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武俠小說當中與少林寺齊名的門派,武當可以說是出鏡率非常高。武當武術(shù),是中華武術(shù)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張三豐集其大成,開創(chuàng)武當派,并影響至今。(本篇攝影/周劍生) 作為中國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武當山的地位不言而喻。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于世。 同樣,作為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shù)的發(fā)源地,武當山也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當?shù)澜淌侵袊澜痰囊粋€重要流派,它的教理、教義與中國道教的教理、教義同出一轍。 武當山在春秋至漢代末期,已是古代宗教重要活動場所,許多達官貴人到此修煉。諸如:周大夫尹喜,漢武帝的將軍戴孟,著名方士、煉丹家馬明生、陰長生曾隱此山修煉。東漢末期道教誕生后,武當山逐步成為中原道教活動中心。 明代,武當山一直被歷代皇帝作為“皇室家廟”來扶持,并把武當真武神作為“護國家神”來崇祀,武當山的地位升華到“天下第一仙山”,位尊五岳之上,成為全國道教活動中心,呈現(xiàn)出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 武當山古建筑群,規(guī)模寵大,氣勢雄偉,著稱于世。1994年12月17日,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武當武術(shù)是中華武術(shù)中的一塊瑰寶,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因此,在眾多武俠作品當中,武當一直以正面的形象出現(xiàn),其中關(guān)于張三豐的故事流傳甚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