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譚坪海 女,63歲,昏迷病人。入院做血常規(guī),做出的結果有白細胞計數(shù),但無分類結果。有血紅蛋白結果,但無紅細胞計數(shù)及血小板計數(shù)及相關結果。儀器DIFF通道散點圖分群基本正常,紅細胞及白細胞直方圖也有,曲線也基本正常。但就是不出分類及計數(shù)結果,在研究參數(shù)中也不出。復查結果也是這樣,在SYSMEX XS1000i上也是這樣,用稀釋液五倍稀釋后,用稀釋模式上機,結果依舊,而其它病人標本能正常出結果。 推片鏡檢,白細胞形態(tài)基本正常,未見幼稚細胞及異常細胞,以分葉核為主,血小板散在分布,平均每油鏡15-20個血小板。皺縮紅細胞多見,紅細胞體積均一,沒見紅胞胞碎片??紤]不是血細胞問題。 血漿置換,標本3500轉 ,1min離心后,盡量吸盡血漿,吸出1200μl血漿,加入1200μl細胞稀釋液以替換血漿。重新上機,結果都出來了。與鏡檢結果符合。查看其它檢查,有做急診生化,心梗。心梗結果正常,血糖結果72mmol/L,鉀離子正常。鈉和氯低。致電臨床,臨床否認輸液端抽血,要求臨床重抽血,結果依舊,按血漿替換后結果發(fā)血常規(guī)報告。并交班注意此病人結果變化及血漿替換方法。當晚還送過一次血檢查,結果類似,血糖有所下降。直到第二天上午所抽血液才能正常出結果,此時血糖26mmol/L。將此情況反映給SYSMEX技術支持。 技術支持將儀器原始數(shù)據(jù)導出后,交給公司分析。半個月后答復為:血液高糖引起高滲,在儀器上與各稀釋液混合后,細胞形態(tài)在慢慢改變,其原始計數(shù)在分析前段與后段得到的數(shù)據(jù)不一致故不給出結果。對些答復,我們科組織討論后,覺得存疑,但也沒能提出更好的解釋。可以確定的是確實是血漿影響了儀器出結果。 討論如下: 1、白細胞不分類,常見原因是有白細胞形態(tài)有問題,如幼稚細胞,和異淋。而且白細胞不分類觸犯了鏡檢規(guī)則都應進行鏡檢。 2、當遇到奇怪問題時,要排查儀器問題。 3、如果不是血細胞問題,而血液的組成為血細胞加血漿,故懷疑是血漿問題。進行血漿置換后能做出結果,進一步驗證這個想法。 4、血漿置換操作并非常規(guī)操作, 1500轉1min不能把血小板離下去。過長時間離心可致血小板降低。門急診血液標本離心常用轉速為3500轉,故試用3500轉 ,1min,在些標本上置換結果與鏡檢相符。暫時認為可用。 5、此標本及現(xiàn)檢驗能檢測的項目有限,雖為高糖,但還不一定就只是高糖影響,以往也有出現(xiàn)有高糖但血常規(guī)依然出結果。 6、對公司給出的答復存疑。在一般標本有干擾時,稀釋往往能解決很多問題。如果只是高滲問題,在對標本進行5倍稀釋后,滲透壓應該得到了很大改變。以血糖為例,此人血漿比例為60%。進行5倍全血稀釋后,稀釋后血糖濃度不到10mmol/L,而次日血糖仍有26 mmol/L卻已經(jīng)能正常出結果。 7、雖公司答復不完全接受,但血漿置換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如果以后再次遇到類似情況可嘗試血漿置換,置換方案暫定為3500轉1 min。 希望此次經(jīng)驗能給同行有點幫助。 檢驗視界網(wǎng)微信平臺獨家首發(fā),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