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各取所長,一席之言,成人之美。 。 。 。 王文甫出生在書畫之家,爺爺、父親都是滬上著名的畫家。自記事時起,家中往來無白丁,長輩們的賞畫敘談,成為他最早的審美啟蒙。 十七歲那年,一次機緣巧合,王文甫得到了他的第一方齊白石印。之后三十年時間,他陸續(xù)收進了五百余方齊白石印章,它們都曾屬于同一個主人——陸質(zhì)雅。 陸質(zhì)雅出生于清代官宦人家,與齊白石交往四十余年,耗費半世、散盡千金請其治印。寬裕之時,陸質(zhì)雅會存放一箱章料在齊家,預(yù)付豐盈潤格,讓其刀耕刻印。直到齊白石八十三歲高齡時,將承諾的最后一方印“梅花手段造化神功”寄給了陸質(zhì)雅,兩人的印緣于此結(jié)束。 晚年時,齊白石評價自己一生的藝術(shù)成就,稱“詩第一,印第二”。白石刻印,單刀直下,刀走石崩,率真恣肆,他說:“世間事貴痛快,何況篆刻?!标戀|(zhì)雅收藏的這批印章,傳承有序,是白石鼎盛時期的最佳作品,其內(nèi)容也在所有篆刻中獨樹一幟。 釋文:阿好介 “阿好介”是蘇州方言,意思是“好不好”。陸質(zhì)雅的如夫人娘家在蘇州,此為方言入印。
此印為青田素章,采用秦漢倒日字格局,右詩左畫,賞心悅目,饒有趣味。 釋文 左:廬在咸陽古道間 右:曾為咸陽三年客 七歲時,祖父過世,父親丁憂,陸質(zhì)雅在西安住了三年,這段時光讓他念念不忘。 六年前,王文甫開始探尋齊陸二人的金石之緣。收藏之余,梳理研究陸質(zhì)雅的生平線索,并為白石印做拓、集冊、出書。很多人尋印而來,從這些鈐拓清晰、印刷精美的印譜里,領(lǐng)略白石老人精妙絕倫的印章風范。 璞素特邀王文甫帶來一席分享,細賞一刀走完的酣暢淋漓,娓娓道來收藏之路上的欣喜之情。 △ △ △ 齊白石篆刻藝術(shù)分享講座 暨 限 量 印 譜 現(xiàn) 場 簽 售 金石樂平生 主 講 人 : 王 文 甫 時 間: 12 月 10 號 2:00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