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落雪聽禪 2017年8月19-20日,我有幸參加了謝耳朵網(wǎng)校金秋筆會。這次為期三天的筆會,把我?guī)нM(jìn)了一個從未感知過的世界。 在筆會上,我遇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學(xué)愛好者,也和謝耳朵網(wǎng)校的老師同學(xué)親切相遇,我們齊聚北京,享受了一次文化盛宴。 在這次筆會之前,我糾結(jié)了很久。我是一個農(nóng)村婦女,可謂井底之蛙,沒見過多少世面,滿腦袋都是高粱花子。雖然我已經(jīng)進(jìn)入謝耳朵網(wǎng)校學(xué)習(xí),但由于平時沒更多時間寫作,現(xiàn)在的我,一沒有驕人的成績,二沒有熟悉的朋友。 我忐忑地想,如果我冒然參會,面對那么多能力非凡的老師,面對那么多成績斐然的大咖們,我會不會尷尬?我會不會像紅樓夢里的劉姥姥一樣,進(jìn)到帝都傻了眼呢?在這樣的心態(tài)下,筆會前夜我輾轉(zhuǎn)難眠,思考了幾天之后,終究抵擋不住對文字的癡迷,19日,我還是趕赴筆會。 走進(jìn)會議室,迎面一位戴眼鏡的男士笑容可掬地遞給我一本書,我趕忙接過來一看,是《演講與口才》。我以為他是給這本雜志做宣傳工作的推銷員,就禮貌地朝他笑了笑。這位很紳士風(fēng)度的男士遞給我一張名片,自我介紹說他是《演講與口才》的編輯。 他話音落地,我的心咯噔一下,又咯噔一下子!呀!他是編輯老師?在我心里,編輯老師是高高在上的,帶著神秘色彩的,怎么會是和我近在咫尺、猶如鄰居哥哥的這種親近感覺?而且還是名家雜志的編輯!太不可思議了! 我語無倫次地說:“吳老師……上您們雜志好難呀……我的水平太差了!” 吳奈老師微笑著說:“其實(shí)不難……”還沒等老師說完,我面紅耳赤地拿起書,心里“咚咚咚”像揣著只活蹦亂跳的兔子,慌里慌張地逃離了這位和藹可親的老師。 大會上,當(dāng)主持人宣布《演講與口才》的編輯老師吳奈上臺時,我瞪大了眼睛,千真萬確,他真是編輯老師呀! 吳奈老師大步流星地走上臺,會議氣氛一下子沸騰起來,他激情澎湃的演說,讓我們豁然開朗,如撥云見日,又如醍醐灌頂。 吳老師針對他們的雜志,講如何找對自己的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欄目,突破固有的模式。 寫出來的稿子要讓人明白,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寫出來的文章要好看,讓人讀到你的文章,能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一篇文章如何寫的好?找到好的素材后深挖。學(xué)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會貫通。一定寫出自己的風(fēng)格。敢于嘗試就成功了一半。 吳老師的演講結(jié)束了,他鏗鏘有力、幽默風(fēng)趣的聲音久久縈繞在我腦海里。 會議休息的間隙,我鼓起勇氣忐忑不安地找到吳老師。當(dāng)時,我不知道怎么開口跟吳老師說上話,遲疑片刻后說了句:“吳老師好!您是北京人嗎?”吳老師微笑著說他不是北京人,他是河南人。 得知吳老師是河南人,我想到河南的小小說作家楊曉敏先生。因?yàn)椋易罱矚g上了小小說,很崇拜河南著名小小說家楊曉敏先生。 吳老師自豪地談起他家鄉(xiāng)的文化和楊曉敏先生。原來吳奈老師也寫小小說。因?yàn)橛泄餐脑掝}我們從陌生變得熟悉了。 吳老師在有限的時間里給我講了一些如何寫小小說的技巧,會議還要繼續(xù),意猶未盡,我們的對話戛然而止。 *作者:落雪聽禪,謝耳朵網(wǎng)校4期學(xué)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