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前面五位老師已經(jīng)跟大家講到很多的投資方面的策略和想法,所以我覺得在中午的時間讓大家來聽聽我的故事當做一個放松。 我自己其實不是在金融機構上班,也沒有在科班出身,我整個投資的經(jīng)歷其實是以一個零基礎的小白入門,到現(xiàn)在大概也就是7年的時間。今天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我個人的經(jīng)歷來講,從2010年到2013年以前不能說是作為理財,就是做了一點存錢的事。但是到2013年到現(xiàn)在四年半的時間涉足一點資金,慢慢找到一點自己的投資策略,這四年時光我個人感覺是一個非常波瀾起伏的市場,我經(jīng)歷的驚嚇大過我得到的驚喜,第一我性格上相對比較保守,第二在網(wǎng)絡上遇到很多的老師。加上運氣比較好,我收獲相對比較大。這四年多的時間我大概收獲了三件事,第一把困境解決了,第二我沒有被市場干掉,不僅僅保住了我的本金還有一定的盈余,第三形成了自己的一到投資體系。 我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2013—2014年跟風的作業(yè)抄作業(yè)階段,2014年2015瘋狂過山車的階段,2016年我瘋狂研究投資體系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2013—2014抄作業(yè),很多人都去抄方丈的,我2013—2014年就是處在這樣一個狀態(tài),因為我當時是一個小白的身份進場,讀了一些理財方面的書,光靠書沒有用,就在天涯和雪球開始跟蹤很多的大V,就把每一個大V的帖子和內容都整理好,去研究他們的一個投資標的,隨著跟蹤的大V越來越多,大V人數(shù)越來越多,發(fā)現(xiàn)一個很神奇的情況,很多大V關注也是類似,他們的一些股票池或者說都是重合的,就把重合點整理出來,歸納成我自己的股票池。這個過程我自己覺得是比較幸運的,第一2013—2014這個階段是一個好時機,第二我在雪球遇到了比較好的老師,2013年買任何一支藍籌股拿到現(xiàn)在至少是翻倍的收益。而且那段時間因為市場情緒特別糟糕,比如說錢荒的時候把銀行股打到7、8塊錢的價格。像之后產生的光大的烏龍指又把券商股的價格壓的很低,2014年因為白酒孵化劑事件加上當時國家的一些規(guī)定,導致白酒行業(yè)幾乎遇到了很可怕的寒冬,五糧液是15塊錢,茅臺的價格直接打到130塊錢以下,這是當時我認為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第二是好老師,我指的是雪球上一些非常多的大V,他們提供了很多有深度的帖子,還有非常詳盡的研究理財?shù)姆绞?。但是抄作業(yè)也會帶來幾個弊端,我在投資過程中所體會出來的。第一個問題我可能知道買哪些的股票或者說做哪些基金是可以賺錢的,但是我不知道該怎么去具體操作它,因為買股票必然會牽扯一個問題就是建倉、調倉,或者股票與股票之間的調整。大V告訴我覺得這支股票處在低谷,但是后面怎么做就沒有人手把手的交我。子彈很快就打光,遇到真正好的時候就非常的焦慮。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因為我之前進入證券市場或者說股票和基金市場時,我靠著把我工資積累出來的錢拿出來,大概有二十幾萬元,很輕易的三四個月這些錢基本都已經(jīng)買光了,之后出現(xiàn)了錢荒和光大烏龍指的基本上把手頭的錢全部都打出去了。等到白酒事件的時候我非常的慌張,我明明知道這是非常好的時機,但是沒有錢去買它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換股上面不是特別有優(yōu)勢的股票賣掉,置換出現(xiàn)金來買白酒的股票。但是即使這樣做手頭上的錢也只能買幾手。 第一我沒錢,第二我很容易瞎買。 到了第二個階段瘋狂過山車的階段,這個階段很多朋友如果做股票是記憶猶新,2015年先是起來一波非常可怕的牛市,牛市之后股災,那個階段我自己非常的糾結,因為我第一次遇到牛市,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是牛市最瘋狂的時候,也不知道該買還是該賣,非常的糾結,我覺得這個錢應該怎么辦呢?糾結了半天之后我想了一下,做了一個決定,我把手頭上當時的保險股還有地產股、銀行股,都是漲的不太多,我覺得可能估值不是特別高,就留者,余下漲幅很高的就賣掉,賣掉之后就遇到了股災1.0、2.0、3.0,整個投資收益縮水的特別嚴重,這是2015年的走勢。 這件事情之后我就開始想,通過2015年的牛市和熊市的轉化,我在想我是不是在投資方面有些問題,第一個反思的情況運氣還是實力,如果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工作肯定會發(fā)現(xiàn),這個大V上這件事干好了,干的很漂亮,領導表揚了,我就知道到底是我能力上的表現(xiàn)還是我運氣上的表現(xiàn),大多數(shù)人是可以判斷出來的。