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jīng)》是古今中外千古經(jīng)典中的一座豐碑,它所散發(fā)出的永恒光輝是超時空、全方位的大道真理,我們在這里僅能窺其一斑。因為道德經(jīng)的版本很多種,從古至今的很多專家學者先后給過《道德經(jīng)》注解,有的側重修身養(yǎng)性,有的側重治國平天下,有的重視商場中的運用,有的用來管理企業(yè)??梢哉f包羅萬象,無所不及,正所謂“橫看成峰側成嶺,遠近高低各不同。不知老子真面目,只緣心在時空中”。所以我們的思維要開放,要跳出人道的圈子,要以天道的高度去破譯老子、洞徹老子。如果只是以世俗的目光,站在道之門外觀看、想象和猜測老子;而不是用易經(jīng)思維走進門去透視和體悟老子。則只能是隔靴抓癢、不中要害,甚至是南轅北轍,盲人摸象。不但沒有達到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反而可能貽誤后人,而還老子本來面目、正本清源正是我們育心人的使命和職責! 《道德經(jīng)》中的文字和易經(jīng)一樣極其簡練,且一字多用,其中許多哲理思想與現(xiàn)代人恰恰相反,這樣一部天書似的古文,為什么流傳至今而不衰?僅僅是因為各代帝王的推崇,道教信眾的極力崇拜神化嗎?我們推崇這部經(jīng)典是從經(jīng)典的內(nèi)涵本質(zhì)與真實價值意義上講的,尤其是對宇宙人生真相和道法自然的深刻揭示,是嘆為觀止的,5000年中華文明史中處處充滿著《易經(jīng)》的光輝!而《道德經(jīng)》的來源是《易經(jīng)》,兩者皆隱寓天地自然和修煉奧秘,及修治身齊家治國安邦之道。尤其是對萬物生命源頭的探索,及宇宙萬物生命的演化規(guī)律予以了精彩的總結和論述,并從終極源頭處深刻揭示出了社會長期動亂爭斗之根本所在!反復推崇倡導“無為而治”是人類社會最崇高,最光明,最徹底最根本的治理!這對于當今人類盡快擺脫生態(tài)平衡所帶來的各種危機災難和社會混亂,從而回歸自然、和平統(tǒng)一、健康長壽、創(chuàng)建精神文明的和諧社會具有劃時代的指導意義! 二、道與德的涵義 1、道,這個字在整部道德經(jīng)中出現(xiàn)了七十多次,易經(jīng)就告訴我們: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道字本身也告訴了我們道的秘密,里面就是包含了易經(jīng)的陰陽。道字的上半部分的首,即為腦部,如易經(jīng)中的乾卦就代表的是頭,最上面兩點就是陰與陽,下面一橫則是陰陽合一,再下面是一個自。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體 zdic.net漢典網(wǎng)? 自,在《說文解字》中本義是指鼻也。象鼻形。又自然,無勉強也。 《道德經(jīng)》論點適應于整個宇宙,而在多次提出君主的概念,其實這是宇宙規(guī)律的一個表現(xiàn),一切生命都有生存的首領,而我們太陽系,太陽就是首領,細胞有細胞核,一個原子都有原子核,也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核心。只有這樣才能使得生命延續(xù),這是宇宙賜給人類的一種生存方式??梢哉f,道是指導宇宙生存的領導者。 而《易經(jīng)》乾卦是易經(jīng)的總綱,包括了萬物運行的規(guī)律,開篇的四個字:“元、亨、利、貞”已經(jīng)說明了天地的生成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而道德經(jīng)十三個字也精辟論述了宇宙形成過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我們用○表示)生一(乾),一(乾)生二(乾和坤),三生萬物(即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以,我們的道。道里面就包含了乾坤。乾坤就是對這個道的一種演繹。 我們學習《易經(jīng)》首先要學會看象,為什么呢?因為易經(jīng)流傳自上古,那時人類還沒有發(fā)明文字,都是口耳相傳,伏羲氏始畫八卦,直到倉頡造字才有系統(tǒng)的文字記載。追本溯源,我們學習經(jīng)典要找到經(jīng)典的根是什么?