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60 年沒生過病” 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可能的事,但不可能不代表不能,這是發(fā)生在衛(wèi)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北京安貞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教授 洪昭光身上真實的事。 上個月末,洪昭光教授還迎來了 78 歲的生日,雖已近耄耋之年,但近幾年體檢,他的血壓、血糖、血脂沒任何問題,思維之敏捷和跳躍,不得不讓人佩服! ▲ 洪昭光教授 60年沒生過病 靠8個字:沒心沒肺有頭有腦 “我60年沒生過病,保持健康的秘訣很簡單,就是沒心沒肺、有頭有腦。沒心沒肺就是不生氣、不著急、睡好覺、吃好飯。有頭有腦就是提得起、放得下、想得開、看得透。我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span> 洪昭光說,他一般有啥事都不往心里去,做到心胸有寬度、境界有高度、思想有深度、行動有力度,就不至于無所適從。有些老年朋友,遇到一點事就睡不好覺,這是很不好的。 “我從來不去設(shè)想我 80 歲以后的事情,《易經(jīng)》里講:‘樂知天命,故無憂?!侵溉艘槕?guī)律。 而且每個人的命運都不一樣,但每個人都能過得很成功,因為活好自己就等于成功,健康快樂就等于成功?!?/span> 說到鍛煉方法,洪昭光說: “我就靠走路,每天早晚各走半小時。過去游泳游 20 個來回,現(xiàn)在游 10 個來回,每周 1 次。” 至于養(yǎng)心,洪昭光說,文化是健康的核心,中華文化五千年,歸納起來就是四氣:
有這四氣,便能大能小,能上能下。 6句話過好人生第一春 人人都能活過100歲 人人都想長壽,但是現(xiàn)如今的社會能有幾個人活到 100 歲?! 活不到 100 歲就是你的錯!為什么這么說? 洪昭光教授說: 按照生物學原理,人的壽命周期是其生長周期 5~7 倍,而人類的生長周期是以最后一顆牙齒長出來的時間(20~25 歲)來計算的,因此正常人壽命最短是 100 歲。 ▲ 上海 112 歲長壽老人李素清 要想輕松活到 100 歲,最關(guān)鍵的先要過好人生的第一個春天,即人生的頭 60 歲。 第一個春天過好了,第二個春天,60 歲以后,即收獲享受的春天就好過了。因為 60 歲退休后,壓力減輕了,閱歷豐富了,很容易一路平安到 80 歲。80 歲以后只要好好關(guān)愛自己,可以 20 年不變平安到 100 歲,無病無痛,無疾而終。 但是,如果 60 歲以前一身是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慢性病集一身,退休時,身體已經(jīng)“糟”了,那么以后是肉體痛苦,精神折磨,七老八十,身心煎熬,人財兩空。所以關(guān)鍵是人生第一春。 想要過好人生第一春,洪昭光教授有六句話送給大家! 第一句 別把自己的肚子搞大了,肚子越大壽命越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般男人發(fā)胖是從肚子開始的,看臉這個人病不胖,但是一看肚子,比孕婦的都大。而很多女人發(fā)胖是從大腿和屁股開始的,一旦大腿和屁股的脂肪被填滿,就會向肚子轉(zhuǎn)移,這被稱為“向心性肥胖”! 一旦患上“向心性肥胖”很容易患上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醫(yī)學統(tǒng)計表明,肥胖的人:
因此,胖子的平均壽命也大大短于體重正常的人,活不到 100 歲也實屬正常!研究表明,一般超重 13kg 的人,大約平均要少活 7 年;而如果超重 4.5~13 kg的人,大約平均少活 3 年。 所以說,自己把自己的肚子搞大了,那是在自殺!肚子越大壽命越短! 第二句 想要身體好,吃飯八分飽 美國有個動物實驗:
結(jié)論是,要想身體好,吃飯八分飽。而 2000 年前中醫(yī)也說了,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 健康到底怎么吃出來?每天一杯牛奶,粗糧細糧,葷的素的,干的稀的,蔬菜水果,紅黃綠白黑,不同營養(yǎng)互相補充,什么都吃,適可而止,七八分飽,營養(yǎng)正好,飯前喝湯,苗條健康。 我就是三個平:平常飯菜,一葷一素一菇;平和心態(tài),不爭不惱不怒;平均身材,每天早晚走路。 第三句 腦溢血最容易早晨發(fā)生,10個信號要記好! 腦梗、腦溢血等腦血管疾病容易在早晨發(fā)生,主要是因為上了年紀人的大動脈順應性較差,凌晨交感神經(jīng)激活,兒茶酚胺濃度增高,加之凌晨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以及纖溶活性增強等變化,均是導致腦血管病急性事件多發(fā)的原因。 心血管專家洪昭光教授總結(jié)了“腦血管病 10 大信號”,一定要記牢!關(guān)鍵時刻能救命!