但是在牛市會有一個問題,你覺得你賺錢了,你認為這可能是你的能力,但是事實上你只是瞎蒙買對了一支股票,根本不是你能力的一個體現(xiàn)。而且會帶來非常糟糕的負面情況,當你在賺錢的過程當中,你會夸張自己的能力問題之后,就會導致你在后面繼續(xù)瞎買,最后會產生一個實打實的虧損。 第二個反思,買了一個牛股也不一定會賺錢,這怎么說呢?當時從我身邊兩個朋友的案例上得到的啟發(fā)。我第一個朋友他當時是在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的時候去重倉創(chuàng)業(yè)板的股票,他嫌賺的不夠多,加了杠桿、融了資,覺得漲起來非常爽,看起來他抓了一支特別厲害的牛股,但是股災的時候跌的非常厲害,他是我身邊第一個爆倉的朋友。還有一個朋友他說買到了一支十倍的特別厲害,但是他絕口不提其他的股票,就是發(fā)現(xiàn)他怎么回事,他的確抓到了一支牛股,但是這支牛股他買的份額非常少,即便收益率非常高,但是對整個帳戶的影響力非常弱,而且會帶來什么情況?如果帳戶里其他的股票在下跌,其實他的股票本身整個是虧損的。我那個時候意識到,一個人,尤其像我這種類型的人想抓住一只牛股在股市賺錢非常難的事情。 第三個反思熊市下現(xiàn)金為王,我在2013、2014年經(jīng)歷過我手頭上沒有錢買這些東西,到了2015年又很糟糕,又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錢基本上都花光了。暴跌的時候即便是有一些好的股票可以去投資,也沒有辦法去買。我記得當時在2015年時雪球上有一個老師叫“耐力投資”,他當時做了一個現(xiàn)金組合特別有趣,在暴跌的幾個月里,這個組合一直是跑贏雪球90%以上的組合,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建那個組合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在那個情況下現(xiàn)金是多么的值錢。我做了一個統(tǒng)計2017年6月,這個組合還是可以跑贏雪球上62.99%。他說明了什么?第一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其實股票未必是他們非常適合的投資方式。也許他們買一些銀行理財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長期來看更能保值。第二在任何時候,尤其是極端的時候現(xiàn)金非常的重要,可以用來救命的。 這還我剛剛提到兩個問題,一個是面臨沒錢,第二面臨瞎買的問題。到了2016年,我就在思考沒錢我要想辦法把這個問題解決,瞎買要把這個問題解決,該怎么辦呢?沒錢就要想著掙錢,就是開源找更多的現(xiàn)金流,補充我的儲蓄帳戶。瞎買我就想辦法建立一個投資體系,去保證我這個投資是在一個合理的、合適、有度的情況下進行投資。這個時候就要講到我第二個部分,我的投資理財體系是如何形成的。 我愿意把我的開源的方式稱之為管道的故事,為什么起這個題目?大家看那句話,你是提桶者還是管道的建造者,這句話是“當當”一本非常出名的投資理財書叫《管道的故事》當中的一個開篇,一開始講了一故事,一個兄弟倆,家里都比較窮,就想辦法去掙錢,哥哥說我們去挑水吧,河邊有水我們挑到村里來,讓大家喝上水就可以掙到錢。弟弟想挑水太辛苦,一來出現(xiàn)天災沒有辦法挑,沒有錢,二來身體不好也沒有辦法挑,也掙不到錢。弟弟就想我能不能建一個管道,把水可以引到村了,也不會出現(xiàn)天災、人為的因素。兄弟倆就出現(xiàn)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哥哥就自己先挑水,他挑不動的時候讓兒子去挑水,感覺像一個小型的家庭作坊。但是弟弟花了幾年的時間把管道修好了,來似于現(xiàn)在的自來水公司一樣。兄弟兩個人就隨著時間不斷的推移,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相反的命運方式。 管道的故事對我的啟發(fā)非常大,如果我光靠我工資里面每個月去摳一兩千塊錢出來買股票,會帶來什么問題?就以現(xiàn)在的茅臺來說,買一手茅臺不到5萬塊錢人民幣,但是如果茅臺有一個投資機會,但是需要花兩三萬的成本,如果一個月?lián)竷扇齻€千塊,得要十個月,十個月還有投資機會嗎?就沒有了。所以我得想辦法解決摳錢的問題。第二個我在職場上進行的不是特別的順利,我就想是不是一輩子只能成為挑水的人,一輩子只能依靠這份工作每個月給我提供的收入,我老了怎么辦。如果我在職場上一直處于上班族的狀態(tài)會嚴重削弱我的能力,一旦我脫離原來的工作,進入到社會,我會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的實力在這個市場上立足,就要重新再學,時間成本非常高,所以開源這個事情是迫在眉睫。 