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_(dá)于念慈 鯨魚 編輯_鯨魚 威尼斯斷魂 第一次看到伯恩·安德森的時候,我就死了。 他在《魂斷威尼斯》里飾演的波蘭少年塔奇奧,俊美到不屬于人間。 伯恩·安德森在《魂斷威尼斯》里的扮相 1971年上映的《魂斷威尼斯》,是維斯康蒂根據(jù)托馬斯·曼的小說《死于威尼斯》改編的。他把主角阿申巴赫從作家改為音樂家,他找的塔奇奧不是波蘭男孩而是瑞典人,但有一點,維斯康蒂要求無限貼近原著——塔奇奧的美。 ▲ 在《魂斷威尼斯》中,伯恩的回眸驚艷了世界 他蜜色的頭發(fā)柔順地卷曲成一團(tuán)團(tuán)的…太陽照在上脊椎的汗毛上,顯出一片金黃色…他的腋窩還沒有長毛,光滑得像一座雕像那樣,一條條藍(lán)悠悠的靜脈清晰可見,仿佛他的肌膚是用某種透明的物質(zhì)做成似的。 ——托馬斯·曼,《死于威尼斯》 開拍前,維斯康蒂一直在歐洲各地尋找一個符合原作描寫的少年。他先去了人物原型所在的東歐,沒找到合適的,又轉(zhuǎn)場去了北歐。 劇組在瑞典見的幾個少年演員,長相都很俊俏,但還是不如伯恩 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看了幾個男孩,按照程序讓他們走動、微笑、拍照,告別前說「謝謝」。沒有人給他「頓悟」的感覺。 然后15歲的伯恩·安德森走進(jìn)了房間。 伯恩·安德森參加試鏡 「他很帥…站起來,走一走?哇…他真高。真美」 維斯康蒂通過翻譯向伯恩發(fā)出指導(dǎo),目光卻寸步不離伯恩。在選角的時候,他試著變成電影里那個渴求美色的老藝術(shù)家——阿申巴赫。我會像書里寫的那樣,迷戀上這個男孩嗎? 「讓他把上衣脫掉…然后對著鏡頭微笑?!?/p> 劇組在斯德哥爾摩看了十幾個男孩,這是維斯康蒂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要求試鏡人脫掉上衣。 伯恩有點小意外,笑著按指示脫去上衣 希臘神像一般的側(cè)臉 「很好…帶他去拍照,拍特寫,穿衣服的不穿的都拍?!?/p> 試鏡之后拍照 當(dāng)時維斯康蒂沒有直接敲定伯恩,還覺得他「有點高了」,但輾轉(zhuǎn)赫爾辛基、華沙和慕尼黑以后,他越來越確定,伯恩就是最合適的塔奇奧——「一個抽象的想法,一個思維的產(chǎn)物?!?/p> 我想象伯恩接到劇組通知的時候一定很高興。說不定還和同伴慶祝了一下,開了派對。 少年伯恩 塔奇奧魔咒 扮演塔奇奧不是個苦差事,他不需要記很多臺詞,大部分時候只要靜靜地保持一副曖昧的表情,展示肢體的優(yōu)雅就可以了。借著拍片的機(jī)會,這個瑞典少年還能去威尼斯玩一趟。何樂而不為。 他哪知道,這個塔奇奧,差不多毀了自己的演藝事業(yè)。 ▲ 他很美,又有一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冷,是典型的「美少年」,這個稱呼卻嚴(yán)重阻礙了他的發(fā)展 這不是維斯康蒂的錯。他對原著的理解是很到位的,正因此,他才故意把塔奇奧拍的像托馬斯·曼寫的一樣扁平。 選角中的維斯康蒂 影片中的主角阿申巴赫一直追著塔奇奧。他迷戀他,卻完全不了解他,不知道他為什么笑,沉思時在想些什么…透過阿申巴赫,觀眾們驚嘆于少年的美,卻像欣賞一幅畫,觀察一組靜物。 ▲ 阿森巴赫只是遠(yuǎn)遠(yuǎn)看著塔里奧,自始至終都保持緘默,語言不通也決定了他們無法交流 主角只能遠(yuǎn)遠(yuǎn)看著少年,少年有所察覺,但也不抗拒,可能是好奇,可能是不在乎 1970年,《魂斷威尼斯》完成前,維斯康蒂先放出了一部紀(jì)錄短片——《尋找塔奇奧》。 片子結(jié)尾處,畫外音搭配伯恩的試鏡片段說道,「現(xiàn)在他是塔奇奧了。只是塔奇奧。一個真正美麗的造物?!?/p> Youtube上搜索searching for Tadzio可看全片 如果伯恩聽得懂意大利語,這句話多少會讓他提前感到不安吧。一年后《魂斷威尼斯》上映,他伯恩·安德森變紅了,同時也不存在了。因為在觀眾眼里,他是塔奇奧,只是塔奇奧。 有學(xué)者寫道,「伯恩·安德森在《魂斷威尼斯》中的有些鏡頭,可以從電影中抽離出來,像藝術(shù)品一樣掛在盧浮宮或者梵蒂岡宮的墻壁上?!?