第四句 心臟猝死2000年前就有,關(guān)鍵杜絕6大誘因! 早在 2400 年前,《黃帝內(nèi)經(jīng)》已有“真心痛……朝發(fā)夕死”的記載??脊艑W發(fā)現(xiàn),長沙馬王堆 2100 年前的西漢女尸經(jīng)解剖,冠狀動脈左前降支有 95%狹窄,胃內(nèi)有 138 顆半甜瓜子,據(jù)推斷該貴婦人一次飽餐后發(fā)生心性猝死。 心性猝死雖然是飛來橫禍,但絕不是無緣無故發(fā)生。這里洪昭光教授總結(jié)了 6 大誘因,一定要避免。你不去誘使猝死發(fā)生,幾率必然會大大降低! 持續(xù)過度緊張疲勞 動物實驗已證明,在幼猴身上,精神壓力、睡眠不足可導致動脈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最近某醫(yī)科大學一位副教授在連續(xù)3天的辦公室和實驗室工作后,疲憊至極,站起來時,一陣頭暈,倒地死亡。 大喜大悲,大驚大恐 這是造成各種心理失常、早搏的最常見誘因。一位中年男性,某日有領(lǐng)導找談話要其交代問題,當晚盡管月明星稀,但他一夜輾轉(zhuǎn)未眠,次日上午工作時,突然心臟驟停。這就是因為恐慌而造成的心理反應,極度恐慌,心律失常直至猝死。 喝酒與吃得太飽 這兩者都能造成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增多,誘發(fā)心律失常。一位房地產(chǎn)老總,因上級參觀,興奮之余,酒量倍增,連飲白酒至深夜兩點,天亮時心肌梗死,失去生命。酒精能誘發(fā)動脈硬化斑塊破裂,是非常危險的因素。 過量運動 過量運動可傷害身體,誘發(fā)猝死,而且立竿見影,還不如不運動。一位老人,用力搬書時,一憋氣,心跳驟停,雖經(jīng)搶救保住了性命,卻成了植物人。一位干部,平時打網(wǎng)球沒有任何不適,一次進行比賽,奮力拼搏,突發(fā)嚴重心絞痛,及時搶救后轉(zhuǎn)危為安。 愛喝涼水,豪飲冷飲 酷暑天,豪飲冰飲料也是近年心梗常見誘因,因食道在心臟后面,胃在心臟下面,心臟表面受寒冷刺激可誘發(fā)冠脈痙攣。一位 29 歲青年,下班途中在一小店豪飲冰啤1升,半小時后發(fā)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兩類“死亡三聯(lián)癥” 一是“冬天、凌晨、掃雪”,二是“飽餐、酗酒、激動”。這 6 個因素都是猝死誘因,但一旦聯(lián)合在一起,則危險性大大增加。這也就是為什么各國每年猝死最多的日子大多是在冬天下雪后的第二天上午,另外,飽餐酗酒與激動更是常見的猝死誘因組合。 第五句 心態(tài)決定壽命,3句話嚇死一個人! 人生風風雨雨,每個人都會遇到著急不痛快的事,但遇到生氣急不痛快的事,張三一生氣就心跳加快、血壓高、臉紅、氣得哆嗦;李四一著急、生氣心跳不快、血壓不高,但是胃疼,胃穿孔,胃出血;王二一生氣著急得糖尿病了;第四個人生氣著急,既不得心臟病也不得胃病,也不得糖尿病,但得了癌癥。 我們醫(yī)院曾發(fā)生一個事,大夫三句話,病人不到 24 小時就死了:
病人滿心希望,被一盆涼水潑了。上午 11 點來看的病,下午 4 點多就嘴唇發(fā)紫,入住急診科,半夜兩點就死了。足可見一個人心態(tài)的重要性! 第六句 預防花 1 塊,醫(yī)療費省 100 倍 現(xiàn)在影響我們身體健康,主要是什么病呢? 心血管病是第一位。2015 年全世界死于心血管病是 1530 萬人,占整個總死亡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危害最大的疾病。 有位同志,因為我們知道他有冠心病,一定要避免突然地用力。有一回他去搬書,其實一回搬二本三本書,一點事也沒有,他一回搬一摞書,―使勁,當即心跳停了。 經(jīng)過全力搶救以后,心臟回來了,可腦子死亡了,變成植物人。一個人年醫(yī)藥費花了 150 萬。 如果他要是受過健康教育, 知道老年人不能憋氣,突然用力,搬書一回搬二、三本就行了,不去搬這一摞書,就不會變成植物人了,為了幾本書花了 150 萬。 世界衛(wèi)生總干事講過,只要采職預防措施能減少一半的死亡,就是說有一半死亡完全可以預防的。專家預算:只要在心血管預防花上一元錢,醫(yī)療費能省上 100 元錢,這是整整 100 倍! 如何預防?不去做那些危險的事、吃些個預防的藥,心臟、血管就穩(wěn)穩(wěn)的了。就可見,許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無知。 這 8 個字、6 句話一定要記?。?0 歲以前沒有病,80 歲以前不衰老,輕輕松松活到 100 歲,快快樂樂一輩子。 自己少受罪,兒女少受累。 節(jié)省醫(yī)藥費,造福全社會。 不用去排隊,何樂而不為? 文章來源:長壽健康之家 |
|
來自: 心在天籟 > 《養(yǎng)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