所以《易經(jīng)》是先有象,后來的圣人,一方面繼承,一方面推演,才有了卦象和爻辭,特別是孔子作十翼,讓易經(jīng)被更多人讀懂,也就是給易經(jīng)插上了起飛的翅膀。 而易經(jīng)六十四卦乾坤為首,各卦都自乾坤岀,而坤又在乾后,明示陰是生于陽。乾是萬物的開始,一切生化的根本,位高而德全,能為萬物的主人、首領。 《易經(jīng)》乾卦中的大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里面就包含了道字的秘密。乾為首,天行健就是走的部首,也是代表坤卦的行持,坤卦的彖辭:“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睂覀兦缘腻柁o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坤是后天生化的母親,沒有大地的厚德承載,萬物不能變化生成長育。坤地是后天的主器,沒有坤,則乾的功能作用不能顯現(xiàn)。乾坤相依靠而成作用,這是一陰一陽,一虛一實,才成大道,才成大用的道理。 而首字中有“自”,自強才能不息,只有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才能生生不息,而這個息字又是由自和心組成,為自心,就是自己的自性光明之心。 而從整個宇宙的規(guī)律來看,道有個首字,有了首領,還要去行,所以加了個走之,所以道在于行,以身載道,以身殉道,就像太陽周圍圍繞了十幾顆行星,如果沒有這些行星圍繞,這個太陽系就不存在,所以說首和行都是相輔相成的。這才稱其為“道”。 賴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踐行經(jīng)典教誨的實踐的殉道者,是一位文化革命的首領和先驅者,而我們這些跟隨的家長就要去踐行,這也是成就我們自己的機會,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所以我們賴老師提出我們相約讀經(jīng)十年,這就是一種考驗。只有真正不離育心這個軌道的才會成為行星,而如果懷疑不堅持的家長只能變成流星或隕石。在古代古文的道與導字的繁體相同,為導,即上一個道字下一個寸字,就是導字的繁體字。 小篆導字象人之初生,有以寸引之的意思,道的動詞本意就是導產(chǎn)之術為道,即導而順行之,為道。這個“道”的繁體字也有行于四達之衢的意思是:大路,四通八達的道路。我們的累積法,就是特別注重引導孩子順天而行,也就是遵道而行。而某些機構則是大量讀經(jīng),強制孩子壓迫孩子去大量讀經(jīng),孩子的天性就會被壓抑。所以,我們的道是很重要。道就也包含了這層意思。 總之“道”就是先天虛無的神秘大力量、永恒絕對唯一之源頭存在、宇宙萬物生發(fā)運化與回歸的總規(guī)律總法則,世人不可見不可測,也不可思維分辨。即古人所說的“不可講,不可思議”?!暗馈弊衷谌珪屑s有七十多處,又各有不同層面上的含義。 “道”的神秘特征基于“道”的絕對虛無存在,這超越世俗常規(guī)常理的玄之又玄的虛無之理、形而上之道,卻又具體表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萬事萬物的生發(fā)過程中。比如詞語 “道理”、 “知道”等等,都是其中包含有道;被我們稱為那些得道高僧的人都是獲得了宇宙大道真理的人。我們只有順道才能昌,逆道則亡?!暗馈睘橛钪嫒f有的源頭和根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圓融一體! 《道德經(jīng)》本身并沒有多少神秘的宗教色彩。因為它產(chǎn)生于世界各大宗教之先,其中有許多樸素的自然主義內(nèi)容。在當今物質(zhì)科學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世人為什么要回過頭來研究老子、請教老子、破譯《道德經(jīng)》?為什么要將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作為救世度人的良藥妙方?這是一個十分耐人尋味的問題。古人生活在那個生產(chǎn)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年代,怎么會產(chǎn)生出如此高深博大的哲理智慧?