我就花了很長的時間思考開源的整個方式,從現(xiàn)在來看開源其實有一個邏輯,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在那個階段我盡可能去找我身邊能夠接觸到的各種開源的方式,把每一種開源方式的特性做了一個整理,看有哪些開源的方式跟我的能力、我的擅長、我的興趣愛好相匹配。尤其注重可以產生被動收入的模式,比如說你做兼職、打一個小時的工,就像上班一樣付一個小時的錢,但是有沒有一種付出,做出一個產品,類似于PPT或者說小玩意之類的東西可以不斷的被復制,只要復制出去就實際的產生現(xiàn)金流,這種能夠產生被動收入的項目一直是我堅持去尋找的。 等到我找到這幾種方式之后就考慮把管道進行維護,能夠讓它慢慢的從小水滴變成小細流,讓這個管道的水越來越穩(wěn)定,當有一天這個管道里面所帶來的副業(yè)收入超過我主業(yè)收入一定的倍數(shù),就可以有計劃地擺脫我原來的工作。 第三個是什么呢?副業(yè)會帶來不斷的現(xiàn)金流,但是這個錢會成為我生活當中的閑置資金,這個閑置資金我可以把它導入到投資理財領域,分散在不同的理財產品上,就會產生新一輪的被動收入。新一輪的被動收入可以覆蓋我全年開支的時候,就可以騰出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去挖掘新的管道,這是我發(fā)掘開源的邏輯。不知道有沒有看過《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最出名的一幅圖就是象限圖,就是E、S、I我整個開源的邏輯其實有點像。 我從《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給大家解釋一下,我原本是E象限的雇員,給我領導打工,給我工作單位打工,來獲得收入。我就嘗試去尋找更多的副業(yè),讓自己在E的同時扮演S的象限,同時尋找多種開源的方式,我把E象限、S象限積累很多的錢投資到I象限,成為一個業(yè)余的投資者,如果I象限做的很好會產生很多的收入,讓我擺脫E象限的控制,就考慮把S象限變成B象限,成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這就是我整個邏輯。 我接下來講一下開源的方法,如果要開源就是挖管道,講的是邏輯就是管需關系。比如說我能夠提供某種服務,與此同時我在市場上能夠找到一個群體是需要我這種服務的,我們的供需關系才能夠構建起來。所以我當時第一線給自己定位,我需要知道我能夠給社會提供什么,以及我身上所能夠挖掘出來的擅長點,并且以后包裝的點在哪里。這是我自己先做的一件事,等我把第一件事做完以后就開始找市場,需要在市場上找到可以匹配的人群,他們需要我這樣的服務。然后再把這個點建立起來的時候,一個管道的雛形就已經(jīng)形成。 當時我自己因為從2001年就開始在網(wǎng)絡上堅持寫文章,這些年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經(jīng)驗和寫作素材,同時還有大量的受眾群,這是我擁有的一個優(yōu)勢。從小白的基礎入手,學到這方面的投資經(jīng)驗,這是我能夠提供的服務。很巧2015—2016年是支持付費的風口期,整個風口吹起來之后所有的管道全部都打開,就為我創(chuàng)造的很多尋找副業(yè)的機會。我把我當時在社會上嘗試和找到的一些支持付費的渠道歸納了一下,不能說是全部,還有很多的例子沒有舉到,比如說現(xiàn)在很火的直播還有其他的方式。市場上已經(jīng)有很多的平臺,只要能夠找到你自己身上的一個特點和擅長,可以用這些平臺把自己的管道做出來。 這里有一個小小的提醒,就是管道非常多,或者我們能夠尋找到的管道機會比較多,但是要注意一個量,當我們發(fā)掘好一個管道的時候要盡全力把管道的渠道做好,而不是用近一切辦法挖到,很可能挖到最后一個管道都沒有維護好,其他的管道都死了。這是我開源的一個邏輯流程。 下面就要講到一個資產配置,因為沒錢的問題解決了,要解決一個瞎買的問題。 我對于資產配置這一塊,受到的是選擇上面SOSME老師的動態(tài)再平衡的影響,我之前看《風險的投資者》上有一個50對50的資產分配的方式,然后通過對這些文章的整理和學習,我自己覺得在投資這一塊上面也希望能夠嘗試動態(tài)的平衡,搭建自己的體系。 在做之前我要想好一件事,對我的錢設置三道防火墻,第一道就是現(xiàn)金流管道,好處每個月考慮每幾個月會源源不斷的產生現(xiàn)金,就會保證我在投資領域所有的投資不會出現(xiàn)買方的情況,如果市面上有暴跌,我一定有足夠的閑置把暴跌產生的機會搶到手。第二個防火墻是家里的應急資金,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在理財?shù)臅r候先把自己家里的應急資金盡可能的儲備好。