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祥,陜西安塞人,明末民變領(lǐng)袖。公元1628年率眾起事,雖自稱闖王,但他和他的軍隊在《明史》里被稱為“安塞馬賊”。他是不是李自成的舅舅正史中未有明確說法,但他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李自成的第一任老師,進而,他身上的一些行為特點也是值得人們重視和研究的。 高迎祥 舅舅之說似有某種“血緣巧合” 在民間的傳說里,李自成是因為在驛站“被下崗”,再加有命案在身(殺了自己第一任老婆韓金兒)才不得已輾轉(zhuǎn)投奔高迎祥的。主要是因為高迎祥是李自成的舅舅。這種說法不一定正確,但李自成是高迎祥的部下,絕對接受高迎祥的指揮是不容置疑的。 明末農(nóng)民軍通常是“營”為單位,各營有一頭目,各營之間相對獨立,時分時合,各自為戰(zhàn),各營頭目之間相互不節(jié)制,無領(lǐng)導關(guān)系。1628年,高迎祥揭竿于安塞,率部活動于縱橫延安南北。1630年 ,高迎祥與王嘉胤、王自用部會合東渡入晉。1631年6月,義軍首領(lǐng)王嘉胤被南山總兵曹文詔部下殺害(一說為叛徒殺害),陜晉各路義軍結(jié)成三十六營,高迎祥推為領(lǐng)袖之一,自稱“闖王”。隨后,李自成和他的侄兒李過以及張獻忠等部亦東渡入晉與高迎祥會合,此時,義軍人數(shù)已達20萬。 在這次山西的群雄聚會上,李自成已經(jīng)成為“三十六營”首領(lǐng)之一,手上有一定的實力,而只要有實力,便能立住腳。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仿佛看不到他與高迎祥之間有舅甥關(guān)系,他們應該是嚴格意義上的上下級關(guān)系。傳說在這里顯然缺少足夠的依據(jù)。然而,在其后李自成與高迎祥之間的某種“默契”里,人們仿佛能隱約看到他們之間的某種“血緣巧合”。 高迎祥曾以販馬為業(yè),善騎射,膂力過人,他上陣時白袍白巾,身先士卒。這個“白”讓人感覺有些怪,一方面,陜北這個地方歷史上有著匈奴人的人影子,匈奴人尚白,如赫連勃勃建立的統(tǒng)萬城(位于陜西靖邊縣),因其城墻為白色,當?shù)厝朔Q其為白城子;另一方面,西夏人也尚白,李自成出生在陜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李自成稱王后也曾追認西夏奠基者李繼遷為祖。這白色讓人感覺到李自成與高迎祥之間之間仿佛有某種難以言傳的親情關(guān)系。 另外,高迎祥去世后,李自成繼任闖王,這里面雖然有不改換門庭籠絡人心的意思,但這也確說明他們之間一定有某種聯(lián)系。 李自成 戰(zhàn)斗能力難敵史上有名的女將軍秦良玉 秦良玉 明末義軍的戰(zhàn)斗實力如何?這個顯然是在很多地方被夸大了。單從客觀環(huán)境來講,農(nóng)民軍的實力地強不到哪里去的。崇禎年間,全國饑荒連年,再加地一些地方官員的腐敗,農(nóng)民大聲疾呼:“與其坐而饑死,何不盜(即起義)而死?!币蝗阂詻]吃、要喝沒喝的人,在幾個“膽子”相對大一些人的領(lǐng)導下,要作戰(zhàn),其斗爭能力是可想而知的。 1633年正月,高迎祥等破房縣(今屬湖北)、??担ń駥俸保┤胨拇?;二月攻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破大寧(今四川巫溪),但他們遇到了秦良玉。四川石砫宣撫使當時是秦良玉,女性,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里,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義軍打不過這位女英雄怎么辦?高迎祥他們只好將部隊一分為二,一路走湖廣,另一路由高迎祥親自率人馬沖破明軍防線進入陜西南部。 