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伊利亞特》篇
古希臘時代,眾神之神宙斯愛上海之女神(不朽女神)忒提絲,想跟她有肌膚之親。可當時有一預(yù)言,說忒提絲的兒子將比他父親力氣大。宙斯怕跟她生下的兒子,將來比他力氣大,可能推翻他的統(tǒng)治,因而打消了親近的念想,轉(zhuǎn)而決定把她下嫁給一個凡人,那樣她的兒子將來也是凡人,就算在強大也不能推翻神的統(tǒng)治。
他選定的凡人是著名英雄珀琉斯。結(jié)婚那天,他們請了許多神和人去赴宴。為了一切順利,賓主和諧,他們沒有請來搗亂女神厄里斯。但忒提絲結(jié)婚的事還是被厄里斯獲知,這位被慢待了的女神為此心懷憤恨,立意去報復(fù),她不請自來的出現(xiàn)在婚宴的廳堂里,向眾客當中投一只金蘋果,上面寫著“唯最美者得之?!焙芸炀陀性S多位女神紛紛起來,爭求那只金蘋果。在爭奪中最后只剩三位女神相持不下,不肯相讓。這三位是宙斯的妻子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愛的女神阿芙羅狄蒂。
誰有資格評判她們中間誰是最美的呢?她們決定讓宙斯來定奪。宙斯一看這情勢有些棘手:不管把蘋果給她們中間任何一位,勢必得罪另外兩位,而這三位都是得罪不起的。他一面為難,一面打算如何脫身,終于想出了個金蟬脫殼之計。他抬頭指著遠處給三位女神看,說道:“那邊愛達山腳下的那位青年牧人,便是你們的裁判員,去求他替你們評定。”說著他叫赫耳墨斯(引路之神)引領(lǐng)三位女神去找那位青年牧人去了。
這位被宙斯點中的青年牧人名叫帕里斯,他的出身頗具傳奇。帕里斯原是特洛伊國王普利安的兒子。王后赫丘巴懷著他的時候,一夜夢見她將生下的不是人,而是一把熊熊的火炬。醒后她滿心驚恐,遍訪特洛伊城里的占卜者和先知,問這夢主何吉兇。大家異口同聲,都說她將生下的兒子是一個禍害,將害得整個國家家破人亡,廬舍成墟。普利安和赫丘巴商量,最好在嬰兒生下時就把他置之死地,免得為他們帶來災(zāi)殃。可是兒子生下來后,他們舍不得親自下手弄死他,而把他棄置在愛達山里巖石上,讓猛禽野獸吃掉。誰知這孩子命不該絕,遇到了一位經(jīng)過那里牧羊人,看見嬰兒帕里斯頓生憐愛之心,遂把他抱回家去,養(yǎng)育成人。
他的國王父母并不知道帕里斯得救了。就這樣帕里斯在淳樸的村民中長大成人,長成了一個魁梧健壯的美男子;而且臂力過人,練就一身武藝,會使各種兵器,尤其弓箭嫻熟,百發(fā)百中。他在愛達山打獵牧羊為生,倒也逍遙自在。他娶了一位美麗的山林仙女依諾內(nèi)為妻,夫妻恩愛。
話說回來,那三位相爭的女神遵照宙斯的吩咐,在引路神赫耳墨斯引導下,來到特洛伊平原。她們先在贊薩斯河沐浴凈身,擦香玉體,整理秀發(fā),然后一起赤裸裸地走進愛達山麓的樹林。她們來到帕里斯面前,赫耳墨斯先上去對帕里斯說明來意,把金蘋果遞在他手里。接著三位女神眼神曖昧地請他裁判她們中間誰是最美的。帕里斯突然看見三位絕色女神一絲不掛,出現(xiàn)在他面前,個個冰肌凝脂,艷光照人。山野牧人,哪見過這樣陣仗!他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看得目眩心跳,張口結(jié)舌,說不出話來。正當他猶豫的時候,三位女神企圖向他行賄,試圖影響他的決定。赫拉答應(yīng)給他權(quán)力,雅典娜給他智慧,阿芙羅狄蒂則給他世上最美的女人的愛情,她說:“她的名字叫海倫,是斯巴達的王后,生得天姿國色,美艷絕倫。來,把蘋果給我,我給你海倫?!?/span>帕里斯聽了,不禁心蕩神往,連骨頭都軟了。他把什么權(quán)力和智慧,甚至連自己的嬌妻,都拋在九霄云外,一心只要海倫。他把手里的蘋果一下子遞給阿芙羅狄蒂。阿芙羅狄蒂笑著接了蘋果,另兩位女神冷面怒目,背臉而去。
