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子的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只知道他一生的主要時期是在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公元713—755年)。他是河南禹縣人,年幼時就成為孤兒,生活貧寒,曾去洛陽追隨書法家張旭、賀知章學(xué)書法,沒有顯著的成績,乃改而學(xué)畫,未及20歲就顯露出了天才。 吳道子畫技已精,但仍無名聲,前途渺茫。有一次,吳道子沒飯吃了,到白馬寺混飯,與剛出家的和尚廣笑閑聊,廣笑給他出主意:何不去長安碰碰運氣? 到長安后沒兩年,吳道子便名滿京師,成為當(dāng)紅的皇家畫師,與仕女畫第一高手張萱并稱畫壇雙星。 任何時代,偉大的藝術(shù)家都有其作為開創(chuàng)者的一面。吳道子也不例外。盛唐畫壇雖然隆盛,但在人物畫方面,沿襲的依舊是東晉顧愷之的“游絲線描法”,吳道子天縱其能,創(chuàng)造了波折起伏、錯落有致的“莼菜條”式的描法,加強了描摹對象的分量感和立體感,突出了人體曲線和自然的結(jié)合,對我國繪畫甚至對西方畫風(fēng)都有一定的影響。他所畫的人物、衣袖、飄帶,畫面遒勁有力,凝神觀之,有飄動之勢,故有“吳帶當(dāng)風(fēng)”之稱。 吳道子能畫人物,亦能畫山水。他曾在皇宮大同殿畫《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圖》,僅用一天就畫完嘉陵江的巨幅壁畫。而另外一個畫家李思訓(xùn)以前也曾在大同殿畫嘉陵江山水,則用了很長的時間。當(dāng)時認(rèn)為“李思訓(xùn)數(shù)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玄宗皇帝也沒法不在身后扯著嗓子喊好,點贊不已。 皇帝賞識的畫家,當(dāng)然詔入宮中成為皇家畫師,吳道子的官方身份是“內(nèi)教博士”,又為“寧王友”。寧王是玄宗的哥哥。這是個“從五品”的官。按規(guī)矩,皇家畫師是不能接私活的。但無論是玄宗還是寧王,都比較寵愛吳道子,所以在這方面比較放開。只要吳道子想去寺院畫壁,他們并不阻攔。幾年下來,吳道子在長安、洛陽的名寺畫壁三百面,不但廣播了聲名,還收入了不少銀子。 他就是這樣有本事,似乎無人能超過他。 但俗話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吳道子晚年時,大唐帝國出現(xiàn)了一名年輕畫家,此人名氣其實遠(yuǎn)遠(yuǎn)沒有吳道子大,但吳道子卻知此人很快就要超過自己了,就要把畫圣的美譽奪走了。 這個畫家就是皇甫軫。 吳道子決定除掉他…… 有人根據(jù)這些記載,描述了當(dāng)年畫圣與這位年輕畫家的恩怨糾葛: 吳道子在洛陽時的貧賤之交廣笑和尚,通過幾十年的努力修行,上調(diào)長安擔(dān)任趙景公寺的住持,為了招攬香客,吸引香火,花重金請吳道子為其畫壁。 吳道子當(dāng)時50多歲,有點靈感枯竭,遲遲未能動筆,寺院只好另請皇甫軫來畫,吳道子聽到消息之后心理不是滋味,不愿意自己到手的裝飾工程被人搶走,于是心里一橫,惡向膽邊生,買兇殺了皇甫軫。 吳道子在皇甫軫死后,心理應(yīng)該很復(fù)雜,害怕、懺悔、不甘、嫉妒等等百味陳雜,最后在答應(yīng)寺院完成壁畫的最后一天晚上,開始執(zhí)筆作畫,在第二天早上完成了這幅巨作,由于時間不夠, 就在萬眾拜向《地獄變》的時候,吳道子正在廣笑禪師的房中,廣笑睜開眼說:“吳生!我知道,沒有在心中下過地獄的人,是不會畫出這樣的杰作的,對嗎?” 吳道子心如刀攪,無法抬頭。 是啊,正如廣笑禪師所言,他所要畫的《地獄變》不正是要勸人向善以免死后墮入地獄幽冥嗎?抑或正因為深深的悔恨,才靈感突來而在一夜間畫出這曠世的杰作? 史上有關(guān)文人殺人的事件,多半有附會和謠傳的成分,但吳道子雇兇殺皇甫軫,卻清楚地載于史籍中,而且他雇兇殺人的事情,沒有出唐代就傳得沸沸揚揚了。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續(xù)集中也記載:在長安宣陽坊靜域寺內(nèi),皇甫軫所畫鬼神像逼真而傳神,呼之欲出,形若脫壁。吳道子怕對方的藝術(shù)壓倒自己,花錢雇刺客,殺了皇甫軫。原文:“又,宣陽坊凈域寺……院門里面南壁,皇甫軫畫鬼神及雕形,勢若脫。軫與吳道玄同時,吳以其藝逼己,募人殺之。” 寫到這里,我突然感到心痛。 但想了想,有點釋然——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是一本八卦軼聞和詭異之事匯編,類似現(xiàn)在的八卦雜志,其中獵奇的成分很多。因此我寧愿相信:吳道子沒有殺皇甫軫,這,只是一種傳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