在這里,我們就能將這支軍隊的戰(zhàn)斗力估計出個一二來,碰著軟釘子拿下,見著硬釘子繞開走。而在1644年,張獻忠領(lǐng)大軍進入四川,再次進犯夔州,秦良玉率軍前往救援,雖然戰(zhàn)敗。但張獻忠攻下成都后,秦良玉分兵守衛(wèi)石砫境,張獻忠到處招降四川土司,卻不敢去石砫。 秦良玉的“強”讓人們看到義軍“弱”的同時,也可以看到當時明軍的“弱”。1636年三月,孫傳庭請纓任陜西巡撫,負責剿滅農(nóng)民軍。他在榆林建軍,號為秦軍。但他的這支勁旅是怎么樣的呢?崇禎皇帝對孫傳庭寄予厚望,在孫傳庭上任前親自召見了孫傳庭。孫傳庭希望崇禎皇帝能在軍糧兵餉給予支持,缺錢少糧的崇禎無奈之下給了孫傳庭一條政策,即是孫傳庭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自行籌措經(jīng)費,用以招兵買馬,朝廷不加干涉。 如斯,孫傳庭到陜西以后,按照“以秦兵衛(wèi)秦地,以秦地養(yǎng)秦兵”的理念,實行屯田,發(fā)展經(jīng)濟。用所得稅收招募訓練出了據(jù)說在明軍戰(zhàn)斗力中排名第二的秦軍(關(guān)寧鐵騎排第一;天雄軍排第一)。這就是說,當時不管是義軍還是明軍,都在天災人禍之下沒什么戰(zhàn)斗力,而孫傳庭正是用秦軍消滅了高迎祥。 張獻忠 走投無路的冒險精神敢與戰(zhàn)神諸葛亮叫板 諸葛亮 1636年,高迎祥想繞道漢中穿過子午谷,一舉拿下西安占領(lǐng)陜西。子午谷在陜西長安縣南, 是關(guān)中通漢中的一條谷道, 長300余公里,非常狹窄,周圍兩邊全是高山。這個地方據(jù)說三國時代蜀漢丞相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時,大將魏延曾提出子午谷之計,向諸葛亮建議引兵一萬,由子午谷出長安,但諸葛亮認為太過冒險而拒絕。諸葛亮不敢玩的事情,高迎祥在這里玩上了。 這年3月,高迎祥復入湖廣,7月出南山,揮師直驅(qū)西安,采取了“叫板”諸葛亮的冒險行動。當時,天降大雨,道路十分難走。高迎祥五萬大軍走了十多天的山路,終于到達黑水峪。他知道只要軍隊通過這里,前方就是一馬平川,拿下西安應該不成問題。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孫傳庭的兩萬多秦軍已經(jīng)在這里埋伏了半個月,只等義軍前來。 在三天的激戰(zhàn)中,遠道而來人困馬乏的義軍雖然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戰(zhàn)斗力,數(shù)次沖出重圍,但最終被孫傳庭的兩萬多秦軍徹底擊潰,高迎祥負傷后與幾個親信將領(lǐng)一起在一個山洞里被俘??v橫世間七年的高迎祥就此結(jié)束了他的一生,在過去的七年中,他曾馳騁西北,掃蕩中原,終因子午谷而滿盤皆輸。隨后他被押至北京,凌遲處死。據(jù)說,他因此而被生割1560刀。 在歷史的長河里,我們雖然看不到高迎祥的具體長相,但他經(jīng)歷的這些事情,無疑都是當時那個社會的傷痕,清晰明了。 高迎祥死后,其部眾歸附了李自成,闖王的稱號也落在了李自成的頭上。從此,歷史將李自成推到舞臺的中央。但在義軍的這種冒險精神背后,人們也不能看出他們走投無路的現(xiàn)實狀況。而這一切更像是高迎祥與李自成號稱的“闖”,除被迫冒險之外,分明還是一匹被關(guān)在門里的馬,能走多遠呢?慘烈的時代造就慘烈的事件,正如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文/路生) 子午谷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zhuǎn)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