從那以后,帕里斯念念不忘想得到海倫。他拋棄妻子,去到特洛伊,心想愛神總能使他如愿以償。他在特洛伊城,跟一班青年交游,他的美貌和武藝,得到那些貴胄子弟的賞識。這些人中間有一位先知,一見就覺得他有些來歷。經(jīng)仔細盤問他的年齡和身世,斷定他就是若干年前被棄在愛達山里的王子。他的老年國王父母,看見這個失而復(fù)得的兒子生得這么英俊漂亮,真是眉目清秀,氣宇軒昂,只有高興的份兒,把從前王后夢中的事和占卜者的警告,忘得一干二凈。他們接他回家,為他的生還慶幸。他父親對他恩愛備至,十分器重,后來讓他率領(lǐng)一隊船到希臘出游。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好機會。他要借這機會,向海倫居住的城市斯巴達駛?cè)?,去實現(xiàn)私愿。
而愛神阿芙羅狄蒂所說的絕世美女海倫,其身世很不尋常。她母親麗達是斯巴達的王后,父親是宙斯(宙斯化為天鵝勾引麗達后,從蛋中而生,達芬奇名作《麗達與天鵝》取材自該神話)。她生下來就非常美貌,到要結(jié)婚的時候,她的美麗已經(jīng)傳得遐邇咸知。當時希臘的青年英雄,從四面八方來向她求婚。其中最重要的當推珀琉斯和忒提絲(不朽女神)的兒子半神阿喀琉斯、米奈勞斯、伊薩卡國王奧德修斯。這班青年都是出自名門和當世的俊杰。斯巴達王與王后不知選誰好,而富于計謀的奧德修斯想出一個辦法。他建議讓海倫自己選一人為她的丈夫,但在選擇之前,大家起誓不論他是誰,將來都竭力保護她和她的丈夫。大家同意這個辦法,并起了誓,海倫選的是米奈勞斯。
當帕里斯到斯巴達時米奈勞斯已是斯巴達君王,海倫已是一個女兒的母親。他們慷慨招待這位遠方來的客人住在他們的王宮里。帕里斯見了海倫,覺得她的美竟超過他所想象的。他夜間輾轉(zhuǎn)反側(cè),不能入睡,他明知將釀成大錯,但欲令智昏,他不顧一切,決定向愛神阿芙羅狄蒂禱告,實現(xiàn)她當時的承諾。阿芙羅狄蒂聽見他禱告,答應(yīng)他的祈求,點化海倫,使她對帕里斯產(chǎn)生愛心。
海倫初見帕里斯時,看他是青年皇子,風流倜儻,原已有些好感。自經(jīng)阿芙羅狄蒂點化后,她對帕里斯有一股不可遏制的愛意充斥她的心房。她周遭的一切已失去重要性,唯一重要的是帕里斯,兩人瞞著米奈勞斯私下相愛了。趁著一天米奈勞斯外出克里特去,帕里斯說動海倫同他一起逃走了。他們回到特洛伊,國王歡迎他兒子歸來,并歡迎海倫,把她當做媳婦看待。
米奈勞斯回來,發(fā)現(xiàn)王后被帕里斯拐去,非常生氣。他痛恨帕里斯無義,決定興兵報仇,奪回海倫。他的兄長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nóng)立即來支援,他的王國是希臘最大的。兄弟二人首先集合起自己的軍隊和船只,一面?zhèn)飨鞒前畹木趸首?,請他們前來參加,特別敦促那些從前在海倫結(jié)婚前曾發(fā)誓要保護她和她丈夫的人們。一時各城邦的君王首長,各率艦隊紛紛而來。眾軍集合起來,成為前所未有的一支偉大的遠征軍,共有戰(zhàn)艦千余艘,軍隊十余萬人,由阿伽門農(nóng)任總指揮。
歷經(jīng)海上的磨難,這龐大艦隊終于向特洛伊海岸挺進。近岸時他們看見雄偉的特洛伊城,堡樓高峙,雉堞櫛比。城前一片平原,直到海邊,愛達山雄峙一側(cè),山上林木茂密,飛泉處處。但許多人注目的,不是那里的山川形勢,而是當前的一片敵軍。特洛伊人在岸上排成陣勢,準備迎敵。這注定是一場大戰(zhàn)!
