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肚皮舞(Belly Dance),阿拉伯的說法為 Raks Sharki,意為“東方舞蹈”,一般認為肚皮舞是中東、中亞、埃及的古老的傳統(tǒng)舞蹈,它的肢體動作意欲表達有關大自然和人類繁衍的生生不息,慶祝婦女多產(chǎn)以及頌揚生命的神秘,這種獨特的舞姿來源于女性分娩時的痛苦和對孕育新生命的喜悅,另外為了表達對地母神的敬意,必須光著腳跳舞,后來這種宗教的舞蹈隨著發(fā)展?jié)u漸褪去了宗教的外衣,而漸漸轉化成為一種民間藝術,因其起源的多種傳說,舞者舞動時又讓人感覺性感、神秘,充滿神奇的力量,所以說肚皮舞對阿拉伯人來說一如西方的芭蕾舞,是神秘的阿拉伯文化藝苑里的一朵奇葩。

【肚皮舞的起源】 一、源于宗教儀式
早在3500年前的古埃及壁畫中就繪有肚皮舞圖案,最早是作為一種宗教儀式,主要敘述有關大自然和人類生命繁衍的循環(huán)不息,慶祝婦女多產(chǎn)以及頌揚生命的神秘,多以腹部的搖擺為主要動作,赤腳,從大自然之母得到源源不斷的力量。

二、源于土耳其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蘇丹王后宮擁有眾多女眷, 而女眷若能生下男孩子, 不論母親是否為皇后或者仕女, 孩子都有機會成為蘇丹王, 所以,如何引起蘇丹王的注意變成眾多女眷的必修功課,肚皮舞就這樣在后宮中逐漸盛行, 這也是為什么土耳其派的肚皮舞有許多地板動作, 在裝扮以及肢體動作上也比埃及派花俏了許多。

三、源于古埃及 古埃及人非常崇拜生育女神, 相傳有位舞藝高超的妙齡女子薩羅門, 婚后一直無法懷孕, 所以來到神廟祈禱。她在神像前祈禱, 像蛇般的扭腰擺臀, 利用舞蹈祈求生育女神賜給她孩子, 她美妙的舞姿讓在場的祭司們?yōu)橹@艷, 並且回報法老, 后來這種舞蹈就變成了祭司舞蹈而流傳至今日。
無論何種說法,肚皮舞主要源于印度、阿拉伯、埃及等中東地區(qū),它的基本動作也以這幾個國家的古典、宮廷舞為主,所以說肚皮舞歷史十分悠久,古埃及新王國時代第十八朝的墓中,就畫有與現(xiàn)代肚皮舞女郎相似的舞娘,其優(yōu)美的舞姿充滿了迷人韻味。因傳說只有宮廷貴婦才有資格學習,所以跳舞的時候既要高貴,也要熱情,既要矜持,也要嬌媚,從中可以感受到一種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內(nèi)斂與奔放混雜。肚皮舞可以有效靈活脖頸、平衡雙肩、修長手臂、挺拔胸部、結實小腹、柔軟腰肢、圓潤臀部、纖細腿部,提高身體的彈性和柔韌性,塑造女性優(yōu)美體態(tài),作為一種古老優(yōu)美典雅的舞蹈藝術,她以其性感多姿,隨意自然,不受年齡、體形及場所限制等諸多優(yōu)勢,而受到全世界女性的青睞。

【肚皮舞的流派】 一、埃及風格
動作內(nèi)斂、含蓄,有宮廷舞蹈的優(yōu)雅,經(jīng)常還包含有一些芭蕾動作。動作幅度比較小,但是很強調(diào)對肌肉的控制。肌肉的控制是以中心軀干為主軸緩慢小幅度的舞動。比較注重情感的表達,優(yōu)雅的律動間,細致的層次動作與優(yōu)雅微幅的動作為主。因埃及多信奉回教,舞者衣著保守、傳統(tǒng)服飾為主,表演方式以融合混音、弦樂、現(xiàn)代鼓以及舞者的吟唱為主。

二、土耳其風格 動作大膽、奔放,幅度很大,扭胯動作非常夸張,而且穿著比較暴露,很有視覺沖擊力。極具活力的舞蹈風格,大幅度的動作,華麗奔放。以快速與震動胯部西迷(shimmy)著稱,地板、跳躍、胸部動作也都非常常見。土耳其屬于開放的歐洲,舞者通常穿著很少,服裝華麗而昂貴,多請名師訂做,舞者習慣穿著舞鞋演出。

三、黎巴嫩風格 是介于埃及和土耳其風格之間的一種肚皮舞流派。兼具優(yōu)雅的移動以及前后左右的暫停、舞動以及少許的芭蕾舞成分。黎巴嫩風格較為貼近埃及風格,但是在動作上較大,受到芭蕾舞影響也更為明顯。舞者在進場時使用紗巾的時間較長,行進動作與戲劇張力是廣受歡迎的表演元素,舞者也習慣穿著舞鞋表演。

四、美國部落風格 部落風是美國流派融合多種舞蹈元素在里面,服飾給人以妖艷,鬼魅的視覺沖擊力。音樂以節(jié)奏鼓點為主。從舞蹈動作,音樂,到服飾,部落風十分貼近原始和自然。相比其他派別,更加內(nèi)斂,自我,舞者一般都不會有太多調(diào)節(jié)氣氛,取悅觀眾的動作和表情,他們更專注于自我的表達。部落肚皮舞對于舞者的基本功要求很高,肌肉的力量和控制是跳好部落最重要的一方面。

五、印度風格 嫵媚多姿、色彩鮮艷斑斕,包含印度的特有手勢(如五指張開,小指和無名指向掌內(nèi)彎曲)等,同時選配的音樂也會很印度的感覺。

六、現(xiàn)代風格 隨著肚皮舞的日益風靡,更多的元素融入了進來,于是誕生了纖體肚皮舞、爵士肚皮舞、拉丁肚皮舞等。
《埃及風格肚皮舞》 Shahrzad Shaabi
《土耳其風格肚皮舞》 Amira Abdi
《部落風格肚皮舞》 Rachel Brice Unda & Stellama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