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很多人的家具還是純手工打造的,然而,如今高速運轉(zhuǎn)的機器和標準化流水線,輕易地將那段屬于傳統(tǒng)木匠的輝煌擊碎。 (木匠師傅工具) 刨子滑動,木花飛瀉,根根拙劣的木頭像個溫順的孩子,任由調(diào)遣,三五天工夫,桌子、凳子、鋤把等木具紛紛從木頭中復活。這樣的場景對于農(nóng)村長大的孩子來說,或多或少都留存于記憶中。 (木匠師傅工具) 有句俗話叫“徒弟徒弟,三年受氣?!眰鹘y(tǒng)木匠需要三年方能出師。剛開始,只能幫師傅打打下手,等技術嫻熟了能幫師傅帶小徒弟了。出師后,只要技藝嫻熟,再熬上幾年,就能自己帶徒弟了。 (木匠師傅工具) 在那個時代,師傅或多或少都還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想法,所以會留一手。而現(xiàn)在,木匠不再吃香,即使師傅不遺余力地教,也沒人肯學了。 一個老木匠工具多,斧、鋸、刨、鑿、刀、鉆和錘等,林林總總加起來共有近百種,單是刨子就是幾十種。很多工具都是跟了木匠師傅幾十年甚至一輩子,把手處都泛著油光,仿佛是被歲月滋潤了一般。 (午鉆,由鉆桿、握把、鉆繩組成) 老木匠需要十八般武藝,講究慢工細活,文火慢燉. 據(jù)說,以前有一個木匠在地主家制作雕花床,前后共做了十二年,工錢是用制作雕花床的木屑稱重后付給等量的銀子。 (手拉鉆,俗稱三簧鉆) 我們習慣性把傳統(tǒng)手工木匠稱為老木匠,把使用現(xiàn)代電動工具的木匠稱為新木匠或“釘子木匠”?!搬斪幽窘场敝幌齻€月便能上崗,一個干了一年裝修的木匠就能當師傅帶徒弟。 (小框鋸,鋸子的一種) 一臺電鋸倒裝在一塊大木板制作的臺子上,一個電鉆,一個氣槍,似乎就是全部的家當。幾個木工進場,三五天的功夫,在陣陣刺耳的轟鳴后,一頓氣槍射擊,門、柜、吊頂迅速成型,一戶商品房的木工活幾天便完成。 (墨斗,小時候一直想偷偷地彈一下) 其實,傳統(tǒng)木匠有過很長時間的輝煌。以前的習俗,除了平日里零散地添置家具外,蓋新房特別是為兒子娶媳婦時,滿堂的新家具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傳承有序的大戶人家,留給子孫的則可能是經(jīng)歷了幾世滄桑、邊緣已經(jīng)被歲月浸潤得具有光澤的老家具。 (多角尺,長度和角度都可變) 以前純手工打的家具和如今流水線上生產(chǎn)出的家具不同,家具不用一個鋼釘,連接處也都是木頭與木頭的接觸——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家具中獨具特色的榫卯結構。因為木頭是軟的,越磨合越緊,這也是很多老家具能歷經(jīng)百年而傳世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釘子是硬的,和木頭之間越磨合越松。 (多線勒子,很好用的畫線工具)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xiàn)在家具廠都是機械化生產(chǎn),見不到傳統(tǒng)的純卯榫手藝了。年輕人怕吃苦,已經(jīng)很少有人學木匠了。長此以往,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就一天天荒廢了。曾經(jīng)如影隨形的工具大部分已被冷落,置放在雜貨間里幾乎無人問津,老木匠一天天老去,老手藝后繼無人的難題亟待破解。 (刨子,有凈刨、線刨和清口刨多種) 如今,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認識到手工家具的珍貴之處。特別是在大城市開始慢慢受到追捧,但好的木匠已經(jīng)不多了,純手工打的家具也已經(jīng)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