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wǎng)李東堯】話說,聽洋教授講中國古代哲學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美國哈佛大學就有這么一位洋教授,憑借講授孔孟學說成了網(wǎng)紅……
他叫邁克爾·普鳴(Michael Puett),是哈佛大學中國歷史教授。 英國《衛(wèi)報》3月26日報道稱,自2006年以來,普鳴就一直在哈佛向本科生教授中國哲學概論,探討中國古代經(jīng)典著作如何與當下產(chǎn)生聯(lián)系,如何將中國古代哲學家的思想運用在現(xiàn)代生活中。
普鳴認為,2500年前的中國哲學家,都有著不錯的工作,但他們?nèi)栽谂卮鹞覀兘裉焱瑯訒岢龅膯栴}?!拔胰绾芜^我的生活?”“我如何生活得更好?”
如今,這門課是哈佛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僅次于《計算計科學入門》和《經(jīng)濟學原理》。 普鳴還曾與作家克里斯蒂·格羅斯-駱(Christine Gross-Loh)以這門課為基礎(chǔ),合著了一本名叫《正道:中國哲學家論好的生活》(The Path: 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的書。
在《正道》一書的封面上,普鳴被稱作“哈佛最受歡迎的教授”。據(jù)悉,這本書已被25個國家的出版社購買了版權(quán),包括中國。 一般,普鳴的課會這么開場:“我要提前告知你們,”“一開始聽起來可能真的很暗淡。” 然而…… 這門課如今已是哈佛第3受歡迎的課程,通常有約七百多名學生參加,所講內(nèi)容涵蓋孔子、孟子、莊子以及荀子等。 “我向他們保證,我所保證的是,如果認真對待課程上的這些觀點與理念,課程結(jié)束時,這些東西就會改變他們的生活。”
《衛(wèi)報》這篇文章不僅上了熱門點擊,外國網(wǎng)友也紛紛在評論里思考人生……
我們?yōu)槭裁床豢纯础肮庞《日軐W”? 我的看法是 問:什么是生活?答:是出生與死亡之間的時間 問:生命的目的是什么?答:永遠活在當下
你不知道你的名字?你不知道你住在哪里?你午飯吃了什么?我想也許你知道我錯過了什么 ![]() 所有的快樂都是我的,聽音樂會!
人生為什么要有意義?
生活是簡單的,但我們卻在盡全力使它復(fù)雜
儒家經(jīng)常被誤解為要嚴格遵守傳統(tǒng),但普鳴認為并不是這樣。 普鳴說,“對孔子而言,禮儀對人們生活的指導(dǎo)是至關(guān)重要的?!? 比如去年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他就強調(diào)生活中要善于換位思考。
“比如,在中國古代,我們看到一些儀式要求人們互換角色。父親被要求扮演兒子的角色,兒子則扮演父親的角色?!? 再比如“二者都不得不從對方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兒子會明白處在一個權(quán)威的位置是什么感覺,父親則會記住,做一個更需要服從的角色是什么樣。”
可能是這兩年西方黑天鵝比較多,某些新總統(tǒng)又比較鬧騰,海外漢學好像也有點雞湯味兒了~ 近年來世界各地掀起的“漢學熱”屢見不鮮,不過“漢學”并非真正的“國學”,中國文化中還有很多可供外國網(wǎng)友學習與借鑒噠~
本文轉(zhuǎn)載自公眾號“兔子公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