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生活情趣的人很難不會愛上江南味道,那層次豐富又細膩極致的人生享受,像極了蘇式鮮肉月餅,層層酥,口口香。 “尋找田野”聯(lián)合蘇式傳統(tǒng)手工月餅老師傅李健根,研發(fā) “江南桂月”蘇式鮮肉月餅,寄望同你細品此番仲秋。 踏著月色,信步閑庭,品“江南桂月”,開啟美的歷程。 解讀“江南桂月” 從姑蘇古城開始 蘇州,有著2500年文明史,城建風潮的推土機并沒有改變姑蘇老城的格局。 整座姑蘇城就是一座最大的園林。護城河內(nèi)沒有高樓,城區(qū)限高24米。 寒山寺的鐘都換了好幾個,姑蘇古城還是那個姑蘇古城。蘇州人在雕梁畫棟、亭臺樓閣中過著園林般精細的江南日常。 在平江路歷史街區(qū)上,穿過大儒巷、錄葭巷、丁香巷,古典別致的巷名讓人心底泛起漣漪…… 蘇州歷史街區(qū)平江路 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到蘇州做刺史,他曾寫到: “水道脈分棹鱗次,里閭棋布城冊方?!?/span> 至今,平江路還是那時的氣息。 難怪老文青乾隆會六下江南。江南水鄉(xiāng)的居民在灰瓦白墻、雕花漏窗下,將瑣碎如斷篇的日常,熏成了連貫的詩。 蘇州評彈《賞中秋》評彈老師一男一女,這邊廂身穿長衫拿三弦,那邊廂刺繡旗袍手抱琵琶,舉手投足,儀態(tài)萬方…… “酥”這個字,極好地詮釋了江南文化??匆谎?,你便記住了,忘不掉。 仲秋手信 薈萃蘇式雅韻的“江南桂月” 用精巧敏感的手藝,將俗世生活過成詩,這才是活著的江南。 繁多精巧的蘇州手工藝,蘇繡、核雕、年畫;還有時令而食的蘇式糕點……樣樣令人憐惜到不好意思。 還有每年仲秋,蘇州人食用的“鮮肉月餅”同樣是蘇式匠心之作。 “尋找田野”秉承了蘇州人滲透到日常的精細,“江南桂月”應時而出。 李健根師傅工作的園子不大,有亭有廊,有流水。已是秋初,只是風還未有涼意,但卻把廊檐懸掛的竹制風鈴搖晃得清脆悅耳…… 李健根是老蘇州人,15歲入行,已做了30多年。 師傅17歲就已經(jīng)在江南古鎮(zhèn)木瀆鎮(zhèn)招待所做廚師長。木瀆可是江南園林古鎮(zhèn),乾隆下江南到訪之地;2000年,李師傅擔任“石家飯店“廚師長,那時的“石家飯店”名鎮(zhèn)江南。 師傅用正宗蘇式工藝研發(fā)的 “江南桂月”,共兩個系類,江南桂月 鮮肉禮盒,江南桂月 甜味禮盒。 仲秋時,桂花開,滿街飄香,蘇州人為了一口正宗的蘇式鮮肉月餅,排長隊,耐心等待幾個小時。 有了“江南桂月”,輕輕松松和家人、朋友貪晌仲秋。 酥、鮮、香, 精細手工是技藝也是藝術(shù) 月餅大致有廣式和蘇式之分。自清朝盛行月餅模具以來,廣式月餅將餡料灌入模具的做法也開始流行。 而蘇式,吃的就是從頭到尾的講究,咬一口,酥、鮮、香,溢滿口腔。 “江南桂月”蘇式鮮肉月餅,從選料、打皮、打酥、小包酥、油煎,在一道又一道的動作組合下,方可成就好口感。 月餅重80g,其中餅皮30g,酥15g,餡料35g。制作中,一層餅皮包一層油酥,油酥用中筋粉混入豬油揉制,這樣的餅皮工藝俗稱小包酥。 包裹油酥后,卷一次折三折,搟出十五公分長,這般長度保證烤制后的酥皮層層分明。 餡料上,為滿足食客精細挑剔的味蕾,尋找田野比對原產(chǎn)地后精選了陽澄湖蟹粉、洞庭湖咸鴨蛋、云南松露高級食材。 鮮肉蛋黃所用洞庭湖咸蛋黃,烤爐烤過,噴灑高度白酒殺菌、去腥、提香味; 鮮肉松露由世界三大珍肴“松露”來點綴,溫水浸泡四小時,充分吸水,散發(fā)出鎖住的香味,切成玉米粒大小,不食不時的節(jié)令美味,送禮誠意之作。 陽澄湖蟹手工剝殼,取蟹黃,姜汁去腥,金秋蟹正肥美,時令大閘蟹和精選后腿肉交織,鮮香滿溢喉嚨。 為保證江南桂月的色澤和口感,我們棄烤爐,選用手工電餅鐺煎。 當聽到油鍋里滋啦滋啦響,打開鍋蓋,月餅兩面金黃,咬下去,酥皮掉渣,鮮香滿溢。 此番仲秋,希望“尋找田野”研發(fā)的“江南桂月”能給你豐富韻味,多樣口感,和親朋小宴一場,寄于酒,或取意于琴,賞心樂事。 食用TIPS 1 收到后,請立即冷藏,可保存6天。 2 三種方式喚醒低溫休眠的月餅,還原剛出爐時的美味。 *80℃的烤箱烘烤10分鐘 *平底鍋小火加熱,兩面各5分鐘 *微波爐小火20秒,暫停一分鐘再15秒 味庫美食獵手精選 | 江南桂月 ?蘇式傳統(tǒng)工藝,百年老店廚師長手工之作 ?高級餡料,黃金配比,口口酥香 ?江南風設(shè)計,絕佳伴手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