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作為古人發(fā)‘牢騷’的一種形式,有它的美妙之處,也有它的凄婉之處。長時間只看原詩,未免失去一些新鮮感。不妨對一些詩句進行改編,雖意境大變,但是也有其中小小的樂趣。不信,你看這4對詩。 飛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如果不記得當初的詩句了,那這兩句詩放在一起真是毫無違和感啊。似乎有種汪倫跳崖的既視感~ 但是原詩句分別是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如果這句詩改編的沒有意思,那就看看這兩句的改編。 少小離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雌雄。 這兩句詩的組合仿佛再告訴我們:這孩子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前句的來源是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后句的來源是《木蘭詩》:唧唧復(fù)唧唧······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不過上面兩句詩的組合不看原詩句,真給人一種從泰國做完手術(shù)的······ 還是借用上面的一句詩,將這句進行組合,細思極恐的小詩! 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兩句詩進行惡搞組合,前句已成垂死之人但突然坐起來,是不是死神降臨或者回光·····自己微笑的問:死神,您從哪里來? 但是,前面那句出自元稹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表示對白居易貶謫后的同情。原詩寫道: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fēng)吹雨入寒窗。 傷心與惋惜也許會帶來絕望,當這兩句詩組合起來,最絕情,最絕望。 勸君更盡一杯酒,從此蕭郎是路人! 先不區(qū)分語境,拋開原詩的困擾,這兩句詩的組合是不是頗有種絕情之感呢?喝完這杯酒,就和你不再相識~傷心啊。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