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某某,女,46歲,居美國紐約,10月13日月經(jīng)至,進食即吐3日,喝水亦吐,每日20余次。西醫(yī)診斷,以病毒感染用藥無效。16日微信求診,舌苔底色白,舌中間略黃膩。齒痕舌。此寒熱格拒之上熱下寒證。處方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如下: 干姜30克、黃芩30克、黃連30克、黨參60克。水煎服,3劑。 患者開車20分鐘,至本地開業(yè)多年老藥房拿藥代煎,等待1個半小時,出藥。服藥后,約半小時,又吐,自覺湯藥未全吐;以往,喝水兩口,自覺吐出三口。隔日 【原文】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fù)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359) 【方藥】干姜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 【煎服】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醫(yī)者按】:王太仆曰:“食入即吐,是有火也?!?,《長沙方歌括》有:“芩連苦降借姜開,濟以人參絕妙哉,四物平行各三兩,諸凡格拒次方該。”陳修園曰:“若湯水不得入口,去干姜,加生姜汁少許徐徐呷之,以此少變古法,屢驗?!?/span> 本證胃熱腸寒,寒熱格拒,芩連苦寒清上熱,干姜辛溫以祛下寒,佐以黨參補益中氣,清熱祛寒之藥各得其所,效用顯著。古賢誠不我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