敵前登陸,難免要忍受犧牲。隨著澤薩律皇子奮不顧身跳下船,在淺水中向岸上敵軍直奔而去,這場史詩大戰(zhàn)正式拉開序幕。接著眾人紛紛跳船,一擁奔上前去。霎時標槍羽矢來來往往,像飛蝗一般遮天蔽日。這一場廝殺,雙方俱有死傷。后來希臘軍陸續(xù)登陸的越來越多,以壓倒性的數(shù)量迫使特洛伊軍后退。終于特洛伊人退回城去,閉門固守。希臘人則占據(jù)灘頭陣地,開始修繕防御工事,準備長久作戰(zhàn)的準備。
特洛伊也有一支實力雄厚的軍隊。特洛伊國王長子赫克特爾(帕里斯之兄)勇敢善戰(zhàn),是特洛伊軍統(tǒng)率和第一勇士,有特洛伊的城墻之稱。而帕里斯也率領(lǐng)一支特洛伊軍隊。除了特洛伊本身的軍隊外,后來還有許多盟邦的軍隊來助戰(zhàn),所以實力也不弱。兩軍勢均力敵,形成相持不下的局面。
奧林匹斯眾神對于這次戰(zhàn)爭的態(tài)度很不一致。赫拉(宙斯之妻)和雅典娜(智慧女神)不忘帕里斯在金蘋果事件給她們的恥辱,幫助希臘人。波塞冬(海神)和赫斐斯塔司(火神)也幫助希臘人。阿芙羅狄蒂(愛神)幫助特洛伊,那自然是因為帕里斯的緣故。戰(zhàn)神阿瑞斯大約因為愛阿芙羅狄蒂,也幫助特洛伊人。阿波羅(太陽神)和她姐姐阿忒彌斯(月神),因為希臘人的不敬也站在特洛伊人一邊。宙斯自己則中立。
戰(zhàn)爭中,希臘軍隊首領(lǐng)阿喀琉斯由于擁有半人半神的不死身(傳說其母忒提絲在阿喀琉斯出生后,就提著他的腳踝泡進冥河水中,從而擁有不死身,但由于腳踝處被抓著沒有泡入水中,成為其致命弱點),帶領(lǐng)希臘軍隊不斷擊退特洛伊軍,和攻占特洛伊周邊的其他城鎮(zhèn),令特洛伊人恐怖。就這樣戰(zhàn)爭一直打了九年。
直到第十年到來。在戰(zhàn)爭中,阿喀琉斯虜獲了一名女子布里塞伊斯,阿喀琉斯與這個女俘彼此相愛。但總指揮阿伽門農(nóng)卻從阿喀琉斯手里奪走了那個女俘,阿喀琉斯覺得自己受到侮辱憤而率領(lǐng)自己的部隊退出戰(zhàn)斗。由于希臘失去最勇猛的將領(lǐng),他們無法戰(zhàn)勝特洛伊人,一直退到海岸邊,抵擋不住特洛伊城主將赫克托爾(帕里斯的哥哥)的凌厲攻勢。阿伽門農(nóng)直到阿喀琉斯的戰(zhàn)爭的關(guān)鍵,便帶著豐厚的禮品請求同阿喀琉斯和解,請他參加戰(zhàn)斗,但遭到阿喀琉斯拒絕。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羅克洛斯看到希臘軍隊將要全軍覆滅,便借了阿喀琉斯的盔甲去戰(zhàn)斗,盡管打退了特洛伊人的進攻,但自己卻被赫克托爾所殺。阿喀琉斯感到十分悲痛,為替亡友復(fù)仇,穿上新的盔甲(由匠神赫斐斯托趕制)決心出戰(zhàn)。阿喀琉斯重新加入戰(zhàn)斗之后,戰(zhàn)爭得到了逆轉(zhuǎn),最終他與赫克托爾進行決斗,并把英雄正直的赫克托爾殺死,戰(zhàn)爭形勢有了決定性的轉(zhuǎn)變。阿喀琉斯把赫克托爾的尸首帶走凌辱,特洛伊的老王(赫克托爾的父親)不忍兒子身首異處,就帶著重禮去到阿喀琉斯的營帳去贖取赫克托爾的尸首,將赫克托爾尸首帶回特洛伊城后,為英勇犧牲的赫克托爾舉行盛大的葬禮。兩軍暫時休戰(zh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