/p> ▲ 柔美的線條,筆挺的鼻梁,端莊秀麗的眼眸,如雕塑般屹立在遠(yuǎn)方 …然而這種「贊美」對伯恩來說不是太殘酷了嗎? 他出演電影的時候才十五歲,喜歡聽音樂、跳舞,愛穿當(dāng)時流行的緊身上衣和闊腿褲。他和普通男孩一樣,在迷幻的七十年代緊追國際潮流,口袋里有煙,手上有酒。 對他來說,入駐擺滿藝術(shù)品的博物館算不上什么榮譽(yù),更像是活埋。 少年伯恩,一個普通的文藝男孩 ▲ 伯恩在羅伊·安德森的《瑞典愛情故事》中飾演的小混混,一年后他才參加了《魂斷威尼斯》的試鏡 少年伯恩的「悲劇」人生 伯恩有一張貴族臉,可以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但現(xiàn)實情況是,他直到13歲才發(fā)現(xiàn)父親和自己沒有血緣關(guān)系。 他的生父拋家棄子,他的母親在他10歲時自殺身亡。這種混亂的家庭背景,大概可以解釋為什么一個15歲的少年沒在學(xué)校安度青春,而是早早進(jìn)入演藝圈掙錢。 可是做演員,伯恩也不走運(yùn)。被維斯康蒂選中之前,他的幾部作品都沒什么名氣。而讓他一炮走紅的《魂斷威尼斯》,票房成績不僅失敗,還嚴(yán)重限制了他的戲路。 最讓他煩惱的是,電影里阿申巴赫和塔奇奧之間曖昧的張力,被很多人簡單粗暴地理解為同性戀。他們還把好奇的目光投回到伯恩身上。既然你演的塔奇奧那么好,那你八成也是個同性戀吧。 ▲ 參加戛納電影節(jié)的伯恩(最左)與維斯康蒂(最右) 對此,《魂斷威尼斯》的劇組不僅沒幫上忙,反而加強(qiáng)了外人對伯恩的誤解。 劇組的大部分成員,包括維斯康蒂,都是同性戀者。1971年,一行人去戛納參展,閑暇時間想找點樂子,竟然帶著年輕的伯恩去gay club游玩。 在那里,沒人關(guān)心這個孩子的不知所措。服務(wù)生們直勾勾地盯著他,像看一盤美味佳肴一樣垂涎欲滴。盡管非常不舒服,伯恩也不敢反抗,因為大發(fā)脾氣,憤然離場,無異于社交上的自殺。 維斯康蒂給伯恩點煙 維斯康蒂當(dāng)時的情人赫爾穆特·貝格本來就對伯恩拿到塔奇奧的角色感到不滿。再看到維斯康蒂對他那么關(guān)照,貝格更是嫉妒地面目全非,居然多次造謠說伯恩死于車禍、空難、濫用藥物,1976年,還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場謀殺案。 ▲ 赫爾穆特·貝格與維斯康蒂 伯恩確實有過一兩次同性戀經(jīng)歷,他不否認(rèn),跟媒體提過,說只是為了嘗鮮。在70年代的北歐年輕人圈子里,同性戀是一件很潮、很時尚的事。很多人都想試試看。伯恩也不例外,但試過以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確定無疑,是個直男。 可是沒有人要聽他解釋什么,他那張美麗的臉能讓人無限意淫下去,是個好賣的商品。Germaine Greer把他的照片用作自己男孩寫真集《The Beautiful Boy》的封面,都沒有事先問過伯恩的意見。 Greer說這本書是為了讓女性更懂得欣賞男孩的美,但她也知道,大部分讀者仍會是gay men 種種糾紛和傳言給伯恩造成了極大困擾。他的演藝事業(yè)在《魂斷威尼斯》以后就基本上停滯了。這不是因為沒人找他演,很多人向他發(fā)出邀約,角色統(tǒng)統(tǒng)是同性戀,或者美少年,他不愿意接。 尷尬的日本之旅 1971年、1972年,他兩次飛去日本,指望能重新開始。 伯恩在日本 日本人很歡迎他,給他選衣服,拍寫真,但弄來弄去,他才看明白,對方仍然在往塔奇奧的方向打扮他。1972年的伯恩已經(jīng)16歲,身高見長,五官也更成熟了,但攝影師還是想讓他保持在15歲的樣子。 在日本拍的寫真照 伯恩沒有浪費(fèi)時間,勤勤勉勉地給明治雪吻拍了幾條廣告,還為CBS/SONY錄了兩首歌,「Forever Together」和「For Loving」。 伯恩在日本用日語演唱的單曲還出了唱片,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他的日語歌「Forever Together」—— 關(guān)于他這段時間的經(jīng)歷,我能獲取的資料不多,但隱約可以感受到他在另一種文化里的尷尬… 1971年,他第一次和家人去日本,嘗試了當(dāng)?shù)孛朗场H毡镜慕哟揭贿吪恼?,一邊對伯恩吃東西的表情和動作發(fā)出日式感慨。 