我自己的方法是,我至少保證兩年的日常生活開支可以預留出來,沒有人知道投資的未來會發(fā)生什么,也沒有人可以預測下半年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事情,甚至在職場上可能會面臨失業(yè)的可能性,我需要保證在有可能出現(xiàn)的一到兩年 當中能夠衣食無憂,才會給我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調整我的軌跡。第三個是動態(tài)的資產配置,我自己定的是3:7的債股權配置。債券類的產品比如說固定收益類的產品,把錢存在銀行,吃利息,這個產品每年有3—5%的收益等等,買一個長期的標的,吃利息。我自己把錢打算放在貨幣基金、逆回購、銀行和網(wǎng)貸平臺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我有房子還有出租,我投資了一家公司,他們每年還有一些分紅等等,這是我之前放的,大概的比例就是30%的投資資金。今年如果我有足夠多的時間可能還會去研究中短期的國債、信用等級比較高的企業(yè)債,強有信用投資價值的可轉債等等。 股權類的產品比較好分類,一個是股票,一個是基金,是我占整個投資的70%,基金主要是投的上證50、滬深300,紅利基金等指數(shù)基金,以及蛋卷上做的策略組合的投資,主要分布在港股、美股、黃金之類的。 股票這件事情上下午場會有很多的股票達人跟大家講怎么買股票、怎么配置、怎么防范風險,我講一下我自己的理解,我覺得股票是一個風險非常高的投資工具,我又很難想用什么辦法保證我的安全性,把自己放在大概會賺錢的地盤上。大概會賺錢,我不知道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這是什么意思?打個比方,第一個不做波動,只做大周期。大家可以去想一下,一個人在熊市里面買股票賺錢概率高,還是在牛市里面買股票賺錢概率高。我個人理解在熊市里面才可以買到特別便宜的股票,等到牛市就可以有一個特別好的收獲。所以在熊市來的時候盡可能讓手中有更多的閑錢留下來,去買更多股票的籌碼。第二在股票上選擇,在不會死的行業(yè)中選擇龍頭企業(yè),所謂不會死就是說這個企業(yè)不會開著就進入到夕陽產業(yè),或者后續(xù)發(fā)展無力,首先這個行業(yè)是鈔箱行業(yè)。我的理解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是強者更強的狀況,這個龍頭企業(yè)會變的越來越好,借助于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wǎng)的方式。如果小企業(yè)想在這個情況下逆行非常難,我只要抓住龍頭企業(yè)就可以了。第三我非常看中高分紅的企業(yè),為什么看中高分紅?某種意義上分紅對我來講是一種潛在的安全碼,充分展示出一點可以在熊市出現(xiàn)的時候,在低位籌集我的籌碼,同時享受越來越高的股息,等我把錢買來收益比較高的固定理財產品,同時如果牛市來了我又可以享受它上漲,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戴維斯商機。 這是我所選擇股票的三種思路。 說一下三七分類,在熊市時可能會把債券的比例放在30%,然后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分在70%,隨著市場慢慢的上漲,這三比七的比例會慢慢調整成5:5,進入到牛市時會不斷的賣出我的股票和基金,將錢轉入到安全、防守性能的股權當中去,可能比例會達到7:3,甚至高的時候會達到8:2之類的。 除了這個方法我還有小小的Tips,我是一個資深的雪球的用戶,我這些年來跟蹤了非常多的雪球達人,我自己會建立一個達人的投資庫。每一個達人研究的每一個類型我都會整理出來,每一次寫的長帖都整理好,這樣我想去研究保險股就翻一翻老師的想法,把他們的觀點整合到我自己的體系當中去。比如說方丈等等就屬于日常關注他們的文章,我?guī)妥约航⒏尤娴耐顿Y理念。 我自己對于投資的想法是什么呢?就是第一我覺得投資一定不是拿來比賽的,不是我去做了投資,一定要和我身邊的人做比較,沒有意義,錢是自己的,別人的錢你就是贏了別人,也不可能說能從別人手上獲得什么,羨慕嫉妒恨的東西本身沒有什么意義,我只是覺得每個人自己心里有一個評判的標準,我自己想跑贏滬深300,就想年化10%或者說12%,這是一個基準點,跟自己比是最有價值的事情。第二個比較重要的事情,投資是包羅萬象的領域,會因為我去研究某一些企業(yè),讓我去更多的了解市面上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一些行業(yè),去了解更多的人性,去了解更多的社會心理學,這個對于我一個喜歡充滿好奇心的人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提升自己能力和充實自己知識庫的能力,這就是我對投資的兩個意見,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