒鍋足夠使用。如果你準備用不銹鋼炒鍋作為炒菜的主要鍋具,那么,建議你單獨入手28cm或32cm的帶蓋炒鍋,套鍋里可以不帶炒鍋。而且,從實際使用上來說,24cm的炒鍋基本可以用24cm的煮鍋替代,但是,24cm的煮鍋基本不可以用24cm的炒鍋替代。 此外,是不是值得入手不銹鋼中式炒鍋?注意,中式炒鍋是Wok,尺寸通常是30cm或35cm。以Fissler中國官網(wǎng)的3款炒鍋為例。其中,新雅格炒鍋不是真正的中式炒鍋,它屬于平底炒鍋Pfanne的范疇。
我個人覺得沒有神馬必要入手。中式炒鍋只是在造型上符合國內的童鞋們對于炒鍋的追求,其實它的儲熱、傳熱、烹飪方式和其他的不銹鋼鍋沒有神馬顯著的區(qū)別。而且,為了鍋身的圓弧造型,底部面積被縮小,這不是在變相地消減不銹鋼鍋具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嗎?Fissler德國官網(wǎng)的產品宣傳里有明確說,這種中式炒鍋適合油炸。注意,它說的是類似炸薯條這種需要用大量油的油炸。從實際使用上來說,確實如此,主要是因為底部小,可以節(jié)約用油。童鞋們可以對比新雅格炒鍋,想象一下油炸薯條時,哪種炒鍋的用油量小。 ⑶比較套鍋和單鍋的價格。套鍋的定價通常是在單鍋定價加總的基礎上打7~8折。 如果24cm、20cm、16cm的鍋,你都需要,可以直接入套鍋嗎?中、低端可以。高端看套鍋的折扣力度。因為,中、低端套鍋的定價基本就是僅供參考,通常上市之后一段時間,就會開始大打折。但是高端不一樣,上市之后,價格通常會穩(wěn)定很長一段時間,折扣力度也是起伏不定。注意,單鍋的折扣力度是跟具體型號掛鉤的,同一個系列,不同尺寸的單鍋折扣可能差別非常大,如果出現(xiàn)16cm的單鍋比同系列20cm的還貴,不用奇怪。 比如Fissler的高端系列,如果遇上套鍋折扣不給力,3口單鍋的總價通常接近4件套,明顯低于5件套。雖然3口單鍋和5件套之間的差價可能不超過€100,但是,蚊子腿也是肉,與其將這些票子浪費在非必需的鍋具上,不如去入手更需要的廚房用具。如果遇上套鍋折扣很給力,比如Fissler的Solea系列,之前給出的5件套(德國eBay賣家)價格,只比4件套的最低價略貴一點,而且,比3口單鍋的最低價加總更便宜,這種情況,當然建議直接入手5件套。對于非必需的鍋具,就算是不用,也是可以擺著看的。 —————————— 最后,祝童鞋們理性購鍋,剁手愉快!
|
|
來自: yiqizouguo > 《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