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nèi)容不含劇透 請放心閱讀 ▼ 明天就是情人節(jié)了,真愛們想好怎么約了嗎?
作為一名老司機,意公子建議你:約Ta去看電影!
因為情人節(jié),有一部超牛逼的電影要在內(nèi)陸上映。
多牛逼?在國外首映后不到半年,這部電影就獲得了105個獎項,14項奧斯卡提名,堪比當年的《泰坦尼克號》。 這部還沒上映,就已經(jīng)在朋友圈里刷屏了的電影: 《愛樂之城》 La La Land 這部電影的導演,你大概也很熟了。他的前一部電影《爆裂鼓手》,斬獲了奧斯卡三項大獎,年紀輕輕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導演——達米安·沙澤勒。 雖然取得了這么好的成績,但達米安原來并不想做導演。這么說可能讓人有點矯情,但他一開始真的只是想做個玩音樂的小子而已。 從高中開始,他就立志成為一名爵士鼓手,沒想到被音樂老師虐慘了,差點放棄.. 這段悲傷的經(jīng)歷,成為《爆裂鼓手》的創(chuàng)作來源
在大學遇到了一個好基友,兩人建了個樂隊,打算大干一場。玩了一段時間后,卻無奈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音樂這塊天賦不足,難成大器。 但是他又不想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于是想出了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解決辦法,也就有了這兩部由他導演的‘和音樂有關’的電影。
上一部榮譽加身的《爆裂鼓手》,意公子之前講過了,有興趣的真愛可以在文末·延伸閱讀里復習一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后一部《愛樂之城》。 因為這部電影才是導演醞釀了近十年的大招,如果說前面的爆裂鼓手只不過是用來積攢名氣和資金的1.0體驗版,這部電影才是導演想要表達的2.0終極版。 然而,一開始所有人都不看好它,因為這是一部—— 歌舞片。 提起歌舞電影,大家腦子里浮現(xiàn)的就是這個吧: 一言不合就跳舞 沒錯,就是三哥電影里的標配,讓人忍不住想'快進'的歌配舞。 剛開始聽說《愛樂之城》時,粉絲們菊花一緊:該不會被阿三附體吧??? 但沒想到看完之后,大家竟然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有人說,這部電影顛覆了他們對歌舞片的印象。 ▼ 那么,為什么同樣是歌舞片,這部電影就能如此清新脫俗,贏得大家的好評呢? 因為它帶我們重新發(fā)現(xiàn)了電影最本真的魅力。
我們知道,電影最早期都是無聲的,與其說是“電影”,不如說是“動”畫。 一組靜止的畫面、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它,利用一種叫“視覺暫留”的現(xiàn)象,人腦保留視像的時間會比眼睛真正記錄它的時間略長一點,讓人覺得這些畫面是動的、連續(xù)的。 后來到了卓別林時代,他把這種表現(xiàn)形式發(fā)揮到了極致。 完全依靠著肢體動作、面部表情,配合音樂,幾乎不需要任何的人物臺詞,就可以演繹一個精彩的故事。這也就是早期電影最有魅力的地方。 來自《愛樂之城》 就像親自在現(xiàn)場看一場音樂劇,所有的一切都是發(fā)生在你的眼前。而不像現(xiàn)在的電影,主要是通過大量圖片的剪切、組合來推動劇情。 導演達米安大概是從這里找到了靈感,他認為這是電影藝術最本質(zhì)的魅力。而歌舞片就是重現(xiàn)這種魅力最好的方式。 為什么這么說呢? 讓我們回到電影本身。 首先是它的畫面,外媒在評價這部歌舞片時,夸到:每一幀都美到爆。
確實,洛杉磯被拍成了彌漫著浪漫氣息的法國;
營造了一種30年代好萊塢復古的風格;
不僅是定格下的每一幀畫面好看,連運動的畫面都特別美。
比如在電影開頭,在高速路上頭開場舞;
一個5min分鐘音樂開場舞,只用了3個鏡頭的轉(zhuǎn)換。
比如女主試鏡失敗,閨蜜們勸她去參加趴體; 一鏡到底,炫得不行~
我們之前看到的電影更多是通過畫面的組接,來傳達一組印象。但在這部《愛樂之城》里,導演用無聲推拉的鏡頭,一點點擴大拍攝范圍、增加環(huán)境中的人物及布景,讓歌舞場面巧妙流暢地變化著。
用這樣連續(xù)的用鏡,營造一種看舞臺劇的感覺,更好地展現(xiàn)出畫面運動的美感。