這是先天具足的智慧!而不是世人后天的邏輯思維分別總結所得。就好像現(xiàn)在非常流行的所謂先天潛意識的開發(fā)或右腦潛能的開發(fā)。 現(xiàn)代科學已經(jīng)證明,人的大腦細胞僅使用5%左右,就是說還有95%左右的大腦細胞終生處于休眠狀態(tài),是被封閉的。據(jù)說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天才智慧也僅開發(fā)了9%左右。腦科學專家經(jīng)多年研究發(fā)現(xiàn)右腦為人類的祖先腦,至少潛含著人類生發(fā)500萬年以來的信息。根據(jù)科學家多年的探索發(fā)現(xiàn),人之大腦不僅潛含著整個人類進程的全部信息,還潛含著整個宇宙生發(fā)演化的全部過程!破譯大腦就是破譯宇宙,所以“道”字中有個首字也是告訴了我們這個秘密,然而只有首沒有腳和手等身體其他部分,也是不系統(tǒng)和完整的,就不是一個完整的人。就好像我們有好的想法不去踐行,不去當下行動,那也是枉然。所以當很多家長說我現(xiàn)在學習經(jīng)典是不是太晚了時,指導老師總是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當下開始就永遠不晚!”與其在岸上看別人游泳,不如自己下水去嘗試。 在古代生產(chǎn)力水平極其低下的時代,世人古樸寡欲、心地單純,天真未泯,就像我們的兒童時代一樣,很容易做到忘我無我、一念不生,很快進入與道同行的先天狀態(tài)。而只有進入這個無為自然的先天狀態(tài),人類的先天智慧才能覺醒,與自然宇宙溝通聯(lián)網(wǎng),如同當代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一樣,所得信息一覽無余!而且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就是“不學自得、不為而成”的內(nèi)涵本質(zhì)所在! 所以我們一直提倡我們讀經(jīng)要放下功利心,要用空杯心,無為而為地讀經(jīng),讀經(jīng)的過程就是不斷凈化自己后天思維的過程,通過這種遵道而行的累積式教育法誦讀經(jīng)典可以很好的開發(fā)孩子的右腦,激發(fā)先天的智慧庫,起到童蒙養(yǎng)正的作用。 而當代很多教育機構都是功利教育,不僅費心耗神勞累,而且事倍功半,扼殺孩子的慧命,始終處在物質(zhì)世界的表象變化過程中不得究竟,乃至找不到教育的根本,科學飛速發(fā)展猛進的今天仍然找不到萬物生命的本質(zhì)源頭,將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關系弄得嚴重失衡對立,以污染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為沉重代價去換取眼前的物質(zhì)利益和享受,由此不斷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這里我們不禁要問人類到底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是升華了還是墮落了?也許有人會說,對于物質(zhì)文明享受來說,人類是進步了;對于人類精神靈魂的升華來講,人類是倒退了!有得必有失;有進必有退;陰陽矛盾的對立存在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根本規(guī)律啊!這話講得似乎很有道理。天有陰晴,月有圓缺,此事古難全。千百年來,人類艱難地生活在這個充滿矛盾對立存在的世界中,跳不出來。 而陰陽、矛盾、對立只是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表象過程,根本內(nèi)涵是一體兩面而無分。如果我們能夠跳出陰陽相對存在的表象過程,進入陰陽合一的實相,那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老子說的“先天虛無自然之道”就在這個陰陽合一的境界中自然顯發(fā)。 人的自身原本是“道”的載體和化身,“道”的全息濃縮凝聚。自身的生化現(xiàn)象就是“道”的演化過程,無須到處尋找!佛在自心中求,道在自身中修。