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鮟鱇,俗稱結(jié)巴魚、哈蟆魚、海哈蟆、琵琶魚等,一般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淺海水域。我國有黃鮟鱇和黑鮟鱇兩種,黃鮟鱇分布于黃渤海及東海北部,黑鮟鱇多見于東海和南海。 鮟鱇魚肉質(zhì)緊密如同龍蝦般,結(jié)實不松散,纖維彈性十足,鮮美更勝一般魚肉,膠原蛋白十分豐富 ,故洋人稱之為“窮人的龍蝦”。 在日本關(guān)東,鮟鱇魚被喻為人間極品,有所謂“西有河豚、東有鮟鱇”之稱。 鮟鱇魚樣貌丑陋,頭大,由上往下看,體柔軟、無鱗,背面褐色,像有柄煎鍋一樣。大嘴巴里長著兩排堅硬的牙齒,看著不討喜,收拾起來也不如其他海魚容易,所以我很少買。 最近本地市場上有好多賣新鮮鮟鱇魚肉的,魚頭魚皮和內(nèi)臟都被去掉的,整條整條的凈魚肉。據(jù)說往年這種新鮮的鮟鱇魚肉都是被冷凍出口的,今年的訂單不知為啥都取消了,所以就大量流向本地市場。 周末我在小市上遇到賣鮟鱇魚肉的,看著新鮮,又是被收拾好的,想著回家就能直接下鍋,省了自己的功夫,而且價格也不貴,于是買了12條,花了18元錢。 留了四條煮面,其余的簡單紅燒了,只用了鹽和紅燒醬油調(diào)味,味道就鮮得沒法說,合計合計,這道美味成本不足10元錢,算是平民價的極品海鮮了。 午間兒子吃魚的時候,邊吃邊贊:“這魚好,沒小刺,中間只有一根大骨頭,而且味道鮮美,肉質(zhì)細嫩。其他的魚也都長成這樣的就好了,你看這魚多勤奮啊,光長肉不長其他沒用的。。。。。。” 他爹趕緊截住小子的話:“瞎說,你是沒看見鮟鱇魚的模樣,按你的說法,它才是個懶惰的家伙呢,只長了個超大個的頭,身子卻是極小極小的。再說了,不一樣品種的魚,味道也是不一樣的?!?/div> 聽著他們爺兒倆的對話,我在一旁偷笑。只因為喜歡鮟鱇魚沒小刺,味鮮美,小子都不知道怎么夸才好了,我這還第一次聽說魚是勤奮的。 第二次家里吃安康魚面時,兒問:“你這是用啥做的面?” “魚,就是你說的那種勤奮的魚。” ![]() 新鮮的鮟鱇魚是這樣的,夠丑吧 ![]() 凈的鮟鱇魚肉是這樣的 ![]() 原料:新鮮鮟鱇魚肉、蔥姜蒜、干紅辣椒 做法: 1、處理好的鮟鱇魚清洗干凈,瀝干水分; ![]() 2、起油鍋,爆香蔥姜蒜和干紅辣椒; ![]() 3、烹入紅燒醬油,爆出醬香; ![]() 4、把魚肉平鋪進鍋,沿著鍋邊烹入料酒; ![]() 5、添加沒過魚的熱水,燒開; ![]() 6、轉(zhuǎn)中火燉制,魚湯過半時,加鹽和一點點糖調(diào)味; ![]() 7、出鍋前大火收汁,撒上蔥花即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