不過,現(xiàn)在很多電影的畫面都做得越來越好,而這部電影最出彩的地方,卻是我們之前最想跳過的地方——「歌」&「舞」。 ▼
接著我們聊聊「歌」,這才是導演最具“心機”的地方。他曾經(jīng)未盡的音樂夢想,在這里釋放得淋漓盡致。
在我們印象中,歌舞對于一部電影的作用就是緩和氣氛,給觀眾休息一下,對劇情推動沒什么幫助。甚至有些生硬的歌舞插入,就像是插入了一段硬廣。
但在《愛樂》里,如果你跳過了歌舞部分,不僅會錯過劇情發(fā)展,還很可能錯過了電影里導演精心設置的關鍵。 其實這個我們根本就不陌生,記得嗎?小時候看《新白娘子傳奇》里就是這個套路,一集里至少三分之一的劇情用唱歌講述劇情。 請自行腦補配樂
在這部電影里,導演用得更爐火純青。 男主在失去工作的低谷,和女主確定了關系,他彈琴唱了下面這首歌《City of Star》: 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 你是否只愿為我閃耀 City of stars 星光之城啊 There's so much that I can't see 世間有太多不可明了 Who knows? 誰又能明了 I felt it from the first embrace I shared with you 我感覺到自你我初次擁抱時 That now our dreams they've finally come true 所懷有的那些夢想都已一一實現(xiàn)
這時的男主沒有面包,經(jīng)歷著懷才不遇,對生活充滿了迷茫,但此時,他卻擁有了愛情,有一個可以彼此支持、鼓勵的人,讓他的心從此有處安放了。
他把想說的話,寫進了歌詞里,唱了出來。在音樂中,更好地讓我們感受到男主心中“既甜蜜又憂傷”的復雜情緒。
這樣的栗子還有很多...其實他們唱的不是歌詞,而是臺詞,只是換了一種演繹的方式,用音樂的形式,更準確地傳達劇中人物的情緒。 這首《City of Wall》是由導演大學時那個一起玩音樂的好基友創(chuàng)作的。 如果你認真聽,會發(fā)現(xiàn)這首歌貫穿了整部電影的三個情節(jié)節(jié)點,分別由不同的歌手演唱,根據(jù)情緒不同,整個曲調(diào)的演奏方式、樂器的實用都不同。 比如第一次出現(xiàn)這首歌是男女主從酒吧出來。 他們倆處在一個曖昧的階段,剛剛約完,意猶未盡地回家。這首歌在這里,加入了口哨聲,曲調(diào)歡快,恰好符合這時候兩個人此時放松、愉快的心情。 而在我們剛剛提到的這里。 前面配合著男主的鋼琴,整個節(jié)奏都放慢了下來,沉靜略顯憂郁;到了高潮部分,男女對唱,加入了女聲,整個曲調(diào)都活潑了起來。正如男主遇到了女主之后,為彼此的生活注入了一次鮮活的力量。 因此,在歌舞片里,歌詞只是臺詞的另一種演繹方式,他們用歌詞推動劇情發(fā)展,用歌詞隱藏更深的含義。 ▼
說完了「歌」,再來說說「舞」。這也是《愛樂》相當驚艷的地方,他們用舞蹈“說”給你看。
讓我們一起先感受下里面劇情滿滿的舞蹈:
剛開始,男女主是對小冤家,互相看對方不順眼;
女主點了一首歌諷刺男主;
在一起之后,兩人high上了天;
和我們熟悉的電影不同,他們不是通過表情、對白,而是所有人都看得懂的肢體語言來演繹劇情。情侶間的小默契,剛好卡在音樂上的節(jié)奏...這樣其實對演員的要求更大,每一場戲都要像出一個舞蹈節(jié)目那樣排練N遍。 是不是很眼熟?看到這里會讓人想起卓別林的電影,也是最能看出導演想用歌舞片向電影最本質(zhì)魅力致敬的地方。
其實在影片中,導演講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跟大部分的勵志片一樣,男主愛音樂、懷才不遇、遇到真愛、分手、互相鼓勵、最終實現(xiàn)了夢想。 很老套對不對?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導演在這個角色安排里投射了自己的影子,比如他們一樣愛爵士樂、有情懷,一心想要振興爵士樂,并為之努力。 不過不同的是,年輕時他并沒有像男主一樣堅持走音樂這條路,而是轉(zhuǎn)行做了導演。沒想到,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他卻用男主的角色,延續(xù)了自己未竟的夢想。
夢想沒變,他卻用了完全另外一種方式實現(xiàn)了它。再多的妥協(xié)和迂回,終于抵不過一顆堅持的初心。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啊,今天這部片,可以有種子,然而大家還是去電影院看吧。畢竟沒有比這更優(yōu)雅的約會方式了。 |
|