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中國文化就是由此演化出來的內(nèi)求文化,不假外求,也就是易經(jīng)中提倡的自強不息的精神。 由此看來,這個“道”字還包含了自修自證自得的過程。道的諧音是倒,倒退的倒,其實也就是回的意思,回歸我們生命原本的樣子,也就是復歸于嬰兒,就是老子說的,“為什么要倒騎青牛,向西隱退。”這其中的深刻含義,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行天道,讓我們在教育孩子和讀經(jīng)過程中要倒空自己的功利心,不問收獲只問耕耘。就我們常見的競技運動會來說吧,有些參賽選手,是沖著金牌而去,卻往往適得其反。因為功利心重,很難發(fā)揮正常水平,而一些運動員帶著一顆平常心,沒有什么功利心,反而會超常發(fā)揮,而出現(xiàn)很多比賽場上的黑馬。我們對“道”字的解讀就到這里。我們繼續(xù)解讀“德”字。 2、德字的解讀: 字源演變: 金文 小篆 楷體 德,說文解字中說是升也?!暗隆弊值挠疫叢痖_是“十、目、一、心”。“十”是宇宙萬有的全數(shù),表示全方位、全德行、全息、全能,代表道之功德力量。也表示宇宙的上下和四面八方全方位——宇宙十方世界;“目”指眼睛,心靈之窗。也是心神的象征。十方世界中的目光所及、大千世界的萬象,皆由一心所生,也皆在一心之中。佛家稱“心包太虛、真空生妙有”;道家講“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這“真空、太虛、一本”就是指人之原本真心——宇宙的始發(fā)源頭! 成語“目空一切”的含義就是運用慧眼洞徹十方世界中的一切?;垩墼诘兰抑溉嗣夹奶幍奶炷垦ǎ傻勒摺耙荒苛巳弧?,一知全知;而世俗之人用兩目分辨,自然深陷于陰陽相對存在分別的過程而迷失本性真心。而我們所看到的世界萬象,自然是相對存在中的矛盾假相。即佛對世俗人生的評價是“顛倒夢想、以幻為真、妄生分別”!大千世界萬象一切不離“一心”根本。了知一心根本,即明了宇宙人生真相。 “目”的下面是“一”,即道生一,即一德,也可稱宇宙的全息元,也就是易經(jīng)乾卦中的元、亨、利、貞中的元。知“道”即知“一”;得“道”即得“一”。所以說:“知一則萬事畢”。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 “一”的下面是“心”,心生萬物。宇宙大千世界,無一不是由“心”而生,當然這個心不是指人的心臟那個肉體的心。這心就是道心、真心,所以佛說“三界唯心造”。這心相對于人心來說,就是人的真誠心、大愿心、同體大悲心、平等心、廣大博愛心。我們讀經(jīng)的過程就是修心凈心的過程,與宇宙之心相通的過程。心能通宇宙萬物,心即德,德即心。人若與道同步合一,是最大的德(得)!這個得無形無相,所以叫“一無所得”。這才是大德(得)。古時候我們的德行的德與得到的得是通用的。 易經(jīng)坤卦大象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個“德”字包羅萬象,遍及天地萬物。若用一句話概括:則凡合乎“道”的法則規(guī)律的思維意念和行為的皆可稱為“德”,也可以說“德”是道規(guī)則及合道的思想行為的一切體現(xiàn)!合道者即為“德”,凡不合道者即“失德”。道之為源,德之為本。老子所講的“道生一”,一即德。道生德,即道的演化形式和特征。它包含了易經(jīng)坤卦的無為、堅貞、柔順、不爭、儉樸等諸德,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知道、行道、順道、合道、守道之思想言行。 千百年來,人類已經(jīng)遠離了道德的始基源頭根本,迷失了自我,如果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實現(xiàn)人類夢寐已久的大同世界,就必須從易經(jīng)這個根本的源頭上認識道與德的統(tǒng)一標準!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真理,從而建立最合理的社會統(tǒng)一組織模式,制定出合乎易經(jīng)中道德標準的天道法則,人人去自覺實行之,世界大同的實現(xiàn)才能成為現(xiàn)實。