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灸穴位位置穴位別名:疝氣穴、臍旁穴。 以患者兩口角之間的長度為一邊,作等邊三角形,將頂角置于患者臍心,底邊呈水平線,兩底角處是三角灸穴。 三角灸穴位于腹中部,以患者兩口角的長度為底邊,以臍中穴為頂點,作一底邊水平的三角形,兩下角是穴。 取穴方法三角灸穴位于腹部,患者仰臥位,以兩口角的長度為一邊,作一等邊三角形,將頂角置于患者臍心,底邊呈水平線,兩底角處是該穴。 女性三角灸穴位準(zhǔn)確位置圖 穴位解剖在腹直肌中,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血管和神經(jīng)來自于腹壁下動、靜脈和第十肋間神經(jīng)分布。 三角灸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血管和神經(jīng)來自于腹壁下動、靜脈和第10肋間神經(jīng)分布。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 穴區(qū)神經(jīng)、血管:有腹壁下動、靜脈和第10肋間神經(jīng)分布。 三角灸穴位的功效Sān jiǎo jiǔ 三角灸穴位的作用:可調(diào)理氣機,溫里散寒,行氣止痛。 主治疾?。豪@臍痛、腹痛、冷心痛、疝氣、腸炎泄瀉、胃痙攣、疝氣偏墜、奔豚氣繞臍上沖、婦人不孕、兩丸蹇塞、狐疝。 用艾炷灸5-7壯,本穴一般不用針。 穴位配伍配歸來穴、關(guān)元穴《針灸治療學(xué)》治狐疝。 配氣沖穴《針灸集成》治兩丸蹇塞。 三角灸穴解析三角灸出自《針灸學(xué)》(江蘇省中醫(yī)學(xué)校)?!妒泪t(yī)得效方》原名疝氣灸?!妒泪t(yī)得效方》:“治疝氣偏墜,量患人口角,兩角為一折斷,如此則三折,成三角如△樣,以一角安臍心,兩角在臍之下,兩旁盡處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二七壯;若灸兩邊亦無害?!奔匆詢煽诮情g長度為一邊作一等邊三角形,頂角置臍心,底邊呈水平,下兩角是穴。后《醫(yī)宗金鑒》定名疝氣穴?!夺樉募伞穭t定名臍旁穴,均作奇穴。近代《針灸學(xué)》(江蘇省中醫(yī)學(xué)校)等又改稱三角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