「伯恩夾了一點壽喜燒。至于生雞蛋嘛,他肯定很討厭吧,好像都沒有吃?!?/p> 「伯恩咬了一大口米餅,他臉上的表情可是你在電影里看不到的啊。」 「伯恩有一點點生氣了。這是因為別人告訴他,年紀(jì)不夠不能喝清酒,他之前還挺期待的呢?!?/p> 伯恩正在夾壽喜燒 大概因為這種水土不服,喜歡音樂的伯恩放棄了在日本做歌手的事業(yè)。兩首歌錄完,他就告訴日本的粉絲,不會再繼續(xù)。 ▲ 伯恩在日本錄制單曲 走在異國他鄉(xiāng),伯恩依舊會被記者認(rèn)出來指指點點??窗?,塔奇奧。此情此景太熟悉了,伯恩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陷入一個死結(jié),不管是在法國、意大利,還是在日本,他都逃不開自己這張臉。短暫停留后,伯恩選擇回家,回到斯德哥爾摩。 伯恩雖然沒在日本發(fā)展,但它對日本漫畫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說是為此后的所有美少年提供了DNA,圖為竹宮惠子的作品 回家 顯然,演電影的路已經(jīng)吸引不了伯恩。 他做鋼琴教師,在劇院接演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不用當(dāng)男主角,也不用走到臺前,只要能維生就好。 這張惹是生非的臉,就讓它快速老去吧。 只有等美貌褪去,他才能做回伯恩·安德森。 所以,當(dāng)同齡人都在嘗試叛逆的時候,伯恩在努力地循規(guī)蹈矩。 他認(rèn)識了會寫詩的蘇珊娜,和她結(jié)婚,生了一男一女。誰知不幸再次降臨,男孩被奪走生命,妻子也因為悲痛,一度和伯恩分居。 如果伯恩還當(dāng)紅,這些新聞一定是可以登上娛樂版頭條的。但媒體是健忘的,早沒人關(guān)心他了,也許有人真的相信他已經(jīng)死了,對伯恩來說,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抱著女兒滑雪橇的伯恩,已經(jīng)擺脫了塔奇奧的桎梏 伯恩再次進(jìn)入大眾視線的時候,已經(jīng)完全變了一個人。 在攝影師Kristian Holm鏡前,他穿著土黃色做舊大衣,戴茶色墨鏡,白發(fā)長長的飄在腦后,也不扎起來,像草原上飛揚(yáng)的馬尾。 ▲ 縱使容顏改變,伯恩獨特的氣場仍舊讓他與眾不同 到這兒,我可以確信,伯恩真正活著了。老去而且不羈的他,比起威尼斯的塔奇奧更有生命力,甚至更美。這是不經(jīng)演繹的、粗糙的、真實的姿態(tài),但更重要的是,這是伯恩自己想要的外形,和他性格合一。 ▲ 慶幸的是,伯恩從未改變自己的音樂夢 照片下面,對他的介紹也不再是「演員」,而是瑞典樂隊Sven Eric's Dance Band的樂手,在世界各地規(guī)律巡演。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毫無名氣。 盡管不美型了,伯恩也不是沒有再紅一次的機(jī)會。倫敦奧運(yùn)會曾經(jīng)邀請他演唱經(jīng)典曲目《Heroes》,他拒絕了。維持有限的名聲,才是他的自在。接受名聲,就是接受又一個囚禁自己的標(biāo)簽。 比起他年輕時候的貌美,真是要更愛他現(xiàn)在備受摧殘的容顏了 回顧完伯恩的大半生,他的幸運(yùn)和不幸讓我感慨萬千。 上天賜予他完美的外形,卻把他丟到紛亂的家庭環(huán)境和社交場里;成名帶給他鮮花,也丟給他石頭。 伯恩近照,他現(xiàn)在仍然和家人住在斯德哥爾摩的公寓里 所幸這幾十年的掙扎,沒有能打亂他的自在。面對媒體的鏡頭,他還能露出平靜的微笑,和當(dāng)年看向維斯康蒂鏡頭時的笑容相差無幾。 現(xiàn)在看來,伯恩·安德森還是美的,而且,仍是少年。 但更多人永遠(yuǎn)記得的,是《魂斷威尼斯》里面那個美得讓人感到困惑的翩翩少年。 試鏡時看向鏡頭的伯恩,他的傳奇,正是從這里開始 配資上海裝修辦公室裝修辦公室設(shè)計上海別墅裝修辦公室裝修 |
|
來自: 昵稱2004199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