否則,即使采用武力征服及壓迫強迫手段去強行實現(xiàn)統(tǒng)一,那也逃脫不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環(huán)交替規(guī)律。這就是為什么大量讀經(jīng)的孩子一開始也許因為強迫背了很多所謂的經(jīng),當時能背,但是這只是一種假象,孩子無形的天性已經(jīng)被埋沒,從此以后對讀經(jīng)反感甚至想吐。所以,現(xiàn)在我們?nèi)藗儾]有因為物質(zhì)豐富和享受的滿足而停止爭斗,社會生活中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恰恰促使人的心理更加緊張失衡!日益增多的心理障礙與精神疾病,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人類的健康生存和社會的發(fā)展。 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僅僅是財富名利的獲取與占有嗎?人類忙碌勞累除了滿足生存需要之外,還有何意義呢?目前各種專家并沒有從根本源頭上解釋回答這個最根本性的問題,所以,在短時間內(nèi)要求世界各國家主動放棄原有文化信仰習俗追求,而團結統(tǒng)一起來步入世界大同顯然是不可能的。要達到世界人民的真正統(tǒng)一,首先必須要弄清楚宇宙人生之真相及人生的真正目的價值意義。從此,促使人類迅速開悟覺醒!徹底改變舊的人生觀和傳統(tǒng)思維與行為習慣,進行一場最徹底的思想、信仰、文化、科技、倫理、道德等領域中的大革命! 要盡快實現(xiàn)這場最偉大徹底的思想文化革命,首先要建立起一套最完整的立足于宇宙源頭易經(jīng)基礎上的系統(tǒng)的文化理論體系。而育心經(jīng)典通過賴國全老師全家十幾年的踐行,總結出來的文化理論體系的建立,正是以圣賢智慧寶典易經(jīng)和道德經(jīng)等的經(jīng)典為基礎,育心人走在了這場文化大革命的最前沿。賴老師在老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礎上,提倡體用合一的思想,道是體,德是用,即用易經(jīng)中包含的“道治德化”的力量來建立萬眾一心、和諧自然、同心同德,全方位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萬物生命等的和諧、平衡、統(tǒng)一的嶄新世界觀與道德觀!,而不是過去那種立足于各國家民族狹隘利益之上的人生世界觀和世界觀。 另一方面,“德”字的左邊是“彳”,而不是一人,是雙人。其含義在于孔子提倡仁者愛人,當中的“仁”就是二人,我們稱呼自己的另一半叫愛人,諧音就是二人,代表男女相互的平等、與世界人民人人平等,代表陰陽合一,沒有矛盾和爭斗,相互友好如同一家人。從小處來說,要給孩子一個健全的家庭,那么爸爸和媽媽兩個人就要同心同德,孩子才會身心健康。我們分析完了道和德以后,我們來一起探討道德在于我們踐行。為什么這么說?《尚書》云提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币馑际撬吹鄹嬲]大禹說,人心是危險難測的,道心是幽微難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誠懇切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國家。“允”就是誠信的意思。這十六個字是我國上古時期有道明君大舜傳禹王的修心之法,也是中華文化經(jīng)典中記載的最早的心法,早于孔子的心法和釋迦心法一千多年。 正是因為道的微妙玄通,不可言說,只可意會,所以對《道德經(jīng)》的解讀不可執(zhí)著于文字。上古時期是先有言語,后有文字,“道”是掌握在君王或者部落首領的手中,所以圣賢的圣字繁體字是上面一個耳+口,下面是一個王字,心法都是不立文字,靠的是口耳相傳,因為變成文字就是有為法了,已經(jīng)不是真正的那個道了。所以通過文字我們是可以學習和傳授道的方便,文字也是指月之手,渡河之船,上了彼岸就不需要了。所以和黃帝同一時期的倉頡在造字的時候是驚天地、泣鬼神的,這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中國人的漢字包含了很多深刻的奧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