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三種用于小兒退燒的推拿手法,分別是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撈月。 這三種手法都有退燒作用,但是也是有區(qū)別的,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另外,在推拿的次數(shù)、輕重、快慢方面也要注意。 第一種:清天河水 位置:手心向上,小臂正中的一條直線。從腕橫紋推向肘橫紋,向內(nèi)推。 作用:清熱解表,瀉火除煩 次數(shù):10分鐘左右 注意:涂抹按摩油,以免把寶寶皮膚弄紅或不舒服。 第二種:退六腑 位置:手心向上,小臂靠近肚子的一側(cè)直線,從肘橫紋向外推到腕橫紋。 作用:清熱涼血,解毒去熱 次數(shù):10-15分鐘 第三種:水底撈月(或叫水底撈明月) 位置:順著孩子的小拇指,從指尖往下推,然后再回到手心上,畫了個弧。 作用:有養(yǎng)陰清熱的作用。這種退燒方法很好,低熱高熱都可以用。 次數(shù):10-15分鐘 這三個穴位,對寶寶發(fā)高燒時控制溫度非常有用。寶寶發(fā)燒時,家長一定不要驚慌、不要著急,家長們可以在邊給寶寶退熱的時候,想一想寶寶為什么發(fā)燒,配合使用的穴位以及小妙招。 除了推拿方法外,手法也非常重要,同樣的穴位,推得越快,瀉得越厲害,清熱效果越好;手法越重,退燒效果越好;次數(shù)越多;退燒效果越好。 有些家長在給孩子用過退燒藥后,很快給孩子進行小兒推拿,結(jié)果出現(xiàn)孩子體溫過低的現(xiàn)象,非常危險,這點家長也要注意。 |
|
來自: 九歌珍藏閣 > 《養(yǎng)生與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