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席上,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禮儀。
一是給別人倒茶時不能倒?jié)M杯子,只能倒七分;
二是別人給你倒茶時,要在桌上叩手。
其中,倒茶只倒七分滿,是最重要的常識,也是茶席禮儀的代表。為什么只能倒七分滿?這個小小的動作里,原來蘊含著大道理。
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如果把茶倒?jié)M,滿滿的一杯茶,咄咄逼人,讓人敬而遠之。
茶不倒?jié)M,就是為了留下一些空白。剩下的三分,是人情,是余地,是分寸。
為人處世,把握好分寸,留一點余地給別人。既給了別人空間,也給了自己自由。茶只倒七分滿,是對別人的尊重,留下三分人情,讓人體會到你的用心,雙方其樂融融。
茶之道,做人之道。
茶對人,有一種無言的教化,就像春雨潤物細無聲。
茶禮儀是中華禮儀的一個縮影,不僅僅運用于茶席之上,更可以廣泛推及到日常生活當中。
茶只倒七分滿,最主要考慮的,是客人方不方便喝茶:
如果茶倒太滿,茶杯太燙,不僅不方便拿起,還容易失手打爛茶具;
如果茶倒太滿,喝茶時茶水容易灑出,讓喝茶的人感到尷尬;
如果茶倒太滿,不便品茶聞香,也不便觀賞杯中湯色;
如果茶到太滿,讓人一下喝一杯,有點為難,失去了慢品的樂趣。
“利他”,是茶教給我們的第一個道理。茶桌上不管做什么動作,都以方便、體貼別人為主,這是茶之道,也是做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